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5年 > 2015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加强我区抗战史迹的保护和利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问题内容:

理  由:

2015年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抗战进程的组成部分,发生在番禺的植地庄战役、沙湾水道阻击日本浅水舰,海鸥岛击毙百名日本兵、新造抗战等谱写了番禺抗战史诗的华彩乐章。我们理应牢记历史,牢记这些英勇抗战的前辈。因此,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时,建议加强作为历史最为真实和直观的物证的遗址、纪念碑等史迹和文物的保护利用,推进我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一、番禺抗战的简要情况

(一)新造抗战(1938年10月)

1938年10月28日日寇从水上登陆番禺县政府所在地新造并发动空袭,新造抗战诸烈士英勇抗战。为纪念抗日殉国英烈,建“二·一八抗战烈士纪念碑”。

(二)南村植地庄战役(1944年7月)

1938年10月29日日军在市头(今南村镇属)登陆,3000抗日群众英勇抗战。市桥米商蔡又成与黄子炎冲锋壮烈牺牲。1944年7月26日,植地庄战役,广游二大队浴血奋战。为纪念抗战烈士建“植地庄抗日战役纪念碑”。

(三)沙湾水道阻击战(1938年7-11月)

1938年7月27日日寇轰炸沙湾,“留芳堂”化为灰烬。11月7日,沙湾、西樵、大坳等地民众抗日自卫队阻击日寇浅水舰。为纪念沙湾20多位殉国英烈,建忠烈祠供奉殉国英烈。

(四)石楼海鸥岛伏击战(1938年10月)

1938年10月23日日军在石楼同兴围(今海鸥岛沙南村沙尾)沿海登陆,独立第九旅炸毁日军铁拖船,炸死日军100多人。

二、我区抗战史迹保护与利用现状

(一)现存抗战史迹的主要类型

番禺的主要抗战史迹有17处。主要分为四类:

1、抗击日军作战遗址。主要包括屏山一村郭氏大宗祠残留炮轰弹洞;莲花塔弹洞痕迹;吴氏十世祖祠日军枪弹遗址;沙路炮台遗址等;

2、游击队驻所遗址。主要包括抗日游击队广游二支队司令部旧址(陈氏宗祠);福涌潘氏宗祠等遗址;

3、重要抗日战争人物故居。主要包括大刀队黄啸侠故居;“航空救国”,在中国空军史上留下光辉一页的番禺大石的陈其伟、陈其光两兄弟故居。

4抗战纪念物及纪念建筑。主要包括沙湾忠烈祠;新造二·一八抗战烈士纪念碑;石楼镇的大岭革命烈士纪念亭,植地庄抗日战役纪念碑等。

我区与抗战有关的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类型

地点

保护级别

植地庄抗日

战役纪念碑

纪念建筑

番禺南村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植地庄珠江

纵队驻守旧址

纪念建筑

番禺南村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沙路炮台

抗战遗址

化龙镇沙亭村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游二支队

司令部旧址

驻所遗址

沙湾涌边村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莲花塔

纪念建筑

石楼镇莲花山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屏山一村

郭氏大宗祠

纪念建筑

石壁街

屏山一村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氏十世祖祠

纪念建筑

石基镇金山村

区政府登记保护

文物单位

赤岗陈氏大宗祠

纪念建筑

石楼镇赤岗村

区政府登记保护

文物单位

维采吴公祠

纪念建筑

石基镇金山村

区政府登记保护

文物单位

容菴梁公祠

纪念建筑

石基镇塱边村

区政府登记保护

文物单位

丹山黎氏宗祠

纪念建筑

市桥丹山村

区政府登记保护

文物单位

沙湾忠烈祠

墓葬

沙湾镇北村

滴水岩

区政府登记保护

文物单位

福涌潘氏宗祠

纪念建筑

沙湾镇福涌村

区政府登记保护

文物单位

大岭革命烈士

纪念亭

墓葬

石楼镇大岭村

区政府登记保护

文物单位

“大刀队”

黄啸侠故居

纪念建筑

石基镇莲塘村

区政府登记保护

文物单位

二·一八抗战

烈士纪念碑

墓葬

新造镇秀发村

区政府登记保护

文物单位

(二)我区现存史迹保护及利用现状

1、保护现状参差不齐、令人担忧。沙湾镇涌边村陈氏祖祠,是游击队第二支队独立一中队(简称独一中)队部旧址;福涌潘氏宗祠,则是广游二支队司令部旧址。其主梁长期浸水,屋顶浸泡损坏,墙体浸水长满青苔,需要尽快补漏修复。化龙沙路炮台遗迹,曾是重要战略要地,也是黄埔军校训练旧地,具有重要抗战纪念价值,但荒废经年,自然风化。

2、现存史迹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纪念建筑周边环境被破坏。沙湾忠烈祠,是广州地区唯一的忠烈祠,可惜荒废未能发挥作用。新造“二·一八抗战烈士纪念碑”因地处偏远,周边用地被侵占,墓园前空地被占用为临建厂房,破坏了庄严肃穆的纪念场所。

三、主要问题

(一)管理权限千差万别。我区抗战遗迹散布在各镇街和远郊,物权类型多样,有的是村镇集体用地,有的属于私人物业,有的分属区文广新局、区民政局等政府部门,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缺乏管理主体,难以进行抗战史迹的统筹和合理利用。

(二)经费匮乏。没有用于保护抗战史迹的专项费用,许多抗战遗迹还处于自然风化、任由侵蚀和遭人为破坏状态。

(三)重视不够。沙湾忠烈祠,2014年政协提案答复是修缮、恢复忠烈祠历史风貌,并建设抗战纪念碑,但至今无法落实,难以在今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发挥作用。

四、修复抗战史迹,丰富我区爱国教育基地的建议

抗战史迹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城市记忆,为了迎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加强我区抗战史迹的保护和建设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1、建议成立我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领导小组,系统开展抗战纪念工作和修复保护

建议由区政府牵头,由文广新局、财政局、民政局、规划局、园林局、旅游局等部门组建我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领导小组”,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建立长期机制,将抗日史迹的保护及利用推向常态化。

2、有规划地分批建设抗战爱国教育基地

分批建设爱国基地项目。(1)新造“二。一八”抗战纪念碑被菜地厂房包围,应重点完善墓区周边环境清理,形成较为完整的墓区空间,并以此为基础拓宽场地、建设抗战纪念公园;(2)化龙沙路炮台属于日军侵华罪证史迹,完全荒废,自然风化;应当修整山路,设置文物牌座,建成历史文物景区;(3)海鸥岛沿海是抗战中独九旅炸死100多名日本兵的重要战争原址;(4)沙湾河道左右两侧也分布抗击日寇、阻击日本浅水舰的作战遗址;(5)沙湾古镇附近也分布着数量众多的抗日游击队据点。应将抗日史迹纳入整体规划,在景点增加说明牌,让市民了解先烈们反抗外来入侵的事迹,成为番禺重要的抗战纪念场所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挖掘新的抗战纪念建筑、纪念场所

番禺还没有一座以抗战为主题的纪念馆。结合今年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的时机及李辅群生平,可依托现有的群园文物保护单位,建造番禺抗战纪念馆,收集全区抗战文物全面展示番禺抗战历史;举办有教育意义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展览,创设爱国主义氛围,来作为我区群众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课堂。

抗日战争史迹的保护与利用是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番禺人民抗战的重要见证。保护和利用这些抗战史迹,一方面缅怀先烈,牢记历史教训,弘扬民族大义;另一方面,对聚拢海峡两岸民心,完成统一祖国大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我们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问题答复:

民革番禺总支: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区抗战史迹的保护和利用 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我区对抗战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长效机制

(一)普查后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受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

我区非常重视对抗战史迹的保护,在番禺区历次文物、文化遗产普查中,将抗战史迹单列为一个专项,进行全区区域内地毡式的普查,普查结束后,将具有一定价值的抗战史迹,由区政府或区文广新局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截至最近一次番禺区文化遗产普查(2013年——2015年)为止,我区共有18处抗战不可移动文物,这些文物按照相关的文物法律法规进行保护。

(二)将抗战不可移动文物升级,加强加大保护力度。

区文物办根据抗战不可移动文物的价值高低,向上级文物部门申报升级抗战历史文物,不可移动文物级别越高,保护力度越大。目前,我区有1处(莲花塔)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3处(沙路炮台、植地庄抗日战役纪念碑、广游二支队司令部旧址)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处(松露小学)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13处番禺区登记保护文物。对文物价值高的抗战不可移动文物将在今明两年内继续申报升级。

(三)建立基层文物保护队伍保护文物。

根据《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2014年开始,我区建立一支136人的基层文物保护队伍,聘请镇街专职文物保护监督员、村居兼职文物保护信息员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每天巡视包括抗战不可移动文物在内的文物,保护文物安全。

二、我区设立番禺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修缮文物

根据《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2014年开始,设立番禺区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文物修缮等工作,广州市政府也给予大力支持,广州市政府也从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中给予大力支持,分别于2014年拨付484.1万元、2015年拨付666.7万元支持我区文物工作。我区根据《广州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番禺区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区内不同级别、不同产权(分国有和非国有,补助标准不同)的不可移动文物开展修缮工作。因抗战不可移动文物的重大意义,我区从去年已经将经费向抗战不可移动文物倾斜,同时向广州市争取资金,计划从2014年至2016年完成此类文物的修缮工程。

目前,我区梳理出7处本体存在不同程度残损的抗战不可移动文物,已经综合、具体分析这些文物的保存现状、权属等,根据文物修缮工程的高要求和繁杂程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实施修缮工作。

沙路炮台是18处抗战不可移动文物中,保存现状最差的一处。从2012年开始实地勘查并设计一期(兵岗)抢修方案,2013年抢修设计方案的编制完成并通过广州市专家评审,2014年完成施工单位招标工作,一期抢修工程中标造价129.5万,现已进入维修阶段,二期(马腰岗)工程已完成修缮设计方案招标工作,年内完成修缮设计方案的编制,明年施工。总工程造价拟为500万,全部在广州市财政和区财政中的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中支出。

松露小学的西侧附属建筑破损,从2014年开展修缮设计工作,今年初已拨付15万元维修经费,建设单位(村委)正在招投标着手修缮。

吴氏十世祖祠、黄啸侠旧宅计划年内完成修缮;广游二支队司令部旧址等3处文物年内完成修缮设计方案的编制,计划明年完成修缮工作。

三、我区正在加快建设抗战爱国教育基地的步伐

我区18处抗战不可移动文物中,有9处为区、镇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别为:植地庄珠江纵队驻守旧址、植地庄抗日战役纪念碑、沙北村抗日烈士纪念碑(忠烈祠)、广游二支队司令部旧址、福涌潘氏宗祠、大岭革命烈士纪念亭、番禺人民英雄纪念碑、二·一八抗战烈士纪念碑、松露小学。区文广新局根据文物保护和利用现状,计划今明两年对以下抗战不可移动文物进行重点打造。

(一)沙北村抗日烈士纪念碑(忠烈祠),区文广新局与沙湾镇政府相互配合,重点打造其为番禺区的抗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沙湾镇政府负责清理忠烈祠周边环境,移除忠烈祠前面的桃树林,恢复为草坪;在公园道路旁引入一条小径直通草坪及忠烈祠。区文广新局聘请有资质的文物设计公司,编制忠烈祠修缮设计方案,在现墓址上建立纪念碑,并刻上碑铭及烈士姓名。相关经费由番禺区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承担,沙湾镇给予支持。争取在明年清明节完成此项工作。改造完成后,在忠烈祠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定期组织在校学生、社会团体到教育基地学习,宣传沙湾抗日事迹,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二)二·一八抗战烈士纪念碑,已督促协调新造镇文体中心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周边环境的整理和保洁工作。

(三)沙路炮台如上文所述,目前正在进行一期抢修工程,抢修工程包括铺设上炮台的山道,工程完成后,开辟为我区文化旅游景点,化龙镇文体中心按程序申报其为爱国主义基地。炮台的文物保护牌因修缮原因,现存放于沙亭村委,工程完成后搬至沙路炮台,按要求放置好。

(四)海鸥岛、沙湾河道为抗战遗址的提法,区文物办正在调查,搜集相关证明资料,贵总支也可提供相关资料给文物办,如有详实资料再按照申报不可移动文物的程序,请文物专家论证是否列为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保护。

(五)沙湾古镇周边的抗战不可移动文物,由沙湾镇旅游公司统筹纳入古镇的抗战旅游路线,制作相应的抗战历史说明牌,方便群众了解本土的沙湾的抗战历史。

四、关于将群园开辟为番禺抗战纪念馆的意见

利用番禺区现有的抗战不可移动文物开辟为番禺抗战纪念馆,对培养我区学生及群众爱国主义情怀有很好的作用,但因为现使用单位提出的意见,群园暂不适合作为抗战纪念馆:

第一,群园建筑现为区老干部局使用,利用为区老干部活动中心,不适宜对外开放。群园两侧均是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所,如向公众开放,难以管理,影响老干部活动的安全及有序。

第二,群园建筑的现状、格局等不适宜作区级纪念馆。群园建筑是老旧建筑物,各楼层的房间、楼梯、走廊等空间较狭小,对公众开放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建议另择合适地点作为抗战纪念馆,更好地发挥爱国教育基地的作用。

非常感谢贵单位对我区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