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加大先进制造业的扶持力度,推进我区实体经济的发展 |
问题内容: |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基本实现工业化。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这一目标的深刻含义,重视对我区先进制造业的培育,着力推进我区实体经济的发展。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重振制造业,德国因制造业优势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受影响最少。中国的经济基础是制造业,制造业滑坡是对中国经济最大的威胁。在番禺,制造业仍是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我区有民营工业企业16000多家,2012年工业总产值达1970亿元,对我区GDP增长的贡献率接近50%;工业企业就业人数达39万多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32%,基本可解决60%的城镇就业,是城镇广大中低收入者的生活之本。不可否认,我区的制造业存在小而散,行业不集中、支柱不突出的情况,但这只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问题,而绝不能把产业分成优劣,把人类生存必须的中低端消费品生产视为落后;番禺的区位优势是造就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但不能就此而削弱甚至放弃制造业;而且在我区企业中,不乏众多具有发展前景的优秀企业,201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预计达42.3%;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达338家,企业研发中心达122个,对这些企业只要悉心培育,这些企业完全是可以迅速成长起来的。制造业是全力建设宜业宜居、现代文明、价值凸显的时尚创意都会区的支撑力量,这是不容置疑的。
办 法: 一、继续抓好“五个一批”工作。对800家重点企业,区委、区政府班子成员和相关职能部门分片包干,逐个跟进,一抓到底,确保抓出成效。 二、制定切实有效扶持企业的政策措施。去年,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广州市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各职能部门应在积极落实的同时结合我区的实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支持我区制造业包括小微企业的发展,制定若干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并由专门部门跟进,确保落到实处。 三、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优化升级。一是总结推广。调研了解到,我区一批企业以创新驱动,在转型升级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应通过各种途径,大张旗鼓地充分推广他们的经验,树立榜样,提升更多企业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做好服务。牢固树立“善待企业”意识,各部门相互配合,在融资、用地、用电、减负、人才、科技项目等方面提供支持。切实转变作风,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为企业办事,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便利。 四、建立中小企业集聚区。调研中了解到,我区近年已有一批企业因发展用地问题外迁,当中包括了相当部分的优质企业,而且并没有把总部长期留在番禺的打算。就此,许多企业建议,可利用村自留用地或旧厂房的连片改造等,建立工业集聚区,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管理,设置一定的条件,按每企业10-20亩不等,由政府租赁或出让给企业,为企业提供发展空间。 五、营造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近年的经营环境使部分企业家信心受挫。据了解,已有部分企业资金转移海外或做好移民关门的打算。就此,政府一是要真诚地关心企业家的内心,真真正正为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二是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包括公平、公正处理劳资纠纷、为企业家提供法律援助等;三是及时总结宣传、表彰奖励企业家典型,并在政治上关心他们,激发他们的事业激情和社会责任感。 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近年我区的行业协会得以长足发展,经济类型的行业协会达50多个,如厂商会等一些协会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桥梁纽带作用,政府要予以鼓励、支持和培育,让他们有更广的发展空间,让在推进我区先进制造业发展中进一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
问题答复: | 王锦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先进制造业的扶持力度,推进我区实体经济的发展”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关于继续抓好“五个一批”工作的建议。 开展“五个一批”工作以来,我区经济稳定持续向好,2009年起年生产总值已跃上千亿元台阶。今年1-6月,全区继续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31.47亿元,同比增长16.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42亿元,增长27.9%;工业总产值908.08亿元,增长19.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7.78亿元,增长2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5.34亿元,增长16.4%;进出口总额83.31亿美元,增长20.4%。为保证该项工作抓出成效,我区已为“五个一批”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将“五个一批”工作与 “暖企”行动、“三个重大突破”和“新型城市化”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重点项目调研和信息反馈机制,实施常态帮扶。对于企业反映集中、影响较大的问题,加大相关政策研究力度,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狠抓落实成效,通过不断强化“五个一批”工作,企业反映发展中遇到的用地、用能、资金、技术、用工、人才、市场等方面的300多个困难和问题,绝大部分已得到解决,不属我区权限的问题也正积极向上级沟通协调,有力支持了企业的发展。未来,我区将继续落实好“五个一”工作机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按时间节点落实项目进度。对于部分建设进度慢的重点项目,将督促有关部门和所属镇街认真分析、深入查找影响进度的原因,对症下药拿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加快推进。 二、关于制定切实有效扶持企业的政策措施的建议。 开展“五个一批”工作以来,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及13个实施细则、《关于为企业减负保障经济增长的通知》、《关于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番禺接受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广州市番禺区工业项目建设规划指引》等多项措施;化龙镇和南村镇等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地区也相应出台了优惠政策,切实解决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为加快经济发展,吸引外地总部企业进驻,鼓励我区企业增资扩产,做大做强,我区已着手起草《番禺区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实施办法》。为深入挖掘村集体土地资源潜力,推进土地的二次开发和集约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目前正在制订《番禺区鼓励促进村级工业园转型升级实施办法》。为了打破条条框框,完善机制,创新思路,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我区已全力推进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以结果倒推过程,做到审批环节有效精简、审批流程明显优化、审批时间大幅缩短,下大力气解决重点项目进度慢等问题。 三、关于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优化升级的建议。 当前,用地指标紧缺和土地产出总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我区发展。我区一方面积极向省、市反映困难,争取追加建设用地规模;另一方面,立足于盘活存量,用好“三规合一”、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制度创新试点政策,积极稳妥推进“三旧”改造,加快《番禺区鼓励促进村级工业园转型升级实施办法》出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强化用地标准控制,优先保障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和优势产业的用地需求,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着力破解资金难题,以建设广东省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区为契机,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充分调动民营资本、社会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多方解决项目投资及中小企业资金难题。发展创新金融,推动金融创新,着力解决存贷差较大等问题。积极争取省、市各级支持,协助我区包括广州海鸥卫浴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成内的5家企业认定为广州市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使企业在技术改造、节能减排、信息化等方面享受省、市的优先扶持。 四、关于建立中小企业集聚区的建议。 由于历史原因,我区旧城、旧村与旧厂房(旧商铺)普遍插花,村居行政界线分散而且十分不规整,为此我区一直提倡并积极探索研究旧厂房用地连片改造,根据选择条件成熟的工业小区,实施连片升级改造,打造一批专业园区,解决我区中小企业用地问题这一工作思路。目前,我区成功已梳理10多连片村级旧厂房的情况,并在这一基础上,在《广州市番禺区城乡更新与完善规划-全境整备提升计划》中也对连片改造提出意见。目前,我区总体规划为广州市新都会区,多数村级工业园控规为商业,但短期内“退二进三”的产业基础又不成熟,但区将参照周边城市做法,选取1-2个园区为试点推进“工改工”,解决中小企业用地难的困局。 五、关于营造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的建议。 近年来,我区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无论是经济总量、品牌影响力还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增大增强,更有一部分优秀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成为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对我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今年上半年,为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增强民营企业的信心,我区已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其中包括举办“2013年南方民营经济大讲堂——番禺区企业转型升级之路”总结交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做法和遇到的困难、问题,探讨转型升级的路径,研判当前转型升级的整体发展趋势;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促转型的战略部署,配合市政府创造性地开展重点民营服务工作,制订《区经贸促进局重点民营企业(项目)服务工作方案》,切实解决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积极筹办“投资番禺扎根番禺”2013年民营企业投资推介会,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经济发展,向企业宣传推介番禺招商项目,推动民营企业扎根番禺、做大做强;协助我区海大集团、南星公司、比音勒芬、好太太科技、锐丰音响、中海达、渔民新村、番禺电缆集团、岭南电缆、珠江灯光等10家民企申报并取得2013年度民营企业奖励专项资金,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对企业家们做出的贡献进行奖励。 六、关于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的建议。 行业协会一直以来为我区经济发展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番禺区厂商会更是本区具代表性的工业团体,十几年来致力于服务番禺区的制造企业。未来,我区将继续与主要的行业协会紧密合作,依靠行业协会的资源和视野,收集企业发展诉求,积极利用行业协会联系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的桥梁纽带作用,共同研究解决转型升级、用地、用工等制约我区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