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借助黄啸侠名人效应弘扬国术,打造我区旅游文化新亮点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共广州市委也早在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做出大力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定。中共番禺区委在十二届二次全会上提出把文化旅游作为我区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并在今年1月15日的区委全会上提出要“以培育岭南文化示范区为目标”。今年,我区荣获了第二届国际旅游品牌营销年会的“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名区”称号,并作为唯一获评该称号的地区赢得了高度评价。近年来,如何利用好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我区文化大发展,也一直是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 黄啸侠,作为我区石基镇莲塘村的历史名人,在近代中国武术界,特别是南派武术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他通过“南北贯通,中外融汇”的武学精神发扬光大了中华武术,深厚的武学造诣使他成为一代武学宗师,所创立的武学被国家认定为“黄啸侠拳法”,并被确认为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1931年至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黄啸侠满怀抗日救国的雄心壮志,研究日军刺刀技法,创编了专门克制日军刺刀的“抗日大刀法”,并积极与广东省国术协会共同组织大刀法教练训练班,亲自传授刀法。在淞沪战役上,十九路军的广东子弟曾在夜战中用大刀将日军杀得人仰马翻,“抗日大刀法”从此令日军闻风丧胆。新中国成立后,黄啸侠担任多届的广东省武术协会主席和广州市武术协会主席,并在广州体育学院担任教授多年,既是一位武术家更是一名教育家,其门人遍布港澳地区、欧洲和美加各国,可谓桃李满天下。在香港,每年都有由他门下弟子举办的规模较大的约2000人参加的武林盛会。 但由于种种原因,“黄啸侠拳法”的人文资源在过去三十年中,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并未被充分发掘出来,国术未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弘扬。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的精神,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因此,希望政府及各部门能进一步加大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重兴“黄啸侠拳法”,打造我区旅游文化的新亮点。
办 法: 一、由文化和体育部门牵头,挖掘、整理有关黄啸侠的生平事迹,收集和整理“黄啸侠拳法”的相关史料,并在黄啸侠故居或故居附近选择合适的地方设立“黄啸侠纪念馆”,使之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武术基地,同时也可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民健康教育的示范点。该纪念馆与区内其他博物馆、纪念馆等统筹起来,可以成为番禺区传统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二、选择适当时机,由政府部门牵头举办“黄啸侠拳法”交流、研究的学术活动或比赛,比如“黄啸侠杯”南拳邀请赛等。通过以武会友的形式,加强番禺与世界各地黄啸侠弟子的联系,进而开展更广泛更深层次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黄啸侠拳法”简单、易学且实用,非常适合全民健身锻炼的需要,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建议由区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编制“黄啸侠拳谱”,在全区的中小学开设相关课程,从小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体魄。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武林名师黄啸侠的知名度,打造我区的特色文化品牌。通过平面、影视和网络媒体等,宣传黄啸侠的事迹及其拳法。在条件成熟时还可以引进投资,拍摄和制作相关的电视剧及影片,充分利用名人效应,通过宣传带动文化传承,弘扬我区珍贵的中华国术,打造番禺区的特色文化品牌。 |
问题答复: | 梁小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借助黄啸侠名人效应弘扬国术,打造我区旅游文化新亮点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我们认为您提出的关于弘扬“黄啸侠拳法”的建议十分有必要,对促进我区文化发展、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升我区的旅游知名度都具有积极作用。 一、当前我区正在完善“黄啸侠拳法”、黄啸侠故居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筹建“黄啸侠武术文化展厅” (一)已将黄啸侠拳法、黄啸侠故居等已纳入我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目前,“黄啸侠拳法”已列入番禺区第一批非遗项目代表性名录,黄啸侠后人黄健波被推荐为第一批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啸侠故居则已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进行了登记,并被公布为区不可移动文物之一。2012年,区文广新局、区非遗中心联合《番禺日报》举办了非遗系列报道,其中就包括对“黄啸侠拳法”及其代表性传承人黄健波的宣传报道。 (二)正在筹建以弘扬“黄啸侠拳法”为主要宗旨的“黄啸侠武术文化展厅” 由于黄啸侠故居属于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不适宜作为展厅或“纪念馆”的选址,且纪念馆的设立必须经过国家民政部的严格审批,难度较高。因此,从2012年开始,石碁镇文体服务中心就已经开始将石碁镇莲塘村重修后的区级登记文物单位同安社学旧址辟为“黄啸侠武术文化展厅”,并已委托设计公司进行展厅的前期设计、布展等相关准备工作,现已进入实施阶段。2013年3月,区文广新局、区非遗中心也进行了调研,了解其建设进展情况,对展厅的设计和展览内容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坚持本地的岭南风格,附设的农家书屋风格要与展厅风格相协调,统一格调;要尊重历史,相关的陈列、物品和设施等要真实还原黄啸侠的一生;展览不能破坏同安社学的结构,保留文物的原貌。现在,区文化馆、非遗中心、石碁镇文体服务中心正在收集“黄啸侠武术文化展厅”展示的相关资料和物品。 二、我区计划继续做好“黄啸侠拳法”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工作,弘扬黄啸侠武术文化 (一)继续完善“黄啸侠拳法”、黄啸侠故居等文化遗产保护系统 我区文化部门将继续组织和协助保护单位,完善相关资料,创造条件,争取完成“黄啸侠拳法”市级代表性名录的推荐申报工作,使“黄啸侠拳法”继续有效保护和传承。同时,我区文化部门也将在征得黄啸侠故居业主同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缮,尽量恢复原貌,保存与黄啸侠相关的物品,希望将其申报为区级或更高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 (二)继续协助指导完成“黄啸侠武术文化展厅” 我区文化部门将继续协助指导石碁镇文体服务中心完成“黄啸侠武术文化展厅”的相关建设工作。在做好对同安社学文物本体保护的基础上,维持建筑的内外原貌,做好修缮、消防等措施。 (三)探讨举行“黄啸侠拳法”相关活动的可行性,促进其保护和传承 由文化、旅游、体育等相关职能部门探讨举办“黄啸侠拳法”交流、研究、学术活动和比赛的可行性,拟广邀各地“黄啸侠拳会”组织,以及散布各地的黄啸侠弟子等相关人员参加,做好“黄啸侠拳法”保护传承工作,提高我区传统武术文化氛围及竞技水平,加强番禺与世界各地黄啸侠弟子的联系和交流,扩大知名度,也有利于将其打造成为番禺又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四)计划以《黄啸侠拳法——练步拳与练手拳》为基础,编制适合青少年学习的“黄啸侠拳谱” 由文化、体育、教育等部门编制以《黄啸侠拳法——练步拳与练手拳》为基础、适合青少年学习的“黄啸侠拳谱”,并选取区内有武术基础的中小学校试行开设相关课程,让“黄啸侠拳法”在青少年中得以传承。 (五)加大宣传,将“黄啸侠武术文化展厅”打造成为我区爱国主义基地及特色文化品牌 拟邀请专业人员对黄啸侠的爱国事迹等相关资料进行进一步搜集、挖掘和整理,并制作成展品,充实“黄啸侠武术文化展厅”内容,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文化、旅游、体育等部门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将黄啸侠故居、“黄啸侠武术文化展厅”培育成我区的特色文化品牌。另外,关于您提出的拍摄制作黄啸侠相关电视剧及影片的建议,拟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进行专题研讨,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