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监管好公众展示的韵文楹联”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理 由: 近年,在公众的节庆日,常见有韵文楹联出现在公众场合,也常见其中出现明显的错误:一是格律错误,不粘不对、不合平仄;二是排列错误,颠倒上下联;三是文字错误,常见有如星辰误为“晨”、圆满误为“完”、再接再厉误为“励”等,难以一一列举。 一、举例: 2012年春节,我区举办迎春花市,在番禺广场搭建起“龙年”花市牌牌坊,融合了祥龙、花灯、龙柱等元素,喜庆热闹。牌坊两旁的对联非常醒目,文字为“千卉蒨荣闹春禧;百族骈阗颂升平。” 这副对联的粘贴、对仗、平仄和格律都弄错了,因是人群高度集中的节庆日,颇招群众垢议。撰写近体诗、词、曲、联等格式出错的现象,尤其以楹联为多见,如在公共场所展示,往往会对地方文化形象和精神文明建设造成意想不到的坏影响。 二、社会反响: (一)助长“豆腐渣工程”,多以“动机好”为辩护,以无知掩盖艺术腐败的实质。 (二)由区内外以至海外,特别是在知识界、文化界层面和在专家领导中造成不良影响。 (三)为书报影像等媒体留下谬误资料(如见载于今年1月16日《番禺日报》)。 (四)误以为是政府示范行为,在市民韵文楹联爱好者中起了不良的误导作用。 (五)在广东文化大省和番禺文化强区建设,特别是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起到负面影响。 办 法: 建议凡负责制作节庆日展示于公共场的韵文,应该指定相关部门监管、审批,责任到单位、到人,当作一项“文化项目”工作来完成。 我区有多个部门,都具有文字纠错能力或职能,如“语委会”、“文广局”、“教育”、“文联”,以及“美协”、“诗社”等团体。只要指定部门监管,制作单位接受审查,就能确保韵文类楹联的制作质量。 |
问题答复: | 苏敏锋委员: 收悉您提出的关于“‘监管好公众展示的韵文楹联’的建议”的提案,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监管好公众展示的韵文楹联’的建议”,指定由我区具有文字纠错能力或职能的相关部门,如“语委会”、“文广局”、“教育”、“文联”,以及“美协”、“诗社”等团体,对凡负责制作节庆日展示于公共场合的韵文进行监管、审批。通过指定部门监管,制作单位接受审查,确保韵文类楹联的制作质量。您提出的建议,避免了助长“豆腐渣工程”,以“动机好”为辩护,以无知掩盖艺术腐败的实质;避免了由区内外以至海外,特别是在知识界、文化界层面和在专家领导中造成不良影响;避免了市民群众误以为是政府示范行为,在市民韵文楹联爱好者中起了不良的误导作用;很有实施的必要。其中涉及区文广新局工作职责部分的,区文广新局正在把该部分工作做好做实,具体做法如下: 一、积极联动各文化职能部门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力度 充分利用“三打两建”的契机,积极与教育、工商、城管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在文化市场执法过程中,加强对网吧、书报刊经营单位、娱乐场所等公开展示的韵文类广告标语进行集中整治,其中若发现有错别字、生僻字、自造字等不规范用字的,及时予以纠正,对违反《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规规定的广告,按有关广告管理法规及时予以处理,勒令其整改,充分履行本单位的文化职责。 二、组织区语言文字委员会、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有关专家开展日常监督工作 积极组织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区语言文字委员会及有关专家开展日常监督工作。在下一阶段,特别是重大节庆活动可能出现使用韵文楹联的时候,积极邀请专家到我区深入基层群众公共场合中开展座谈、考察、调研等工作,根据调研情况,及时制定适当的措施,积极予以落实,以达到扭转社会不良风气的目的。 联合区语言文字委员会、区教育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及“美协”、“诗社”等具有文字纠错能力或职能的机关、团体,定期组织韵文楹联爱好者创作比赛,对于优秀的韵文楹联创作表彰为政府示范行为,对韵文楹联的使用单位起到良性的引导作用,从而确保韵文类楹联的制作质量得以提升,以期在广东文化大省和番禺文化强区建设,特别是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起到积极的正面影响。 三、接受社会监督、收集群众提出的意见,及时向使用韵文楹联的单位沟通,督促其整改 虚心接受社会监督和收集群众意见,及时向使用韵文楹联单位沟通并督促其整改。但监督整改是治标,提高大众素质,从而提高制作节庆日展示于公共场合韵文的质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举措。 为提高我区群众文艺骨干创作水平,推动群众文艺创作上新台阶,由番禺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牵头,在区文化馆不定期邀请专家开展有关韵文楹联知识系列讲座、培训班等,优先对番禺区群众文艺创作骨干进行培训,继而,再由文艺创作骨干牵动更广大的市民群众学习,从而提升市民的素质。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是我区文化部门加强群众文艺创作和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后,我区将继续加强群众文化工作,不断提高基层文艺工作者的理论素质与业务水平,为我区新型城市化建设注入新活力与动力,为番禺文化的繁荣发展添香增彩。 四、积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积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工作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促进语言文字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推动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提升市民群众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对于优秀使用韵文楹联的行为,特别是组织韵文楹联爱好者创作比赛等应该积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以期对地方文化形象和精神文明建设造成意想不到的良好影响。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