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调整交通限制,降低空气污染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机动车排放对空气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汽车尾气已成为PM2.5产生的主要原因。近段时期,多个城市雾霾影响交通。当然,控制机动车数量、提高能源质量等是减少机动车污染的重要措施。然而,笔者以为,合理的交通指示,提高路面利用率、通过率,也不失为降低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学城道路的总体状况是人少车少路宽,但许多路面限速低于60公里/小时,甚至30公里/小时,降低路面的通过率、利用率事小,加大了城市污染事大。另外合计长度近1公里的生物岛隧道内是双车道,两车道之间的实线也大大降低了路面通过率、利用率,增加了污染,因隧道内的车辆除上下班高峰期外寥寥无几,在非高峰期,若入隧道时跟在车速较低的公交车后,因实线的原因只能慢慢跟行,而此时另一车道往往无车,由此增加的尾气排放实在不应该。若上述限速、实线是为了安全之故,我以为是用安全换污染,大学城的路面大部分地段和大部分时间都是人少车少,在少数地段和上下班高峰时段限速应该是可以达到安全目的的,目前的状况是超速案例非常多,试问大面积的超速是否与交通指示不合理有关系?建议相关部门广泛调研,提高大学城区域的限速,将隧道内实线改为虚线。通过提高道路通过率来降低污染。 |
问题答复: | 柴维斯代表: 您提出的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02号“关于调整交通限制,降低空气污染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大学城内道路的限速标准是由道路设计单位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结合大学城的总体规划而设定的,限速标志牌作为道路安全通行的必须设施在道路建设时已经按照道路设计的等级进行了设置,并非由交警部门设定。我局交警大队作为交通管理部门仅能针对现有的限速标准,提出意见和建议给规划部门作为修改道路限速的参考依据。 二、由于行政管辖区域的重新调整,今年4月开始,官洲隧道已经不属我区管辖。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