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3年 > 2013年2013年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关于促进应急志愿者队伍发展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
问题内容: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六条、《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志愿者服务队伍。积极促进应急志愿者队伍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有利于唤起市民群众对政府和社会重大事件的关注和参与;有利于培育参与者的公众意识,有效地补充政府应急救援力量的不足,促进社会资源的更好整合;有利于激发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推动建立起市民广泛参与、自觉负责的应急救援机制,实现更好的应急救援效果;有利于搭建起参与者专业素质和实际能力提升的平台,更好地促进志愿者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大力促进应急志愿者队伍发展,鼓励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参与政府应急救援工作,对加强政府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据了解,德国非常重视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该国共有30万职业消防队员,但同时有130万志愿消防队员,在国家消防队伍体系中,志愿者占了很大比重,而且志愿消防人员拥有与专业消防人员一样的培训,人们愿做志愿者工作、做义工,认为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体现。目前我区共有志愿者队伍83000多人,其中卫生应急志愿者2700多人,消防应急志愿者6200多人,应急志愿者队伍的数量相对不足,而且较少参与政府应急救援工作。因此,必须大力促进应急志愿者队伍的发展,组织志愿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演练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法:

促进应急志愿者队伍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建设项目,应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发展方向和“公益、自愿、平等、无偿”的发展原则,坚持群众路线、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发展机制、完善保障激励、统筹城乡发展、规范管理指导、促进持续发展。

一是建立志愿者应急救援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议事决策机制,研究解决应急志愿者队伍发展和参与应急救援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成员单位由区应急办、团区委、区卫生局、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消防大队等单位和各镇街组成。

二是依托村居、企业、共青团组织、红十字会等,大力发展建立形式多样的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和演练活动,使志愿者了解防灾减灾知识,熟悉防灾减灾的工作机制和协作方式,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技能,以适合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

三是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区内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深入宣传、倡导应急志愿服务精神,鼓励动员社会人员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应急志愿者给予表彰奖励,使其行动得到支持、价值得到认可,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

四是建立健全应急志愿者保障激励机制。探索财政资金对应急志愿服务所需经费、装备及其他保障的安排,推进建立一个“财政拨款+基金资助+社会赞助”资金筹措机制,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

问题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应急志愿者队伍发展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梳理研究

区应急办对此提案高度重视,迅速会同团区委等单位,对提案中提及的建立志愿者应急救援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应急志愿者宣传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志愿者应急救援知识等内容认真进行了梳理、研究,并结合我区开展平安番禺创建活动的契机,将“应急志愿服务项目”纳入到平安番禺创建工作中,作为平安番禺创建70大项目的其中一项。区应急办制定下发了《创建平安番禺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志愿者服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番应急办〔2013〕5号),成立了由区应急办、团区委和区应急委有关成员单位和各镇街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切实加强促进应急志愿者队伍发展,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二、真抓实干,促进应急志愿者队伍发展

(一)促进应急志愿者队伍发展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六条、《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志愿者服务队伍。积极促进应急志愿者队伍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有利于唤起市民群众对政府和社会重大事件的关注和参与;有利于培育参与者的公众意识,有效地补充政府应急救援力量的不足,促进社会资源的更好整合;有利于激发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推动建立起市民广泛参与、自觉负责的应急救援机制,实现更好的应急救援效果;有利于搭建起参与者专业素质和实际能力提升的平台,更好地促进志愿者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全面发展。大力促进应急志愿者队伍发展,鼓励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参与政府应急救援工作具有十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加强应急志愿者培训。就提案“加强应急志愿者培训”的建议,区应急办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应急知识宣教培训工作的通知》(番应急办〔2013〕1号),并结合广州市应急系统应急救护技能培训计划,从2013年1月底至4月底,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举办了16期应急知识宣教培训班,全区各镇街基层应急志愿者等2500多人参加了培训,其中约2000人取得了由广州市红十字会颁发的急救员证。培训全程由市红十字会培训中心的老师进行,采取理论知识讲授与救护技能“手把手”实际操作相结合、集中授课的形式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救护新概念、心肺复苏术、创伤救护基本技能、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现场应对等。区消防大队于2013年3月至8月份期间,共举办了13期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班,对全区各有关企业的1824名消防应急志愿者进行了培训,通过对防火、灭火、逃生和消防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全部取得了由广州市消防局颁发的消防基础知识合格证。区红十字会分别于7月16日、19日、26日,在市桥街社学社区、康乐社区和桥南街福景社区举办了3期社区应急救护学雷锋志愿者培训班,对200多名社区卫生应急志愿者进行了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气道异物梗塞等急救知识培训。通过广泛开展应急知识培训活动,使应急志愿者真正做到了学得会、懂得用、用得上,真正提高了自身的应急救援能力,为应急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加强应急志愿者演练。就提案“加强应急志愿者参与应急知识宣传与演练活动”的建议,区应急办会同团区委等有关单位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应急知识宣传与演练活动。一是3月22日,我区在市桥街星海公园举行了“平安番禺”大型应急知识宣传活动,区平安办、应急办、公安分局、团区委等20多个部门到场摆摊设点,采取文艺演出、流动展板、咨询问答、派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市民群众宣传普及应急、安全、防盗、防抢、防骗、防火等知识,150名应急志愿者到场参加,派发各类宣传资料10000多份。二是4月29日上午,区应急办会同团区委在大夫山森林公园举行了“祈福雅安番禺区应急知识宣传暨‘青春正能量聚力中国梦’启动仪式”活动,300多名应急志愿者通过雅安地震抗灾图片展、祈福雅安签名、应急知识有奖问答和宣传展板等方式,向市民群众宣传应急知识,共派发《公众应急手册》、《地震应急知识》等各类宣传资料3000多册,并举行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三是6月9日上午,我区在大夫山森林公园南门举行了大型安全生产应急知识咨询日活动,区安监局、应急办、教育局等32个职能部门到场摆摊设点,向市民群众宣传普及应急、安全知识,并接受群众咨询和投诉,80多名应急志愿者到场参加,派发各类宣传资料20000多份。四是8月10日上午,区应急办在桥南街御院社区举行了应急知识进社区活动,组织了区气象、卫生、交警、供电、质监、地震、消防等18个单位到场,紧紧围绕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易发、多发的突发事件类型,并结合学生放暑假的契机,集中宣传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房屋安全、用电安全、用气安全、学校安全、电梯安全等有关应急知识,制作了18块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到场展示,进行了火灾扑救、卫生急救以及食品、药品安全鉴别和防抢、防盗现场演示,派出了区中心医院救护车、区气象应急监测车、区人防通信指挥车、多功能消防抢险救援车等功能设备先进行的应急救援车辆到场展示,同时举行了社区“双盲”消防应急演练,70多名应急志愿者到场参加,派发各类宣传资料6800多份。五是8月11日上午,区应急办在大龙街玉秀广场举行了以“增强基层应急意识,提升基层应急能力”为主题的广东省第四届“百人百场”应急知识宣讲活动,在现场设置了应急知识集中宣讲点、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咨询点、应急知识图片宣传长廊、应急知识有奖问答区、应急知识拼图互动游戏区、应急管理工作调查问卷区和区人防通信指挥车等应急装备展示区,向市民群众派宣讲防灾减灾和应急避险常识,以及现场教授消防灭火器使用方法、防毒面具佩戴方式和心肺复苏等卫生急救知识,并采取情景剧演示等方式,宣传防骗、防抢等应急知识,50多名应急志愿者到场参加,派发各类宣传资料1300多份。通过组织应急志愿者参加应急知识宣传和演练活动,锻炼了应急志愿者队伍,增强了应急志愿者队伍与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沟通联动,为应急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实战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办将按照提案的有关意见和要求,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的工作要求,不断促进应急志愿者队伍发展,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为平安番禺、幸福番禺提供可靠的保障。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