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3年 > 2013年2013年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 关于区内主干道亚运大道提速的建议
问题内容:

20126月份左右,番禺亚运大道开始实行测速,该道路速度上限为60KM/H,使习惯了在该道路上以较高速度驾驶的车主感到不方便,很多都收到了超速罚单,对于这规定,很多车主都表示不理解。

一是目前亚运大道的设计是双向12车道,其中主车道双向8车道,附车道双向4车道,副车道均靠于主车道两旁。对向车道中间以及主车道与附车道之间均建有宽2、高30厘米以上的花基,而且主车道与附车道之间在主要路口之前均设有连接道。在这样的硬件条件下,附车道限速60 KM/H是合理的,但主车道亦限速60 KM/H,确实与道路条件不相符。

二是亚运大道是我区内的主干道之一,东西连接横穿石楼镇、石基镇至区政府,接驳清河东路以连接市桥、沙湾等镇街;在区政府之前的罗家路口,更是与另一条主干道番禺大道相互连接,接驳南北的镇街,可谓区内交通路网的重中之中,且车流量具大。在未开始测速、车主仍不以60 KM/H为上限速度驾驶时,该道路畅通无阻,车辆虽然多,但从不拥挤;自限速后,因车流整体缓慢,道路开始缓慢拥挤,直接影响了区内东西向路网的速度,亦简直影响了南北路网的速度,对区内的交通带来了不少的影响。

三是亚运大道除承担着连接东西、接驳南北的重任以外,更是京珠高速与南沙港快线两条高速路的重要出入口接驳线路之一,区内要接驳前述两条高速路的车主均需经过,外市、外省驱车来我区的车主亦多数会选择接驳亚运大道。可见,限速除影响了区内交通路网以外,更是为区内出外的车主以及外部前来我区的车主带来不便,影响了我区的形象

四是目前根据有关传闻与新闻报道,虽说亚运大道是限速60 KM/H,但实际是车速80 KM/H以上才开始抓拍。然而,根据亚运大道的实际路况及车流量情况,车主只要稍不留神车速就会超过80KM/H ,甚至达到90KM/H。更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严格按照限速60KM/H的要求行车,就会导致道路严重堵塞且道路使用率下降。其实以目前该道路的路况,90KM/H的速度也十分正常,但却已算是超速50%,引致较重的罚款1,000元。这样的设置,难免会让市民,尤其是外来路过的其它城市的人,感觉广州、番禺是为了创造罚款而进行罚款,进而评价投资环境不好。

就目前亚运大道的路况与硬件配置,限速60 KM/H确实不合适,因此,建议将亚运大道提速。

 

  法:

一、根据亚运大道的实际情况,将亚运大道的限速提升至80KM/H(包括测速基准)。

二、在各个红路灯路口以前的500处,设置减速提示牌,以避免车主高速行车下的紧急刹车。

三、设置摩托车的行驶区域,禁止摩托车进入主车道,只允许摩托车在附车道行驶。

四、另外,关于区内的其他路段,如禺山西路的西出口路段,目前限速30KM/H,与道路实际情况十分不符合。类似的情况还请交委多作调研,亦可建立群众建议机制,重新厘定部分道路的限速标准。
问题答复:

蒋伟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区内主干道亚运大道提速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现时我国道路的修建都是根据各自的技术标准来建设的。亚运大道在设计修建时,由于种种原因,道路建设单位将其设定为城市主干道,根据道路设计规范,城市主干道的最高时速为60公里,限定了亚运大道的时速标准为60公里。而区交警部门只能按照道路建设单位设置的规定限速标准实施交通安全管理,无权对限速标准进行设置和更改。我局交警大队针对亚运大道提速问题专门与区规划局、区基建办等部门联系,上述部门均表示由于亚运大道城市主干道的设计定位和规划,路面平面交叉较多的现状,未能达到提速的标准。

为尽量优化亚运大道道路通行条件。近期,我局交警大队将对亚运大道全线实施绿波带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减少主线车辆排队等候时间,减少停车次数。同时会同步考虑路口直行和左转弯车辆的比重,而调整路口的放行方式。以此提高亚运大道通行能力。

您提出的“在各个红路灯路口以前的500米处,设置减速提示牌,以避免车主高速行车下的紧急刹车”建议。由于亚运大道全线实施绿波带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正在抓紧进行,一旦实施后如按限定行驶速度行走,基本能畅通无阻,设置减速提示牌有重复之举。此外,由于道路如果不适当地设置过多警(提)示标志,将会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容易诱发交通事故。因此,交警部门将适度设置警(提)示标志。

同时,我局交警大队正在草拟方案,拟禁止摩托车进入亚运大道主车道,只允许其在辅道行驶,现正实地调研和咨询沿线居民意见,并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实施,规范摩托车的行驶秩序,减少摩托车对主线交通的影响。

对于办法第四点,由于东新高速禺山西路匝道属于市交警支队高速三大队管辖,因此,我局交警大队将及时向高速三大队反映相关情况,建议其予以改善。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