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转变番禺旅游业态、深度开发旅游交通服务产品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理 由: 从“六要素”看番禺的“旅游交通”。旅游六要素是:食、住、行、游、购、娱,其共同构成一个旅游目的地不可或缺的旅游供给体系。一般而言,游客在各种旅游产品与服务之间“流动”构成了旅游的基本概念。因此,提供“流动”便利的交通工具(行的方式与方法)即构成旅游六要素的基础在传统观光旅游业态中,旅行社扮演了全方位“六要素”间接提供者角色,游客只要跟着导游走,“食、住、行、游、购、娱”全解决。然而,在以自由行为特征的休闲度假游的旅游业态中,游客群体呈散客状态,人们更追求通过自“行”方式体验各类“食、住、行、游、购、娱”,从而达到休闲与度假的目的。旅游业态的转变对旅游目的地的交通服务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交通不便利,会减少游客享用各类旅游产品与服务的频次,降低了旅游服务业的整体收入;其次,交通工具不舒适,与旅游城市定位品质不相称,会增加游客旅游劳累感,降低旅游的愉悦性;第三,交通服务体系不灵活,短距离内交通连接不便捷,会降低游客的认知度与亲近感,也不利于全方位开发多层次的城市休闲度假旅游服务产品。 可以说,交通已成为考察一个旅游目的地综合服务水平的核心内容。 番禺区政府在多年努力下,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以满足市民出行为目的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但针对散客市场适合游客乘坐、服务于旅游的公共交通系统还有待完善,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专用交通线路相对还是偏少; 2)旅游专用交通线路针对广州市区和周边地区的多,针对番禺城区或社区的较少;3)由于个性化游客在个别旅游目的地的交通问题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黑车”现象随之而生。4)景区开通自有班车通往市区各主要繁华地带的也不多。 在这种交通状况下,一般散客无法借助公共交通工具到达多数旅游景区,只能寻求其它方式前往旅游景区及各类餐饮、购物等旅游服务地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许多有损游客利益和番禺形象的不合理情况。 从旅游“六要素”角度考虑,“旅游交通”问题不解决,旅游业 “转型增效、协调发展”将无法实现,多重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无法改善与提升。从一个旅游目的地形象角度看,“旅游交通”更加关乎游客需求,其规范程度与设施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到一般游客的评价。 办 法: 一、解放思想,放弃目前某些景区观光型旅游的传统思维模式,充分研究高端度假旅游为特征的旅游目的地游客需求,重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针对新型旅游模式的旅游交通管理办法。率先在旅游管理体制上、运营机制上、技术管理手段上有创新、有突破。 二、在新思路基础上,重新规划全区的公共交通体系。不简单照抄其它区市发展公共交通和旅游交通的模式,将市民公交体系和游客旅游公交体系既合理区分又有效结合。同时用社会化第三方服务模式将景区公交体系纳入社会公交系统,以利于市场化发展。 三、充分考虑旅游需求的个性化特点,为个性化旅游车辆提供合理的运营空间和管理方式。在一个以散客自由行为主体的新型旅游模式下,需要新的旅游业态为之提供服务。成立一个满足个性化游客的服务平台,用线上网络、线下接待并配合信息服务中心将服务立体化,给个性化游客出行提供预定平台。用高档的个性化服务,让大量高端游客走出酒店促进消费,真正使旅游惠及民生,促进解决发展,提高游客满意度。 四、在公交车主要线路、车站的公交站牌上,标注到达番禺主要旅游点的换乘公交的线路、换乘站点。方便游客的市民出行。 五、在全市公交车内投放番禺公共交通换乘手册, 不仅方便游客和市民。同时,对番禺旅游会起到很好地宣传作用。 六、要在番禺适当位置分别设立景区、景点分布和交通导向大型图版,使游客一看就知道整个景区有多少景点,路线该怎么行走。 七、目前有很多从外地到番禺创业的“新番禺人士”。他们对番禺文化的了解相对较少,出游会有特别的新鲜感。我们可以针对“新番禺人士”设计一些特色实惠的线路。 八、建立以下为自驾车旅游提供方便服务的机制 (一)建立自驾车旅游目的地与自驾车友的信息机制。现在游客大多数以家庭为单位出游。通过手机查询,游客在途中可以随时了解景区及其周边的交通状况。实现自驾车游客只要将车启动,就可享受到全程周到、细致的服务。编制图文并茂的自驾车旅游指南等资料,在高速路段收费站和加油站向自驾车旅游游客派发,如大型停车场、宾馆、旅馆等等。 (二)建立旅游快速反应机制和投诉部门。考虑到自家车游客通常为散客,一旦出现问题,投诉无门。建议成立一个应急机构,专门为自驾车游客解决投诉。 (三)自驾车旅游标志沿线服务区应该设有专门服务站,向车友免费派发“一卡通”,建设自驾车旅游基地,规范自驾车旅游营地标准,全面完善服务标识的设置。 (四)自驾车游客到番禺的景区来,如果能够享受到专门的针对自驾车游客的服务,游客对景区产生信任之后,在通过接待站的服务,游客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消费。自驾车基地就是一种客源储备。衡量他的投入与产出,应该学习西湖免费开放一样算大帐。 |
问题答复: | 邓伟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转变番禺旅游业态,深度开发旅游交通服务产品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旅游交通是旅游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旅游活动的必要手段。一直以来,我们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旅游企业,采取多项措施,改善我区旅游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最新的旅游交通资讯。一是在主干道和路口增设旅游景点指示路牌,并在主要的旅游景区设置番禺旅游导图宣传栏,标明旅游景点的分布情况,为旅游企业和广大自驾车游客提供便利;二是在大型的旅游景区设置公交总站和始发公交线路,方便游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到达景区;三是向社会公众大量印制和派发《番禺旅游指南》和《番禺旅游地图》等,加强旅游宣传指引;四是设立旅游问询中心,接受游客和市民对我区旅游交通信息的咨询;五是每次“旅游黄金周”前,组织召开番禺旅游假日协调领导小组会议,解决重点景区以及周边路段的交通疏导和车辆停放问题。 票价大幅降低,并执行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乘车优惠,游客的出行更为便捷实惠。其余重点景区如长隆欢乐世界、宝墨园、大夫山森林公园等也均设置了始发公交线路或公交地铁接驳线,区内主要景点已经实现了公交全覆盖,广大市民和外来观光游客可通过公共交通便捷到达各旅游景区。下一阶段,我们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多管齐下,全方位支持旅游交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在今年年底前,计划开通沙湾滴水岩森林公园至区公汽公司、区中心医院至余荫山房2条公交线路,上述线路可实现地铁3号线、市桥中心城区等与滴水岩森林公园、沙湾古镇(留耕堂)、余荫山房等景点的快速连通,可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公交线网布局;二是深入摸查旅游景点的出行需求,在部分条件成熟的景区设置出租车候客点,逐步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自驾车交通为补充的旅游交通体系;三是积极组织交通、公安交警等有关部门,建立多部门联动长效工作机制,抓重点区域,加大对各旅游景点、地铁站沿线以及各主要商业区的“蓝牌车”、摩托车非法营运行为整治力度,还广大游客一个干净舒适的旅游交通环境。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旅游交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