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政府尽快兑现市桥汽车站搬迁承诺,缓解市桥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桥城区常住人员以及外来人员日益增多,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市桥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作为我区重要客运及公交枢纽的市桥汽车站位于城区中心地段,在方便居民交通出行需求的同时,也对城区交通组织带来较大影响。由于进出该站的班次频密,且班车途经的都是大北路、平康路、桥兴路等城区主干道,加剧了中心城区的交通堵塞,而且在环境、噪音方面对周边住户造成较大的滋扰,群众对市桥客运站外迁呼声日益强烈,可以说,加快推进市桥客运站迁建工作是民生所向、刻不容缓的。 一、目前市桥汽车站迁建工作基本进展 据了解,为改善市桥城区交通环境,优化城区客运线路配置,区政府以及交通等有关职能部门已于2008年起启动市桥汽车站迁建工作。新汽车站位于环城中路与市广路交界处(原宗兴鞋厂),初期地块计划以评估置换的方式解决,后将供地方式调整为由区土地开发中心收回选址地块并公开出让,引入新市桥站的建设经营管理主体。目前选址地块的储备、结案手续已完善,待土地开发中心审评规划设计条件批复后即可公开出让。但时至今日,规划设计条件尚未获得批复,汽车客运站迁建工作至此停滞不前。期间,市桥新汽车站作为我区迎亚运重要交通工程需加快推进建设,企业已按照政府要求,投入大量的资源,按一级客运站场标准改造建设,但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产权仍未厘清,站场经营许可难以落实,再加上周边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尚未完善,导致建成的新汽车站闲置两年多,无法投入经营使用。 二、工作建议 去年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把“2012年将建成启用市桥新站”作为实施交通便民工程、落实民生实事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时隔一年,市桥汽车站的迁建工作仍然毫无进展。为了让市桥新汽车早日投入使用,实现对市民群众的郑重承诺,建议如下: (一)建议把该项工程重新纳入2013年工作计划,体现政府更加关注民生,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 (二)针对目前制约客运站建成启用的种种因素,建议区政府加强协调规划、国土、交通等有关部门,想方设法加快推进规划设计条件批复和出让等工作,结束马拉松式的审批流程,尽快完成项目的其他环节,让新汽车站早日投入使用。 (三)建议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加快推动新市桥汽车站周边配套交通设施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市桥站周边交通组织,保障日后站场投入运营后车流正常需要。 |
问题答复: | 彭景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政府尽快兑现市桥汽车站搬迁承诺,缓解市桥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08年初,为配合番禺城市化发展,改善市桥城区的交通环境,经过实地调查和认真研究,我局拟将市桥汽车站外迁,并就外迁的选址及土地置换等有关问题与相关单位进行磋商。2008年8月19日,经区政府批复,同意启动市桥汽车站的外迁工作,具体收地工作由区土地开发中心负责。 新市桥汽车站拟选址为东环路248号地块(位于丹山平交东北角),地块分别由艺华地块和柏联地块组成。区土地开发中心分别于2010年12月17日(艺华地块34.55亩)、2011年1月19日(柏联地块11.68亩)完成两地块的用地结案手续,并将其纳入2013年广州市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拟采用公开方式出让。 为使新市桥汽车站力争早日投入使用,自2008年12月起,在区土地开发中心开始向规划部门申请该地块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期间,经我局、区土地开发中心与市、区规划部门沟通、协调,根据规划部门的意见多次调整规划设计方案,于2013年4月28日市规划局番禺分局向区土地开发中心核发了新市桥汽车站出让地块的规划设计条件。目前区土地开发中心正积极推进该宗用地出让的前期工作(套图、勘测定界报告书、放线册)。 经核对新市桥汽车站地块的土规,由于其中有约7110平方米用地属于自然保留地,根据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要求,用地需符合土规才能出让。为此,区土地开发中心已于2012年11月12日向区“三规办”申请将不符合土规的地块纳入“番禺区功能片区土规编制项目库”中调整土规,区“三规办”在“三规合一”的“三上”成果中已落实了建设用地规模。该“三规合一”“三上”成果需待广州市政府审批后并经区国土房管分局将区“三规合一”的成果在 “功能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并经需市政府审批后才能落实,有关土规调整工作预计在2013年年底完成,届时区土地开发中心即可开展土地出让有关工作。由于土规调整的审批权限属市的层面,区相关职能部门正积极与市的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希望加快完成土规调整的审批工作。 5月7日,区领导主持召开了办公会议,会议在新市桥汽车站周边市政路网的建设工作原有分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由区基建办按控规调整的深度要求,尽快组织研究和编制东西环路和市广路桥兴大道交叉口及光明路东环路交叉口2个立交的规划设计方案,并向番禺规划分局进行申报。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