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合理规划“一河三岛”餐饮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开发“一河三岛”(即草河村、海鸥岛、观龙岛、大刀沙岛),是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三农”问题的措施之一,其目的是将“一河三岛”打造成为番禺区都市型生态观光和现代农业的典型示范。 德怡大桥和观龙岛大桥的建成通车,促进了总面积超过70平方公里的集旅游、观光、生态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带的逐步形成,尤其带动了该区域内餐饮业的发展,据初步统计,附近已有近30余家农家乐、鱼庄等形式的餐饮店。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大部分农庄饭店建在农田、鱼塘上,或直接设在家中。“一河三岛”处于珠江入海口、市桥和沙湾水道旁,生态环境脆弱。无序开发易导致自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疏于监管的油烟废气,生活和餐饮垃圾易导致环境污染。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后期治理成本将十分高昂,更远离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发展目标。因此,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办 法: 一、加强规划和环境评估,严把审批关,杜绝无证无牌违法经营。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长远和近期的关系,经济和生态的关系。要将环境保护关口前移,避免无序开发对环境的污染和农村旅游资源的破坏。 二、严格执行省市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和餐厨垃圾管理办法,避免油烟噪声扰民和餐饮废水、厨余垃圾、固体垃圾等对环境的污染。 三、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进行环境治理综合执法,提高管理效能,建立环保年审制度。 四、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强化市民、个体工商户业主、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环境保护意识,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和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 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街道居委会和村委会的作用,引导餐饮业主守法经营。 |
问题答复: | 洪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合理规划‘一河三岛’餐饮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区委、区政府决定将“一河三岛”打造成为番禺区都市型生态观光和现代农业的典型示范,围绕这个目标,我区相关职能部门依据各自职能,在保护环境的大前提下,有序发展“一河三岛”上的餐饮业。 一、“一河三岛”餐饮业整治情况 经摸查,“一河三岛”区域前一阶段共有餐饮服务经营场所72家,其中已经依法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单位67家,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场所5家。经过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和辖区政府的联合整治,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5家单位中,其中1家在草河村的已经关门停业。7月29日,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桥南街食安办对草河村另外2家无证餐饮场所进行查处,现场封存了用于无证经营的工用具和食品原料,将依法对该2家餐饮店的经营者立案处罚。7月31日,联合石楼镇食安办取缔海鸥岛的2家无证餐饮场所。 二、目前各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的工作 为加强对“一河三岛”生态观光农业带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目前,我区相关职能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做好“一河三岛”上的餐饮企业环保准入审批工作 目前我区已建立起餐饮项目职能部门并联审批机制,新建餐饮业项目在工商部门办理名称预先核准后,工商部门将有关信息通过区政府的联合审批系统报送至区环保局,环保部门在收到相关餐饮业户信息后5个工作日内查看现场并出具项目选址环保意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参考餐饮业户的环保选址意见,按照环保局的选址意见和许可规定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业户凭许可证办理营业执照。 桥南街的草河村大部分属于农田保护区域,经区相关职能部门协商,为保障桥南街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和保护该街农业环境的发展,暂不考虑接受草河村农田用地附近餐饮行业的办证申请。7月中旬,该街联同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沙湾环保所、沙湾工商所等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了开设餐饮《临时经营场所使用证明》的工作协调会,最后决定桥南街辖区内新开设的餐饮行业,先由沙湾环保所前置审批环保意见,再由桥南街开具《临时经营场所使用证明》,最后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餐饮行业作审批工作,切实加强了对桥南街辖区餐饮行业的监管。 (二)加强“一河三岛”餐饮企业的日常监管 一是区环保局结合环保审批和日常执法监察督促企业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规范落实好油烟、污水、噪声等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污染防治设施的日常运行维护,确保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二是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餐饮企业设置足够的专用容器收集、存放餐饮垃圾,并做到日产日清。通过在日常监管和量化分级评定等工作中加强宣传,引导餐饮企业将餐饮垃圾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建立餐饮垃圾清扫、运输、回收记录。结合“文明餐桌”工作,积极倡导理性、合理消费,按需点菜,厉行节约,使用环保餐盒打包剩余饭菜,减少餐饮垃圾产生。 三是区农业局指导符合条件的农家乐企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丰富经营内涵,协助各农家乐企业申报市农家乐星级评定,以提高规范化发展水平。 (三)部门联动查治违反环保规定的餐饮企业。 一是对环保部门通报的作出行政处罚的餐饮服务企业,在环保部门实施处罚期间,区食品药品监管局不予办理或变更餐饮服务许可的相关手续,防止违法单位通过办理不需要环保选址意见的餐饮服务许可或变更法人等方式躲避职能部门执行处罚决定。 二是区食品药品监管、工商、环保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对餐饮服务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明等违法行为,对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食品、抽检结果不合格食品等可能造成较严重后果的行为,经责令改正后拒不落实整改的,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查处。 三是加大对违法餐饮服务的查处力度。坚持疏导结合的原则,区食品药品监管、工商、流管、供电、供水等部门和辖区镇街联合开展查处无证餐饮经营场所整治工作,采取多部门联合张贴取缔公告、停止为违法场所提供水电服务等措施,遏制无证经营违法行为的发生。 四是区综合执法分局积极组织和协调属地中队加强巡查监管,查处流动商贩,保障“一河三岛”的良好环境。 五是各有关部门及时处理群众投诉油烟扰民和污染河水的问题,坚决杜绝餐饮企业排放污染源的不良行为。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区有关部门组织对餐饮单位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一河三岛”区域餐饮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充分发挥区相关职能部门作用,各司其职,共同规范餐饮业管理,合理规划“一河三岛”餐饮业发展和环境保护: 一是提前开展“一河三岛”的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合理规划,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二是对新增餐饮项目实行严格的环评审批,切实做好“一河三岛”环境的保护和优化提升。“一河三岛”范围内的建设工程需报经国土、规范、环保、水利等职能部门审批,取得相关行政许可后方可进行建设,确保发展过程符合用地规范、环境保护标准。加大对沙湾水道饮用水源的保护力度,对草河村的餐饮项目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从源头严格控制新污染,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 三是加强部门联动与专项执法。基层环保所与镇工商、整规办、安全办等部门建立了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或无证照工业企业、饮食服务业。 四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主线贯穿始终,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逐步推动环保工作成为全民参与的自觉行动。通过“6.5环保宣传月”等主题活动的开展,在广场、社区现场受理群众投诉信访案件,派发宣传单张,进一步宣传环保法律法规。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