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4年 > 2014年提案
标 题: 关于加快实施我区公交换乘优惠和线路优化,提升公交通行效率的建议
问题内容:

  由:

近几年,我区居住人口不断增多,选择公交出行的市民与日剧增,我区公共交通部门至2013年底共开通日班线路(含地铁接驳线)120余条,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民基本交通出行的需要。但是公交线路的增加,仅仅属于“数量”的增长,而非“质量”服务水平提高。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交通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实惠快捷是群众选择出行方式的重要因素,也是检验公共交通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区公共交通线路远远没有做到快捷实惠。这也是为什么我区的“摩的”横行一直屡禁不绝,私家车主很少“弃私选公”的主要原因。

当前公共交通的主要问题如下:

1.乘客等车时间过长。经过对番禺公交线路发车间隔的分析我们发现,由于相当多线路车辆很少,造成发车间隔集中在1020分钟左右,部分线路尤其是同时存在长短线的长线线路发车间隔长达30分钟——60分钟。据区交通局数据资料显示只有1路车等少量线路发车间隔在5分钟以内。繁忙时段,加上交通拥堵等现象,市民等车时间过长,这是市民选择“摩的”出行的重要原因。

2. 公交线路设计不合理。由于我区中心城区被市桥河道分割,但是过河桥梁数量严重不够、道路狭窄、而且交通线路设置不够科学,多条公交线路繁忙路段,重叠站点多,尤其是西丽桥、市桥三桥、市桥大桥、大北路、光明北路、清河东路等桥梁路段通行公交线路重叠站点较多。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重叠线路多,加上绝大多数公交车辆属于大型车,车身长,进出站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另一方面由于重叠线路多,造成我区公交车辆资源不够优化,每条线路车辆有得仅仅是几辆车,发车频次长,造成市民等待时间过长,影响出行效率。

3. 重要交通枢纽连接线路设置不科学、行车时间过长。比如我区中心城区通往广州南站的公交线路线设置不科学,绕行站点过多,距离市桥中心城区直线距离不超13公里的,但一般行车时间都在1小时以上(如此时间,高铁已经可以从广州到湖南境内)。番禺广场是我区中心城区居民前往市中心的重要接驳枢纽,但是由于公交线路设计不科学、公交站点(科尔海悦酒店)距离地铁口长达150米,非常不方便市民出行,造成为数不少的市民出行都要选择一次以上换乘,才能够达到目的地。

通过对上海、南京、佛山等地实际考察,我们发现通过实行实施一定时间内换乘优惠,优化交通线路,鼓励市民通过以较低的价格多次换乘到达目的地,一方面在不大幅度增加公共交通投入情况下提高了通行效率,另一方面市民公共出行由于换乘优惠出行成本基本上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缩短了出行时间,提高了公共交通通行效率。

基于此,九三学社广州市番禺委员会针对我区情况,提出如下办法:

 

  法:

1.交通主管部门应该从思想认识公共交通的首要目的是服务市民,便捷出行,摒弃盈利化的思维方式。在与政府财力相匹配的情况下,要加大公共经费投入力度,并且要不断提升科学化的管理水平。

2.对于30-90分钟内换乘车辆的乘客给予折扣优惠。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应该规定在30分钟内二次以上换乘,享受3折优惠,60分钟内二次以上换乘享受5折优惠,90分钟内二次以上换乘享受7折优惠,这样既可以方便市民实惠出行,增强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又能够有效的避免市民为了节约出行费用拥挤在个别公交线路,并且可以缓解部分繁忙线路的客流压力,起到了客源分流的作用。

3.根据乘客数量进行线路类型划分。把我区公交线路划分主要线路、次要线路和补充线路。主要线路的发车间隔时间高峰发车间隔应低于5分钟(700-9001700-1900),其他发车间隔应低于10分钟。次要线路的发车间隔时间高峰发车间隔应低于8分钟(700-9001700-1900),其他发车间隔应低于13分钟。补充线路的发车间隔时间高峰发车间隔应低于10分钟(700-9001700-1900),其他发车间隔应低于15分钟。

4.优化我区公交线路。一方面在持续增加公交车辆投放和公交线路增加的同时,另一方面做好现有线路的优化调整,撤销大幅度重叠的交通线路和交通站点(除了主要的商业密集地和交通枢纽外),一方面可以将节约的车辆加密到其他线路中去,另一方面可以答复缩短市民的出行时间,引导市民公交出行。

5.以实施换乘优惠为基础,统筹考量,多管齐下改善交通。通过投放小巴、甚至水巴到不同类型的线路中去,优化现有公交线路,设置主要线路的快慢线(只停大站),结合二次以上换乘优惠,方便市民的出行,也有助于改善我区的交通拥堵。

小结:上述以换乘优惠为纽带结合优化线路以及投放小巴等多种形式是方便市民出行,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减缓交通拥堵,改善我区交通环境、居住环境、商业环境。
问题答复:

番禺区交通局对区政协十三届五次

会议第3号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番禺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实施我区公交换乘优惠和线路优化,提升公交通行效率”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在公共交通建设中做出了大量努力,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全面完成了区内客运班车线路的公交化改造工作,统一执行公交票价和老人、中小学生、残疾人优惠乘车政策,在全区范围内实行票价低、覆盖广、密度大、时段长的公交客运服务,区内公交线网布局日趋完善,与地铁、高铁等轨道交通的有机衔接基本实现,跨区公交、镇街公交、镇村公交三位一体的公交体系业已形成,城乡公共交通均等化发展有序深化。

此外,区内公交线路已从201311日起全面执行广州市统一的公交票价标准和优惠乘车政策,同时继续保留区公汽公司IC卡系统及现行优惠政策(仅限于该司属下线路使用),实行羊城通卡与番禺卡双卡并行使。2013年至20146月公交票价总优惠金额达1.3亿元,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更为实惠、便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鉴于广州市中心城区尚未实施一定时间内换乘优惠政策,且番禺区财政能力有限,因此暂时无法实施一定时间内换乘优惠政策。

20148月,我区印发了《番禺区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要求各有关部门完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公共交通发展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公共交通设施用地保障,加快推进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公交优先”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核心战略地位,促进城市交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目前,我区共有129条起讫点均在番禺区内的公交线路,其中大部分行经番禺区中心城区的线路高峰期发班间隔约为8-15分钟,行经周边郊区的线路高峰期发班间隔约为15-20分钟,现有班次基本可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由于城市公交具有时段性较强的特点,乘客集中在上下班客流高峰时段搭乘公交车,容易出现候车时间较长的情况。区内公交线路的运营公司已根据实际客流情况进行科学调度,合理加大上下班高峰期班次密度,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出行服务。

我局已委托编制单位对我区公交线网规划进行修编,内容包括现有公交线网设置科学性,公交车辆发班间隔以及公交线路配置运力的合理性等,下一步将根据实际出行需求,对相关线路进行进一步优化调整,更好地服务群众出行。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公共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