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亚运大道定位和限速调整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为迎接亚运盛会,区委、区政府加大力度,投入大量资金将原清河路改造成一条直接通往亚运城的景观路,沿线镇、街村民全力支持,使工程顺利进行。工程完工后,受到时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广宁的表扬和肯定,并建议更名为亚运大道。 去年年中,亚运大道按照城市主干道的标准定位,实行60公里限速,对往来车辆超速拍摄,过往司机和沿线群众意见很大,称为中招路、罚款路。 限速60公里后,造成很大的社会反响,群众意见很大的原因有三点; 一、从大众角度分析,为了交通安全,对道路定位,设置限速是应该的。但是道路定位过高,限速过低,群众暂不能接受。亚运大道毕竟是从中心城区出发,从西往东走向,横跨二镇一街多个村庄,途经亚运城,通达石楼镇各村、社居和化龙镇,大众认为,沿线路口开放,作为城市快速路定位是过高了一些。 二、从驾驶员角度来看,该路因京珠、南沙快速跨过且有出入口,从快速路出口转入亚运大道,路况好,车速一下降为60公里多数司机很不适应,造成车辆不自觉超速。 三、从道路运行角度出发,改造后的道路,绿化美化,道路宽广,双向4车道,并建有辅道,车道设置合理,实行低速运行,造成资源浪费和容易造成拥堵。 四、从60公里限速后的效果来看,因亚运大道按照城市主干道的标准限速,沿线群众纷纷改走与亚运大道平行的市莲路和富怡路,加大了二条普通公路的交通压力,上下班高峰时车辆常堵塞,达不到道路交通高效、安全、快捷的效果。 此外,据有关方面介绍,最初改造清河路时是按城市快速路方案设计,全封闭式管理,后因工程难度和造价太大和沿线村民的强烈要求,方案作了改动成现时路况,现亚运大道除设有中央分隔带外,基本上把沿线所有出入口全保留下来,实际成为道路的扩宽改造,并不具备城市快速路的“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的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车辆以较高的速度行驶的道路”的含义和定位。
办 法: 一、对照城市快速路的有关标准,对亚运大道重新定位,撤销亚运大道现时的城市主干道定位。 二、由有关部门对与之平行的市莲路、富怡路二条道路不同时段的车流等实行论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照普通公路的最高标准对亚运大道调整为80公里限速。 三、参照改造后的番禺大道标准,限速在80公里。 |
问题答复: | 潘志超委员: 您提出的第104号“关于亚运大道定位和限速调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现时我国道路的修建都是根据各自的技术标准来建设的。亚运大道在设计修建时,由于种种原因,道路建设单位将其设定为城市主干道,根据道路设计规范,城市主干道的最高时速为60公里,限定了亚运大道的时速标准为60公里。而区交警部门只能按照道路建设单位设置的规定限速标准实施交通安全管理,无权对限速标准进行设置和更改。我局交警大队针对亚运大道提速问题专门与区规划局、区基建办等部门联系,上述部门均表示由于亚运大道城市主干道的设计定位和规划,路面平面交叉较多的现状,未能达到提速的标准。 近期,我局交警大队将对亚运大道全线实施绿波带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减少主线车辆排队等候时间,减少停车次数。同时会同步考虑路口直行和左转弯车辆的比重,而调整路口的放行方式。以此提高亚运大道通行能力。 同时,我局交警大队正在草拟方案,拟禁止摩托车进入亚运大道主车道,只允许其在辅道行驶,现正实地调研和咨询沿线居民意见,并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实施,规范摩托车的行驶秩序,减少摩托车对主线交通的影响。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