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3年 > 2013年议案(建议)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 关于加快全区污水管网建设的建议
问题内容:

据南村、新造镇周边居民反映,镇污水处理厂已建设完工很长一段时间,但由于污水管网建设进度缓慢,污水处理厂未能有效发挥防污治污的功能,大量污、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涌,造成污染,臭气熏天,鱼类灭绝。污水问题不但影响番禺的城市形象,而且对居民健康和子孙后代繁衍都会造成极大地影响,希望相关部门积极重视河涌污染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全区污水管网建设,尽快落实各镇街污水处理厂的服务运营,进一步提升我区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问题答复:

吴伟民代表:

您提出的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第41号“关于加快全区污水管网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基本情况包括问题和原因;二、已采取的治理措施;三、下一步打算。

一、番禺区污水管网建设基本情况

2000年番禺撤市设区以后,番禺的城市化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但是大量工业和人口的涌入,给我区的水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河涌水质越来越恶劣,为尽快扭转这种不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局面,从2008年开始,区委、区政府就对治水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全区积极开展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主管网的建设工作。截至2012年底,番禺区已建成前锋等6个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污水处理厂6座,处理规模37万吨/天,提升泵站13座,污水主干管218公里,支管192公里,总投资24亿元,在全区综合治水工作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由于目前我区的污水支管网覆盖率仍然较低,较多区域污水仍然直排河涌,一方面污水厂不能满负荷运行,实际污水处理量仅为设计规模的30~80%,一方面河涌水质继续黑臭。为此,下一阶段我区必须继续大力推进污水管网的建设,具体包括扩容6座污水厂,新增污水处理规模96m3/天,新建污水泵站9座,主干管178公里,支管542公里,估算总投资58亿元。根据《区长办公会议纪要》(201129号),上述工程建设内容全部由番禺污水治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为解决资金紧缺问题,加快推进污水系统建设,该司拟采用社会融资的办法筹措资金,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优先开展市桥河流域、国际创新城和南站商务区的污水管网建设。

二、新造镇污水管网规划及建设情况

根据新造镇地形地势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新造镇污染源的分布与排放情况,规划新造镇的污水收集及处理以京珠高速为界分为两部分,以东属于化龙污水处理系统,以西属于南村污水处理系统。目前化龙、南村两座污水处理厂及两镇区域内的污水主干管网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管网部分,新造镇属于我区二期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的范围,区发展和改革局已于20105月批复了《关于建设番禺区南村镇污水管网二期(新造片区)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批准污水管总建设规模为24.762公里。但是由于新造镇属于番禺区“十二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轴的重点发展区域,该区域的用地控规今年才确定,造成整个片区的污水管网勘察设计滞后。

三、新造镇污水管网下一步工作计划

新造镇作为国际创新城的所在地,未来将有大量高新科技企业进驻,但目前尚未有明确的项目建设计划,仅有广州医学院和暨南大学两所高校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为解决两所高校的排水问题,区污水公司已开展南村镇污水管网二期(新造片区)工程的建设,其中A标段可将广州医学院新造校区、新造镇部分中心区域的生活污水输送至南村污水厂进行处理,目前已完成勘察设计工作,正在进行概算评审;B标段可将暨南大学新造校区的生活污水输送至A标段的污水管,目前已完成勘察设计招标,正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技术审查,预计20147月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他区域的管网建设将与项目建设协调展开。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水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