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重视和关心保险行业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截止至2012年12月,番禺区保险业市场主体共有34家,其中财产险保险公司17家、人寿险保险公司17家,从业人员达6000多人,承担各类社会风险9000多亿元,处理各类赔案15万多宗,赔款支出 6亿多元,上交利税8000多万元,为番禺区的地方经济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从中央到各地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发挥保险行业在发展经济、稳定社会和保障民生中的重要作用。2005年番禺区政府创立了以“地方政府主导,卫生部门监管、保险公司承办、信息化操作”的新农合模式,2012年番禺区农合参合人数为522748人,征收基金为2.2亿元。截止到11月30日止,农合住院共补偿49569人次,补偿金额为221063455.73元;门诊共补偿2369977人次,补偿金额为59652871.97元,为解决番禺区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人保番禺支公司积极推广三农保险,在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方面2011年为晚稻承保4514.81亩、2012年为早稻承保4252.31亩,大大分担了农民水稻种植的自然风险;在政策性农房保险上,2011年度参保(续保)农户共151495户,全区参保率为95.60%,逐渐实现全区参保的愿景,更有利地保障农户利益;在能繁母猪保险上,该公司每年承保约5000头,保费约30多万元,赔付率在50%-80%之间。在区政府的高度关怀和领导下,该公司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推出全国首创的出租屋责任保险及承租人意外保险两款保险产品,致力于为出租屋主乃至社会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参保户从2006年的245户递增到2012年的22204户,大大减轻了出租方和承租方的风险。除此以外,该公司还开展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电梯安全责任保险等涉及社会关注的各类责任保险。太平洋财险公司关注客户需求,开展总经理接待日、特制的保险消费指导手册、快捷的3G理赔、透明化的“神行太保”、“贷无忧”中小企业保障服务,以及“酒后代驾”、“纠纷案件、无偿援助”、“资讯短信、专业关怀”、“理赔公开、监督有奖”等会员服务举措。区内各家保险公司以各自的特色险种和特色服务,为番禺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企业的财产安危承担风险、保驾护航! 2008年11月番禺区成立了广东省唯一一家区一级的保险行业协会,成立5年来,协会现有会员单位79家、会员公司15家,其中财险公司11家、寿险公司4家。保险协会作为政府与保险界、保险界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加强保险行业的自律、协调、交流和宣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针对各类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判决多、调解难的情况,协会与区法院、区交警大队、区诉前联调工作室四方共同建立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四方共建”的番禺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番禺区政府的充分肯定;为了维护番禺地区交通畅顺,避免因轻微交通事故未及时处理导致交通堵塞,保险协会在番禺设立快速理赔服务岗亭,切实做好保险便民服务。协会积极动员、组织各会员单位和全体从业人员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促进我区保险业做大做强、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区的经济发展。 保险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等功能,对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行业在番禺地区经济发展、民生事业、维稳工作、减灾防护、经济持护、信用保障、增加税收、安排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为加快我区保险业发展,充分发挥保险在我区全面建设时尚创意都会区的重要作用,现提出如下建议: 希望区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将保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象重视和关心其他金融机构一样重视和关心保险机构,积极支持保险事业的发展;在研究重要经济问题,特别是涉及重点建设项目和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制问题时,注意听取保险部门意见,充分发挥其风险管理和风险保障作用,将涉及保险业的工作会议、活动,将番禺区保险行业协会列入参加对象;把保险业纳入重大危机应对机制建设之中,更好地发挥保险业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问题答复: | 陈健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重视和关心保险行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保险业,是我区全面建设时尚都会区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重视保险业的发展,将保险工作作为民生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保险行业在番禺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管理、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凸显,保险工作亮点纷呈。 一、发挥保险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区经贸促进局作为保险业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保险业的发展,提升保险行业的整体形象,充分发挥保险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近年来,该局将有关保险单位归口经贸线管理,及时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及工作要求,组织保险单位参加区委全会、经济分析会、人大选举、金融总结会议等重要活动,就经济工作问题听取意见和建议;支持保险行业协会发展壮大,指导其开展和参与一系列有益的活动,如无偿献血、金融机构咨询日活动等,利用报纸、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保险行业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热心社会公益方面的做法,树立保险业健康向上的正面形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保险行业统计机制,依托保险行业协会每月统计保险行业运行数据,为本地经济提供金融数据支撑,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今后,我局建议区政府在涉及保险业的工作会议、活动中,将番禺区保险行业协会列入参加对象,同时在研究完善社会保障体制问题时,多听取保险部门意见的建议,更好地发挥保险业的作用。 二、发挥保险行业在保障民生和农村金融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一)大力推动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2009年以来,区经贸促进局牵头各镇街和人保财险番禺支公司积极推动政策性农房保险工作,将广东省惠农政策落到实处,采取“四个一”的工作措施,取得较好成效。几年来,区财政已承担政策性农房保险保费80多万元,为10万多户农户提供40亿元的风险保障。2013年,全区承保农户100980户,承保率达95.6%。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推广番禺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5年以来,区政府创立了以“地方政府主导,卫生部门监管、保险公司承办、信息化操作”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委托中国人寿保险广州市分公司经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等具体业务,实现了农民人人享有医疗保障的目标。8年多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主管部门的努力下,保险公司的群众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实现政府与企业双赢效益。2013年,我区参合人数523710人,募集资金合计2.4亿元,医疗费补偿支出累计6428万元。今后,我区将继续加强与保险公司合作,卫生行政部门将加强对有新农合等医疗保险资质的医疗机构的管理,规范医疗机构行为,保障新农合等医疗保险的安全运行。 (三)推广新农合村民意外伤害保险和农民补充养老保险,完善农村多层次保障体系。针对参加新农合的村民,会同南村镇、中国人寿番禺支公司推出新农合村民意外伤害保险”,目前,南村镇承保新农合村民意外伤害保险的村民17000人,承保风险保额近2.4亿元,保费23.7万元,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农民补充养老保险建议方案已制定,正在宣传推广。 (四)我区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工作,把开展政策性保险作为保障生产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由区农业局牵头,会同人保财险番禺支公司、相关镇街,已实施了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和政策性水产养殖保险试点。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由2011年下半年晚造开始实施,截至2012年底,全区3504农户参加投保,投保水稻面积12432亩,投保率为39.3%。区财政承担保险金额的20%,共计37296元。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由2007年开始实施,全区累计有24072头(次)母猪纳入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范围。2013年,我区率先开展政策性水产养殖保险试点工作,试办期为2年,区、镇(街)财政共补贴保险费的70%,并且明确区财政补贴暂不封顶,根据实际需要安排资金,原则上愿保尽保;参保对象条件为养殖面积在30亩以上的养殖户,目前试点工作正在展开。 今后,区农业局将继续积极与保险部门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同时建议:一是加快出台政策,把农业生产项目、农民生活项目和农产品供应项目纳入保险范围,创新保险管理模式和理赔方式,逐步建立起具有本地特色的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保障体系。二是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通过提高政府支付部分的投保金额增加理赔上限,同时由农民根据自身实际灵活决定投保金额,多投多赔,从而建立农业保险长效机制。三是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险种和范围,将蔬菜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 三、发挥保险行业在社会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针对各类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判决多、调解难的情况,区法院、区交警大队、区诉前联调工作室与保险行业协会四方共同建立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设立交通事故诉前联调工作室,“四方共建”的番禺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区政府的支持。 (二)为了维护番禺地区交通畅顺,避免因轻微交通事故未及时处理导致交通堵塞,区交警大队与保险行业协会在番禺设立快速理赔服务点,在全区范围内铺开快速处理交通事故理赔工作,提供保险理赔便民服务。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金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