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2年 > 2012年政协十三届二次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 关于整合区属职业教育资源,为企业输送订单式人力资源的建议
问题内容:

  由:

近年来,随着我区产业转移和升级的不断深入,传统产业企业数量越来越少,我区鼓励发展的十大主导产业中的科技型、服务型企业数量规模越来越大。产业和企业类型的转变使得其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近年来,我区针对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适时做出了一些调整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但是,由于我区近年来经济转型和增长迅速,总体上职业教育的供给呈现出供远小于求、专不对口的局面。同时,由于近年来内陆省份经济发展较快,在相当程度上分流和截流了一部分南下打工的人力资源,使得我区每年能直接接收的人力资源流量急剧减少,符合专业要求的人就更少了。因此出现了招工难、人员需求与供给结构不对称等难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

 

  法:

一、深度调研我区重点发展产业企业的专业人才需求结构,职业技能需求结构,知识蓝图要求,明确企业需求定位。

二、根据我区重点发展产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定位整合区属职业教育机构,集中资源办学教学。

三、设置对称专业,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试单式的对口培养。

四、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责任和财政专项经费直接分配到学校。

五、对学生给予一定程度补贴,减免学费和给予生活费补助,保证生源供给。

六、人社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牵头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保证学生的就业。

问题答复:

王锦荣、邝瑞英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整合区属职业教育资源,为企业输送订单式人力资源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番禺区委、区政府着力提升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承托能力,立足于为学生发展服务,为产业转移升级服务,为推动城镇化建设、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的宗旨,大力扩充职业教育优质资源。

一是整合优化番禺区中职教育资源。将公办中职学校由5所整合为2所(另有一所主要面向社区教育),全日制在校生12600人。民办中职学校2所,全日制在校生1700人。

二是出台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2011年我区优化中职学校专业结构,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和骨干专业建设,将中职学校的专业划分为主干和辅助两类,并加大力度重点支持主干专业建设。我区中职学校参加广东省、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成绩优异,获得第一名的人数占广州市总数的1/6、占广东省总数的1/5

三是改革中职教育投入机制方面,实行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定额包干。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由区财政给予安排,专项经费由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2012年教育费附加安排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经费6300万元。

四是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给予一定程度补贴,减免学费并给予生活费补助。我区自2007年秋季起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区财政拨付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金额为:2007学年876万元、2008年秋季学期412.2万元、2009年春季学期412.2万元、2009年秋季学期402.6万元、2010年春季学期450.6万元、2010年秋季学期442.5万元、2011年春季学期459.9万元、2011年秋季学期433.6万元。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除外)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2010学年,区财政拨付中职学校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193956元、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595198元;20092010学年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923400元。

五是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取得突破。2011年顶岗实习管理进一步规范,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教育教学的深度有所加强。2012年总结了校企合作“分类定制”的校企合作形式:一是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二是校企联合建立企业校区;三是引企入校,校内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四是校内搭建仿真实训平台。学校层面以番禺职校为代表,组织了14个专业进行专业调研,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广泛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参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通过课程的项目化以及综合化的职业训导,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实现了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技能训练,适应于技能型人才需求;优化整合文化基础课、德育课,注重职业知识的系统性,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11年学生双证率达96.5%,就业率达97%以上、就业对岗率达70%以上。

六是加强劳动就业培训需求调查,推行实效培训。20118月,区人社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企业用工、人才及培训需求调研工作。经调查,进一步掌握了本区企业用工及专业技能人才状况,明确企业定位,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提升在职人员的岗位技能。2012年上半年全区共培训13133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3236人次,增长33%,其中高技能人才315人,较去年同期增加228人;全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7842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290人,其中初级工3515人,中级工3989人,高级工338人。

七是正在加快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区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作为我区十项民生实事之一,通过建设一个公益性的公共实训基地,开放给各类培训机构、企业、社会人员等共享使用,为各类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和鉴定服务,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培训模式,成为我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和提升的重要基地,为我区企业提供技能人才保障。

提案对“招工难、人员需求与供给结构不对称等难题”进行了分析,并从6个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我们认为,提案的分析和建议是客观中肯的。的确,虽然我区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需要继续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如“制定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的土地、财税优惠的地方政策”、“制定吸引高技能人才加盟职业教育的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中职学校经费投入的标准和经费使用的办法”、“在番禺区职业技术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对未落实就业准入和劳动预备制度、未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的企业实施综合执法”,等等。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