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区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理 由: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狠抓宣传教育,狠抓源头管理,狠抓专项整治,狠抓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食品安全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在一些周边市区仍不时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而台湾地沟油事件的发酵又深深的碰触人们敏感的神经,这是由于食品安全涉及面广,关系每一个人健康。在目前监管体制下,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是食品源头污染令人担忧。目前,我区的部分种养殖户科技生产意识差,对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有的食品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为降低防治病虫害成本,大量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在生猪饲料中违法违规超量使用生长素、抗生素等激素药物,导致食品源头污染问题比较严重。 二是食品制假售假现象屡禁不止。我区的食品生产加工还有一些家庭式的小作坊,生产卫生环境较差,生产加工设备简陋,且以手工操作居多。有的企业不重视质量管理,甚至没有产品执行标准,存在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安全的理化卫生超标、食品添加剂超限量等突出问题。有的企业主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重视质量安全,在卫生条件改善方面资金投入较少,躲避或拒绝监督抽检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食品流通环节不够规范。目前,我区流动商贩送货越来越多,尤其是农城乡接合部的小卖部,基础条件差,经营者为图方便,经常都是批发流动摊贩的食品,进货质量难以保证。个别集贸市场肉类、熟食、糕点等食品露天经营、现场制作,污染严重,很难达到卫生标准。部分商店销售“三无”产品、过期、变质、霉烂食品的现象比较严重,许多散装食品超过保质期仍在出卖,严重威胁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是食品安全管理难度很大。尽管我区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区卫生、质监、工商等部门加大了对城镇食品安全的管理,加大了打击力度,但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难度依然很大。一方面是我区乡镇较多,线长面广,很难做到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一方面是流动摊贩难管理,不少学校门口、市场出入口都看到流动摊贩挑着担推着车高声叫卖,好不热闹,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办 法: 第一,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民心工程。民以食为天,保障食品卫生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区委、区政府要把实施“食品安全”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中之重来抓,把它列为区政府“民心工程”之一,每年都要召开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建设一个集流通、仓储、交易、会展、信息发布和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食品物流配送中心。要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督的责任,食品企业要加强自律,对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企业和相关负责人要依法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第二,加强食品安全的源头管理。质监部门要加强食品质量检测工作,严格把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原料质量关、食品添加剂关、生产环节关和出厂关,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的功能,对生产、销售食品的企业实行网格化管理,逐渐实行相关企业的进货、销售台账与相关的职能部门联网,实行实时监控。工商、卫生等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在食品安全生产销售的各个关口上做到职能互补,形成监管整体合力,推动食品安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加重视食品产地环境保护,更加关注种植养殖源头管理和污染治理。 第五,强化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进街镇、学校等活动,普及食品《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安全法律法规,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和食品安全意识,营造人人关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借助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的舆论监督。 第六,改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条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抓好食品安全执法队伍建设,加大食品安全的投入,改善食品安全执法的软、硬件装备,是提高执法效率、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建议区政府加大食品安全执法队伍的培训力度,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财政投入。为食品安全执法队伍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和执法交通工具。 |
问题答复: | 彭颖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区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严峻,事故屡有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多措并举推进该项工作向好发展,全区多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我局切实落实上级统筹部署,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是将食品安全纳入2015年番禺区十件民生实事。2015年,区委区政府一如既往地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将“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番禺区十件民生实事。年初,何汝诚区长主持召开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对全年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部署,强调要落实镇街、村居属地管理责任制,相关职能部门要落实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各项措施,增强食品药品安全企业责任意识,加强社会民众监督,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良好氛围。 三是加强食品(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农资打假工作,着力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体系。2013年至今,区农业局共出动执法人员4000多人次,检查农资店铺场所1330间次,确保每家农资经营店每年不少于4次;全区共建有1个平台,2个中心,3条村,4个基地,15各镇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即以“番禺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系统”为平台,以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动物药物残留检测中心为骨干,各镇(街)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点支干、主要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专业村为检测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测网络体系。开展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工作,建立并完善食品生产企业信用档案,夯实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基础。制定《2015年番禺区食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计划》,规范对辖区食品生产企业的日常检查及信息报送工作。 四是加大对食品安全案件的查处力度。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我局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食品、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的监管。今年上半年以来,针对春节、清明、五一、六一、端午节等重大节日专项行动,以及食用油、蚬肉、猪肉、大米、学校周边食品安全、学校食堂、登革热、禽流感、预防诺如病毒、风险隐患排查、烧卤熟肉、“毒竹笋”、问题豆制品学校食堂、集体食堂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保健品打“四非”、银杏叶、酒类打假等重点品种和环节等20多项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15236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54621间次,立案查处251件,涉案金额33.25万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4个,取缔无证经营场所38家,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3宗、线索5起。 五是建立食品安全预防和应急机制。目前,区食品事故应急机制已建立。区食安办印发《关于处理我区食物中毒事件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我区处理食品安全事故程序和部门职责分工。我局制定《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每年开展应急演练,强化执法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并从第三季度开始,将根据日常监管、案件处理、食品抽检和专项整治等情况,科学评估分析我区食品安全形势,形成预警信息并对外发布,提醒市民警示相关消费信息。 六是强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提升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我局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社会宣传工作。今年上半年,以“两报一台”为宣传阵地,以新《食品安全法》为契机,制作并播放“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蓝帽侠”等专题电视动画宣传片,受众达数十万;在番禺日报开辟食品安全宣传专栏,每周定时宣传;结合2015年食品安全宣传周、“12315消费者权益日”和“安全生产月”等主题,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社会行”、“食品安全进超市”、“食品安全校园行”等活动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共派发宣传资料2万余份;向区内餐饮单位发送禽流感防控、严禁亚硝酸盐等内容的手机短信8000条。最大限度利用各类资源拓宽宣传范围、扩大宣传影响,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和食品安全意识,营造人人关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