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开放学校体育设施的提案 |
问题内容: | 目前,我区各学校设施配置都比较好,每所学校均配备有相当好的体育设施,一般小型体育馆、跑道、球场齐全,但这些设施的使用效率很低,只是为了学校定级评估和满足在校学生上体育课而设,因而造成巨大的国有资产闲置。而市民的体育运动除了在公园、小区配套的体育设施和社会投资的体育设施进行运动外,没有办法就近享受这些政府投资的体育设施。学校是按照区域的人口规模而设的,分布合理,正适合市民能就近活动的需要。各个学校为了管理的方便都将这些设施据为学校的专用设施管理,这是对这些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办 法: 学校的体育设施学生使用的时间为学生在校时间,一般为周一到周五或周六的早七点到下午五点,而非上课上班时间正好是市民有可活动的时间,如果能将这些设施进行有效管理,将会大大提高这些设施的使用效率,降低我区学生的教育成本,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提高市民的体育运动的品质,提高市民的体育水平和健康水平,建议管理措施如下: 一、在新建中小学校时,从规划设计上就要将教学用房和体育设施分开,不要将学校的体育设施纳入学校的管理范围,学校配套的体育设施作为小区配套设施,只是教学时间归学校使用,但无论何时学校都有使用的优先权; 二、将学校的体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权归到城市的公共设施管理范畴,在学生上课时间由学校的使用,在学生离校后不使用时对社会开放; 三、在对一些学校的体育设施与教学的用房没有分开的学校做适当的改造,使得体育设施与教学用房的物业管理可适当分开,可以方便学生使用和社会使用的管理。 四、学校的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后,势必会带来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成本,对这些体育设施交由城市管理后,如政府财政可以承担,固然是惠民工程之一,如财政无法承担则有用户承担,可以引入有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经营,收费可通过听证会确定。可以通过公益广告和物业管理公司经营宣传来提高市民的运动意识,提高我区市民的运动意识和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效率,更大的惠民工程是通过这样改进城市管理的方法能将市民的健康水平会带来很大的提高。 五、提高市民素质,将学校的围墙拆除,将所有对市民有用的东西让市民都能享用,对提高我区市民的幸福感一定会有巨大的帮助。 |
问题答复: | 民建番禺区基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开放学校体育设施”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为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增强人民体质,我区积极推进学校体育设备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2004年区教育局、区体育局、区物价局联合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广州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办法的通知》(番教文〔2004〕 68号),2005年以来,我区中小学校体育设备设施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均按文件要求全面向社会开放。2013年共有54所中小学符合开放条件,已全部对社会开放,设施开放时间为:周六、日8:00—19:00时、周一至周五17:00—19:00时。开放的设施包括有:体育馆、篮球场、足球场、田径场、毽球场等。暂未能对外开放的学校主要原因有:一是安全隐患突出,不具备开放条件;二是体育设施不完善,正在维护和完善当中;三是地理位置偏僻。近3年来,我区共投入3600多万元用于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设备建设,今后将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使其达到符合对外开放条件,为广大市民提供体育活动场所,提高市民的体育水平和健康水平。 对于提案提出“提高市民素质,将学校的围墙拆除”的建议,由于目前还不符合政策规定,所以不能实施。根据《广东省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防控体系实施方案》(粤教保〔2010〕2号),学校无校门、无围墙列为A级安全隐患。鉴于近年来学校安全工作形势严峻,国家、省、市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也多次强调必须加大对“五无”(无证照、无校门、无围墙、无监控设施、无配备保安)问题的整改力度,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因此无校门、无围墙的学校被列入重点整治单位。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