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丰富幼儿园社会教育资源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很重视幼儿教育,幼儿园的硬件设施等方面等到了很好的改善,但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譬如软件建设方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区资源并没有真正发挥丰富幼儿园资源的作用,幼儿园开展的与社区相关的活动也都是短时的或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因而也无法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幼儿经验的延伸和发展。《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要利用外出游览向幼儿介绍家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的建筑、独特的物产等,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艺术教育要求“经常带幼儿参观园林、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讲讲有关的历史故事、传说,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但由于安全等多种原因,近年来幼儿园极少组织外出参观,相关的教育只局限于图片、视频,与孩子认知规律不相符。
办 法: 一、让幼儿园也使用区内中小学的社会综合实践基地。 二、各个社区都有大批专业的人才,鼓励他们走进幼儿园,走进孩子们的学习、游戏中,用他们自身的优势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合作者。 三、在非节假日免费开放区内旅游资源给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或亲子活动。 |
问题答复: | 梁小慧、陈剑青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丰富幼儿园社会教育资源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提案指出,我区现有的社区资源并没有真正发挥丰富幼儿园资源的作用,无法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幼儿经验的延伸和发展,不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也没有遵循《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成长发展的规律,并就此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我们认为,提案的建议很中肯,对进一步提高我区学前教育综合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为切实做好该提案的办理工作,整合开发多样化的幼儿园社会教育资源,区教育局联区旅游、民政等部门加强研究沟通,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 一、树立幼儿社会教育新观念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总则“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组织我区广大幼教工作者认真学习《纲要》的精神,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幼儿教育不仅仅是等同于幼儿园教育,幼教实践工作者必须树立大教育观,更新教育资源观,让教育跨越幼儿园的围墙。下阶段,我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本着发掘、拓展、整合的原则,努力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探索资源整合“四模式” 结合我区社会资源现状,我们将努力建立完善幼儿园整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的四种模式: (一)中小幼联动模式 有选择的将中小学社会综合实践基地向幼儿开放。挑选幼儿喜闻乐见、适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社会综合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幼儿参观体验和锻炼实践。同时,将中小学校也作为幼儿园社会教育资源的一种,让幼儿(大班)到附近的中小学体验学习生活,条件有限的幼儿园可利用附近中小学植物园、生物园和实验室等教学资源,加强各学段的衔接,促进中小学和幼儿园社会教育资源的共享。 (二)社区资源互动模式 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资源互动方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走出去”即走出幼儿园、走进社区,要求各镇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利用现有的“社工+志愿者”机制,开展幼儿专项服务,鼓励社区专业人士在周六日、节假日或寒暑假到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幼儿提供音乐、美术等各方面的志愿服务。“请进来”即鼓励幼儿园将专业人才(社工、志愿者、普通居民、幼儿家长)“请进”幼儿园,请他们将自身的专业特长与孩子们的学习、游戏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合作者。 (三)旅游景区应用模式 通过区旅游主管部门引导区内旅游景区拓展幼儿旅游项目。在旅游景区开展教育活动或亲子活动对幼儿的启蒙教育和身心健康都有积极的意义,我区旅游资源丰富,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旅游需求。在旅游景区加强幼儿安全旅游管理和幼儿园增强安全防患意识的前提下,我区各大收费旅游景区,均按照物价管理部门有关儿童等特定人群的门票价格减免规定执行。关于参加活动的幼儿家长成人团体门票价格的优惠折扣问题,将与旅游景区另行商定。 (四)镇街资源共享模式 要求各镇街协调辖内资源,建立以镇街为单位的幼儿园社会教育资源库。加强各学区之间的合作,对社区资源欠丰富的幼儿园实行重点支援,引导幼儿园向邻近社区、村或镇街“借资源”,实现各社区(村)之间、各镇街之间的资源库共享,将幼儿园社会教育推向另一个新的高度。 三、构建工作体系“四要件” 为加强社会教育资源整合使用过程中的沟通合作,切实有效的发挥社会资源的幼儿教育作用,区各有关职能部门将着力构建资源利用模式体系的四大要件: (一)特色项目 学校、实践基地、社区、旅游景区等统称为“资源单位”。要求各资源单位开发建立自身的社会教育项目,如学校提供幼儿园欠缺的教学硬件、软件设施设备,实践基地让幼儿在亲身体会中获得认知,社区拓展幼儿园教学内容,旅游景区为幼儿提供人文或自然景观活动场地,等等。 (二)资源平台 将社区打造成幼儿园社会教育资源集散地。由各镇街指导社区收集本社区可提供幼儿社会教育服务的专业人士、企事业单位及人文景点等资源,同时通过社区对外发布幼儿园社会教育资源信息。幼儿园可从所在社区了解社会教育资源,并根据本园需求提出申请。 (三)专业团队 因区内现有的社会教育资源较为分散且质量参差,要求各资源单位安排专业人士参与幼儿园的社会教育工作,指导各镇街相关部门联合幼儿园建立专业团队。该团队成员的来源有:幼儿园幼儿教师、社区社工+志愿者、社区居民中的专业人士、镇街幼教工作者等,由专业团队组织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教学活动,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 (四)实践课程 为确保社会教育教学活动质量,推动我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避免社会教育资源的滥用,要求各幼儿园根据本园教学条件和幼儿发展需求,合理提出社会教育资源申请。结合资源单位的项目特色,探索开发幼儿实践的游戏课程,有的放矢地开展幼儿社会教育活动。 四、职责分工及进度安排 为了进一步落实上述相关工作,我们将由区教育局牵头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对各职能部门职责进行分工明确,努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区教育局 负责统筹幼儿园社会教育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引导中小学等资源单位开发培育幼儿园社会教育项目,指导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社会教育活动。 (二)区民政局 负责指导各镇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增设幼儿社会教育服务项目,引导社区开展幼儿园社会教育资源调查、开发、整合工作,培育提供幼儿教育服务的社工和志愿者。 (三)区旅游局 负责引导我区各旅游景点拓展幼儿旅游项目,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幼儿社会教育或亲子活动,加强幼儿安全保障;监督各大收费旅游景区,均按照物价管理部门有关儿童等特定人群的门票价格减免规定执行。 (四)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负责调动辖内具备幼儿园社会教育资源的资源单位参与该项工作,搭建辖内幼儿园与社区之间的资源链接,指导社区开展具体的资源整合工作。 根据上述分工,我们将由牵头部门组织开展实地调研,在本年内拟定相关计划方案,在征求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后报区政府审定实施。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学前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