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3年 > 2013年2013年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 关于组织社区文艺人才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问题内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精神需求日益旺盛,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很高,希望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谁能充当传道授业的角色?社区文艺人才可以承担这项工作。在社区里,文艺人才很多,可谓藏龙卧虎,他们在情感上和群众很近,很容易沟通,很有号召力。发展社区群众文化很需要这样的人才。一个社区的文艺人才就是一个点,由这个点辐射开去就会形成一个面。

如何支持和推动文艺人才参与到社会文化当中来?如何把文艺人才放到教育工作者的位置?关键在于文广局与教育局相互配合。

当前,我国推广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会模式,而社区教育的当务之急是适应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建立独立自主的,管理、协调、服务一体化的合作体制。这样,社区教育应该是社区范围内的整体教育。它的其中一项功能是社会成员教育体系,这是大教育的概念,围绕对社区所有成员进行终身教育,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立社区精神、社区文化、社区生活圈所需要的教育。

 

  法:

一、建章立制,成立机构

番禺区文广局与教育局相互合作,在社区学校内设立社区文艺创作中心。中心承担业务指导与管理、提供学习资源、学习平台管理和服务等职能。

可以先以番禺电大作一试点。番禺电大有覆盖全区甚至全国的网络平台,给中心管理提供网络上的服务支持。此外,电大白天校区内的场室是空置的,学校可为创作中心提供必要的场所。我们可以充足利用这些空置的场室做定期的创作活动。

二、组织队伍,加强培训

组织各社区文艺人才(主要组织来自教育系统的文艺人才),加强管理员队伍的建设。建立各乡镇、街道、社区管理员联络制度,提高管理队伍的业务能力,确保中心建设和运行顺畅。

三、落实经费,提供保障

文艺创作中心建设的硬件、软件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区、街道和乡镇两级财政要提供经费保障,才能顺利实施。此外,文艺创作中心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经费要列入各级每年的财政预算之中,并做到逐年增加。
问题答复:

符敏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组织社区文艺人才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提案提出利用社区文艺人才,以点带面辐射社区文化建设,支持和推动文艺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参与到社会文化中,建立社区文化,推广社区教育模式和学习型社会模式等的观点,对推动我区社区文化建设,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思考和探索。

一、广泛纳贤,全区覆盖,社区文化服务有基础

早在2005年,我区就以各镇()文体服务中心推荐、区文化馆负责审核的方式,在全区招募社区文艺爱好者以及离退休文艺专业人员组建了覆盖全区的社区文化辅导员队伍,区文联下属社团协会以及各镇(街)根据本地区群众文化发展的特点分别成立了私伙局、粤剧曲艺、摄影、书画、舞蹈、文学等群众文艺社团,各大社团活跃在全区各镇(街)和社区,协助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辅导工作。为提高社区文化辅导员的专业水平,自2005年开始,每年均由区文化馆的业务干部轮流负责2-3个镇(街)的社区文化辅导员辅导培训。2007年,区文广新局出台《关于印发番禺区社区文化辅导员工作管理办法》(番文200732号),进一步规范了社区文化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与此同时,我区建有镇(街)文体服务中心16个、260文化室(“农家<社区>书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覆盖全区,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文化娱乐、创作交流的平台。

发展社区文化网络服务教育平台,以此缓解社区文化教育师资不足的压力,是优选之策。但网络服务教育平台,需要长期性的庞大的独立网络数据系统支持,必须有相关的支持资金建立独立的文化服务教育网络数据系统,才能保证文化网络服务教育平台的普遍使用与发展。

二、积极探索,优化资源,科学发展社区文化服务

下阶段,计划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依托区文化馆成立区文艺创作中心,并以此为基础,区文化、教育、民政等部门共同探索研究在社区建立社区文艺创作中心,以及发展社区文化服务教育网络平台的可行性。二是进一步优化文化资源配置,使现有的文化辅导员、文艺社团,镇(街)文体服务中心以及文化室能更科学、有效地发挥其对社区文化建设业务指导与管理、提供学习资源、学习平台管理和服务等职能。三是研究建立联动机制,合理整合场地、人员资源,将社会不同种类、不同阶层的文艺人才合理、科学地引入社区文化辅导员的行列,全面提升社区文化辅导员的质素,培养社区文艺人才。四是研究加大公共文化经费的投入,争取尽快形成一套能促进镇(街)保障社区文化财政投入的制度。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