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4年 > 2014年提案
标 题: 关于扩建沙湾忠烈祠 建立抗战“番禺籍英烈”纪念馆的建议
问题内容:

  由:

沙湾乡“纪念抗战殉国烈士忠烈祠”为19471227日落成。1938年正值广州沦陷,番禺饱受日机轮番轰炸,沙湾水道饱受日寇浅水舰扫荡。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残杀我番禺民众。沙湾军民英勇抗日,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抗战胜利后,为纪念沙湾镇50多位在抗击侵华日军中牺牲及后来病故的烈士,将适园改为忠烈祠,设灵堂供奉殉国英烈,忠烈祠门口对联为:与河山不朽,为民族争存。供世代祭拜哀思,弘扬爱国精神。文革期间忠烈祠被毁。1996年沙湾镇政府选择了滴水岩“重建”忠烈祠,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列为“沙北村抗日烈士纪念碑”保护文物单位。

重建后“忠烈祠”有牌坊却不见有“祠”;没有殉国英烈的牌位,没有英烈名单和具体史实的记录;几级石级上了平台,就只有一个简易的墓,墓内埋着残存部分英烈的牌位,再无一物一碑以供后人悼念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由于建祠时缺少文物和史料整理,加上资金有限,殉国英烈名单缺失;已经没有多少沙湾人说的清楚这段伟大抗战卫国历史。这些记录抗日殉国军民热血的历史载体已离我们渐行渐远。

 

 

 

 

 

 

 

2014226,全国人大常委明确,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地侵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以立法形式确定9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并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5年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推动抗战殉国忠烈祠的修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番禺民革建议在现有忠烈祠内修建抗日战争殉国忠烈的纪念馆,供奉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殉国的英烈牌位,展示他们伟大卫国抗战史实,以供人们寄托哀思、不忘国耻。

问题答复:

番禺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对区政协十三届五次

会议第7号提案的答复

 

民革番禺总支: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扩建沙湾忠烈祠 建立抗战‘番禺籍英烈’纪念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忠烈祠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沙湾乡公所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抵抗日军而牺牲的21位沙湾本地英烈,选沙湾大巷涌路“适园”改建成的。解放后忠烈祠多次更改用途,并一度被拆除。1996年冬,沙湾镇政府选址滴水岩公园重建忠烈祠牌坊,以纪念先烈事迹。区文物办开展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忠烈祠牌坊为不可移动文物;2011年,区政府以“沙北村抗日烈士纪念碑”名称公布为番禺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在抗日战争时期,包括沙湾在内,番禺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英勇抗敌的事迹。明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你们提出的以“抗日战争”为主题,开展纪念先烈活动的提案非常切合时机,对后人也能起到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对于提案,我局会同沙湾镇政府经现场勘查及座谈,研究后,回复如下:

一、按原貌修复忠烈祠牌坊。忠烈祠牌坊现状较为简陋,风格不和谐,由麻石和瓷砖混合建成,现拟在原址按牌坊原来形制、材料重建,“修旧如旧”,回复旧时风格。

二、重建墓园。拆除墓园现在用瓷砖贴的花坛“衣冠冢”,改按40年代墓地风格重建烈士陵墓。

三、修补墓园后挡土墙。挡土墙现由石块砌成,结构不稳定,近期台风雨水多,已有部分墙坍塌,拟重新修补后土墙,加固墙体,防止倒塌,并在新墙体上雕刻抗日战争题材的浮雕,创设怀念先烈的环境。

四、另择地作为抗战纪念广场和纪念馆。提案中关于在忠烈祠牌坊后面半山建立纪念馆、在忠烈祠牌坊正前方草地建抗战纪念广场的可能性较小,一是按国家现行公园内林地、草地的用地政策,更改滴水岩公园的用地使用用途须逐级上报相关主管部门,审批程序繁复。二是根据实地勘查结果,忠烈祠牌坊和烈士“衣冠冢”本是依山而建,牌坊后面山势陡峭,建纪念馆在技术和资金上难度较高。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关于扩建沙湾忠烈祠建立抗战‘番禺籍英烈’纪念馆的建议”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