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4年 > 2014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 充分发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农村老人活动中心)的作用,提高老人护理和安老服务的建议
问题内容:

  由: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番禺乃至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独居老人、“半独居”老人(家人因上班等原因外出,每天有较长一段时间独居家中的老人)的安全和照料,亲人外出期间老人的照料及长期患病老年人的护理和安置问题突出,已经成为众多家庭的困扰。

目前,番禺区已经基本实现了“一镇街一所敬老院”,“一镇街至少一所社区服务中心”,每条村几乎都建有老人活动中心,老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通过观察和调查,我们发现仍有具体可以改进的地方。

(一)老人护理常识远未普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保姆和家人普遍未能掌握老人的护理知识和技巧,使护理工作“事倍功半”。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上门为老人做日常的检查和护理服务则相对较少,工作比较被动,社会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二)社区服务中心(农村老人活动中心)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虽然,我区社区服务中心的地址、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间等情况却鲜为人知,也少人问津。农村老人活动中心,大多只提供一个场所,较好的还提供一些麻将、桌球台等简单的设施,至于老人活动的质量如何则少人理会,未能真正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

 

  法:

(一)对广州地区的老人生活及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建立老人健康档案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与居委会(村委会)加强合作,深入老人的家庭了解老人的生活和健康状况,为每位老人建立动态的个人档案,为老人提供进一步的有针对性的优质服务做准备。

(二)充分发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作用,加强老人护理知识的宣传教育及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根据广州市政府的规划,“十二五”期间广州市养老体系目标是“9064”,即到201590%老人在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的支持下通过居家养老解决,6%左右的老年人可由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另外4%老人可入住养老机构。可见,90%的居家养老和6%的托老老人主要是由家人、保姆或家庭护理人员等非医疗护理专业人士的照料,如前所述,由于传统观念等原因,我区居家老人的比例应该更高。因此,普及老人的护理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应与居委会联合通过定期专题讲座、现场游戏活动等形式向老人及其家人、保姆及看护宣传教育正确的护理知识和健康生活习惯。对部分患病老人的家人和主要护理人员更应加强培训,作专业的指导,社区医生应定期对重点看护老人进行上门体检了解情况等跟踪服务。

政府对托老机构的人员更应该有严格的考核和管理,应要求其具有一定的资格证书并实施继续教育。

(三)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中心和农村老人活动中心的作用,开发甚至销售多样的护理服务,为老人及其家人解决实际困难。

根据市政府的上述规划约有6%老人由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但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青壮年参加工作学习的人数比例逐步增多,人们外出旅游等社会活动的时间将有所增加,将有更多家庭希望得到如日间托老、夜间托老甚至钟点托老等不同形式的服务,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发展形式多样的护理机构和服务种类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一是政府可以参照目前幼儿园和幼儿托管中心的管理办法,引入社会力量发展老人护理服务,而政府应制定标准、规范管理和监督检查的角色,既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又能确保老人得到适当的照料,又避免了老人思念亲人之苦。

二是发挥现有的社区服务中心作用,为老人及其家人解决实际困难。这是最直接见效的办法。既然我区每个镇街已经设置了社区服务中心,政府与服务公司或机构签订合同时就可以明确规定老人服务方面的内容,如一年或一个月要组织一次多大规模的老人活动,活动的内容和效果如何?又可以规定什么情况下可以短暂看护老人,是否收费,收多少费用等。

三是各村可以充分利用老人活动中心的场地和设施,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聘请专人负责老人活动中心的管理,定期组织策划如老人书法展、粤剧社团等有益于老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也可以组织“以老看老,以老护老”的活动,组织身体健康,仍有较强活动能力的老人帮助确实有短暂需要的家庭短暂照顾老人。

此外,普及“平安钟”的安装和服务也是保障老人安全的必要措施。

问题答复:

番禺区民政局对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

43提案的答复

 

曾瑞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充分发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农村老人活动中心)的作用,提高老人护理和安老服务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在对老人生活及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建立老人健康档案方面

截止2013年底,我区已经投入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48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11大项43小项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其中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以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为重点)及老年人健康管理等项目。全区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检查服务42832人次,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069034份,为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专档73291份,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检查42832人次,基本卫生医疗正向全社区覆盖。

二、在充分发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作用,加强护理知识宣传教育及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方面

在社区医疗建设的过程中,已开展健康查体服务,但仍存在部分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免费服务不信任的情况,而不愿意让医务人员入户建居民健康档案和随访服务,很多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不接受每年一次的免费健康体检和老年人保健健康教育。同时,个别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难以进入开展服务,阻碍基本医疗的上门服务。当然,随着今后老年人观念的逐步转变,社区免费医疗卫生服务项目的认知度逐步提高,将有利为老公共服务逐步广泛开展。

在加强护理知识及护理人员培训力度方面,以区福利院为培训基地,为敬老院对口培训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在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增设养老护理员免费培训课程,鼓励“4050”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引导其从事养老服务业。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社工,以及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加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大力实施“养老护理员培训工程”,计划到2015年,养老服务机构院长取得职业资质的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养老护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社会工作者占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比例达到5%

2013年我区共有镇街级养老护理人员185人,为养老护理人员培448人次,其中126得到护理员证,养老护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68.1%今后将能为我区养老服务整体水平上一新的台阶。

三、在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中心和农村老年人活动中心的作用方面

为进一步推进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高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我区从2009起全面启动居家养老工作,全区共设有1个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16个镇街级居家养老服务部。16个镇街居家养老服务部均以公办的运作模式,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大部分都设立在敬老院、星光老年之家、社区服务中心内,以便更好地利用资源,为镇街辖内的服务对象开展服务。目前,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为本区户籍城镇“三无”、农村“五保”老人等政府购买服务的六类对象,政府分别以每月400元、300元、200元向社会福利机构或非盈利性社会组织购买服务。2013年全年,我区平均共有居家养老服务对象312人,均享受以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等为主的政府购买服务,共计投入政府居家养老购买服务费用99.7万元。而对于社区服务中心自费开展的其它居家养老服务,还需逐步探索市场需求情况而开展。

关于农村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我区在2012年建成61个,2013年建成70个,今年在建46个,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全区177个行政村农村老年人活动中心全覆盖。每个农村活动中心均安排10万元作为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装修购买设备等费用,全区建设总经费达1770万元。目前,建成后的农村老年人活动站交由村集体组织管理,为确保活动中心能正常为老年服务,我区已转发农村老年人活动管理办法,工作指引等文件供参考,不定期抽查活动中心的开放时间,确保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下一步,您提到的管理办法将选取合适试点作为试行运营。同时,建成后组织镇街日间托老机构服务,结合社会工作服务,逐步将有关的社工服务延伸到农村老年活动中心

四、在平安通的普及安装和服务方面

截至20147月份,番禺区累计安装平安通用户1629户。据广州市随机电话访问情况显示,平安通使用满意情况良好,用户均对平安通服务质量无异议,用户每周至少一次能接到运营机构的电话回访,根据各运营机构提供的《广州市社区服务平安通项目运营情况统计表》,暂未发现有运营机构乱收费现象,亦未收到用户对收费方面的投诉。

目前,平安通的安装业务主要由广州阳光公司和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共同开展,用户类型分为政府终身资助用户、80周岁以上免费安装用户及自费用户三类。其中,政府终身资助用户包括:低保、低收入中的60岁以上的独居、双老老人;低保、低收入中的70岁以上老人和四级以上残疾老人;60岁以上的劳动模范;六级以上残疾军人以及革命烈士家属,此类用户首年费用及第二年起的各项使用费用(服务费20元及电话电信费30元)均由政府出资。对80周岁以上免费安装用户,首年费用由政府出资,第二年起的各项使用费用(服务费20元及按量计算的电话电信费)则由用户自行承担。对自费用户首次安装则需要向提供服务的公司一次性缴纳首年费用(含终端设备费、首年服务费)638元,第二年起的各项使用费用(服务费20元及按量计算的电话电信费)由用户自行承担。如发生客户拆机停用服务情况,重新安装需用户再次支付等同首次安装的服务费用。今后我区将结合农村老年人活动站点等基层老年服务站点的服务内容,探索平安通与基层老年人服务站点的对接模式,进一步拓宽平安通服务的服务面。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提高老人护理和安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