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加快推进番禺科技型农业发展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理 由: 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农业科技摆上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二、“广东农业看广州,广州农业看番禺”,足见番禺农业是广东农业的面子和模范。番禺农业具有最好的政府环境、地理环境和经济基础,应为实践中央科技农业的政策当好先锋作用。 三、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关键在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培育和留用。 办 法: 一、在资金和政策上,重点扶持农业科技型企业和培育农业上市企业,为引进科技人才筑巢引凤。 二、成立扶持农业科技创新的专项基金,为科技人才进行科技创新课题项目的支持。 三、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番禺农业生产工作,给予户口入户和生活补贴的支持。 四、优先在番禺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学生中,选拔公务员,给予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有多条出路。 |
问题答复: | 潘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番禺科技型农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全区各级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教育与培训,加快农业信息化技术推广和应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工作 (一)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我区大力推进镇街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设置工作,调整配备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人员。到目前为止,区一级的科研技术推广机构主要有区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办公室、区农机技术推广服务站、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区农业科技开发研究基地5个。各镇(街)共设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18个、畜牧兽医站13个。初步形成了高、中、低级专业人才队伍。另外,区农学会、水产协会、兰花协会、蔬菜协会等十余家民间组织也相继成立。鼓励大学毕业生积极参与农技推广工作,我区乡镇公务员选拔的部分职位明确招考对象为“三支一扶”人员、工农一线人员等。 (二)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不断加大农业扶持力度,注重农业科技投入,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在资金安排上,2012年区财政预算安排农业事务经费3.35亿元(不含林、水事务),其中安排农业专项经费2.75亿元,积极支持“三农”发展,大力扶持农业机械化、农业设施、农业生产条件等科技农业项目。 将农业技术领域作为本年科技计划工作重点征集领域,通过重点支持产品深加工技术及先进的配套设备、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先进配套设备;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生产关键技术与示范;配方施肥与土壤改良技术;优质效品种高产种养殖技术;先进农业管理、都市农业信息化等专题征集,促进和扶持我区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提高土地生产率和资源产出率,鼓励农业向规模化、园区化、科技化道路发展。同时加大农业科技信息化投入,实现我区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增长。按“积极主动争取上级科技资源向我区聚集”的思路,积极鼓励、支持并协助区内企业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对获得上级科技项目的企业给予配套支持,并逐步提高扶持的比例。 (三)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一是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新型农民培训是以番禺区农业户口农民为培训对象,以农业科技知识和应用在农村生产第一线并被农民所接受、直接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农村实用技术为内容,旨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该培训自2007年实施以来,举办各类培训班70多班次,共计5200多课时,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万余份,培训农民6600多人次。 二是开展蔬菜水果专业村培训。广州市评定蔬菜水果专业村共20个,我区占5个,其中蔬菜专业村3个,分别是东涌镇西樵村、庆盛村和大岗镇新沙村;水果专业村2个,分别是榄核镇大坳村和顺河村。专业村培训突出专业性,是纯技术的技能培训,充分发挥贴近农村的特点以及服务“三农”的资源等优势,邀请专家进村讲课,大力宣传推广科学技术,结合实际加插土壤性质与植物营养、农业机械应用和推广、水果营销与加工等实用新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农户种植水果的品质、产量和销售。所有培训完成后学员将进行考试和考核,合格者可领取农业部统一编制的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书或农民绿色证书。该培训从2011年开始实施,2011年共培训专业种植户450人。 (四)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工作 一是普及优质农业新品种。以实施各类农业科技项目为抓手,积极推广优质、安全、高产、高效农作物优良新品种,努力提高优良品种的覆盖率。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来,全区共引进繁育各类新品种50多个,大面积推广应用新品种30多个,其中:优质水稻、玉米、番薯、淮山等大宗农作物新品种15个,各类蔬菜新品种6个,畜禽新品种4个,特种水产品种5个,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牧渔良种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二是提升农业装备水平。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快农业新设施新机具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力度,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装备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今年预计全区新增农业机械9322台(套),新建农业设施7066亩,新增农机动力1.1万千瓦。全区农机装备总量达81857台,农业设施81796亩,农机总动力达43.98万千瓦,水稻机收率为94%,农田机械耕作率、机械排灌率和机械运输率都达99%以上。同时,结合实施农业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农业生产用道路、排灌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五)突出强化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目前,已开通区级农业门户网站(番禺农业信息网),多个镇(街)、行政村和企业建立了相应信息服务站(点),及时提供农产品商贸信息和农情咨询服务。我区还着手建设“番禺区数字农业系统”,首期工程已完成并开通使用,预计今年内可全面完成。“番禺区数字农业系统”是利用互联网和地理信息技术,以GIS地图遥感模式全面展现我区农业生产相关的资源情况,以崭新的技术手段和形式对我区的农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实时监督管理。 (六)坚持开展农业创“三高”活动 为大力推进我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及时展示和宣传我区在农业领域取得的各方面优异成绩,我区从1993年开始,每年均举办农业创“三高”活动,通过对在农业生产、良种引进繁育、适用新技术示范推广、农产品加工流通和产业化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农户、单位进行表彰奖励,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今年农业创“三高”活动,设置了水稻优质高产奖、水果高值奖、花卉高值奖、蔬菜高值奖、水产养殖高值奖、畜禽饲养高产奖、农产品加工流通贡献奖、优良品种和适用新技术引进推广奖、农产品质量安全奖、土地集约先进奖、设施农业推广奖、农业创“三高”活动成果奖、典型材料优秀文稿奖、农业创“三高”活动组织奖共14个奖项。 二、下一步工作设想 坚持以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一)进一步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 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及“专业村培训”为两大主要板块,着力培养有知识、有技术、懂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成为农业生产技术骨干和农民脱贫致富带头人。2012年,区农业局计划在21个村培训农民约1850人,到目前为止,已培训农民1700人。培训课程设置结合番禺实际,以应用在农村生产第一线并被农民所接受、直接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农村实用技术为主,采用课堂讲授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设置了“关于种蕉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关于种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课程。 (二)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推进基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番禺名优水产养殖基地、番禺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农业科技孵化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的主阵地。继续推进农业科技富民工程,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增强农业科技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 二是扶持高科技农业企业发展。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选择一批经营水平好、经济效益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发展“基地+科技+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新设备、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推进农产品保鲜、加工、包装等技术改造,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相关部门将积极与区内的农业科技型企业联系,重点扶持包括金洋水产在内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培育和辅导企业上市。 三是争取设立扶持农业科技创新的专项基金,为农业科技人才进行科技创新课题项目提供更大的支持。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发展科技型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