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3年 > 2013年议案(建议)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 关于解决石碁镇海傍村拆迁安置户一屋多户居住难问题的建议
问题内容:

近年来,京珠高速、LNG天然气管道工程、地铁四号线、500KV广南线出线工程、亚运城都在石碁镇海傍村征地建设,存在大量拆迁安置户,同时,也造成该村可用宅基地越来越稀缺。随着时间推移,拆迁安置户“一屋多户”的现象普遍存在,现在海傍村无法安排宅基地给这部分安置户,无法满足他们“一户一宅”的要求,与当前我区实行“一户一宅”的政策相冲突,村民意见颇大。

为了妥善解决该问题,本人建议,区政府给石海傍村新增 “一屋多户” 的安置户建设用地指标,并协调国土、建设、规划等部门切实解决这部分村民的住房难问题。

问题答复:

冯金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石镇海傍村拆迁安置户一屋多户居住难问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拆迁安置户数核定情况

2004年以来,镇海傍村积极配合我区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道路、供电线路及亚运城周边整治等一系列工程建设的征地拆迁,为我区基础设施建设作出巨大贡献。落实拆迁安置用地问题是关系到被征地农民合法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工程。我区将拆迁安置用地办理工作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据统计,镇海傍村共计已核定拆迁安置户数471户,并均已按规定办理了《拆迁复建房户数核定书》。

二、拆迁安置用地办理有关情况

我区一直十分重视拆迁安置项目用地的办理工作,在石镇海傍村共计已核定的拆迁安置户数471户中,涉及京珠高速、LNG天然气管道工程、地铁四号线、500KV广南线出线工程、亚运城征地拆迁及亚运城周边整治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均已按规定办理了《拆迁复建房户数核定书》及《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其中亚运城安置区项目已建成后通过规划验收,并已为拆迁户完善了房地产权登记手续。根据区政府的办理要求及工作部署,为解决我区拆迁安置用地报批及安置房的办证问题,配合各镇(街)及用地项目单位办理拆迁安置用地的有关手续,区国土房管分局已协调相关部门,明确职责分工等各项内容,召开协调工作会议梳理有关情况,并汇总《番禺区拆迁安置用地办理情况统计表》,对每宗拆迁安置用地提出处理意见并制订相关工作方案上报区政府,分类解决拆迁安置用地存在的问题。

三、工作建议与计划

(一)拆迁安置用地的办理涉及部门及程序较多,须经过拆迁复建户数核定、用地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用地规划许可、用地报批、规划报建验收及房地产权登记等工作环节,需时较长。我区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各项工作的开展,但由于同时符合“两规”的用地较少及用地界线调整等原因,对后续工作的推进将产生了一定影响,请拆迁户及村委会给予体谅,继续积极配合各镇(街)及用地项目单位办理拆迁安置用地的有关手续。

(二)我区农村村民“一宅多户”和“一户多宅”的情况都是事实存在。由于我区土地资源有限,目前,我区以促进城乡统筹协调、提高集约节约用地水平、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结合区“三规合一”规划、功能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等相关规划,正有序地开展全区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计划在2013年内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是农村宅基地审批的基础,建议镇(街)对农村住房现状展开摸查,对各村每户人口、年龄结构,宅基地位置、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房屋结构、新旧程度和用地审批等实行严格登记造册,完善宅基地台帐登记管理。通过摸查,摸清农村建房规划和用地管理的基本情况,搞准全农民建房实际需求和村民合理诉求,为我区开展村庄规划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

(三)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农村宅基地管理,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合理利用土地,由广州市建委牵头,联合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制定的《广州市农村村民住宅规划建设工作指引》(穗府〔201235号)已于20121112日由市人民政府印发。该指引按照公开高效、便民利民的原则简化和优化了新增宅基地审批程序,将有效解决我市农村村民宅基地管理各方面的问题。现我区已根据指引的要求初步制定实施细则及相关办理流程,现实施细则正在征求各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待上述指引的实施细则及办理流程出台后,按要求尽快组织材料申请办理宅基地规划许可、用地报批及规划报建等相关手续,解决村民住房困难的问题。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农村拆迁安置及宅基地审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