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提高大学城区服务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
问题内容: | 理 由: 广州大学城建成已第十一个年头,提出“广州大学城提升计划”也已两年多,应该说无论是环境改善还是社区配套都有较大改善,几十万驻城师生对这个原先偏僻荒凉、生活不便的“世外桃源”也越来越喜欢,越来越多的广州市民到大学城骑行或步行一日游。下面这两幅照片就记载了近日大学城姹紫嫣红的美丽春景: 华师校园 华师校道 不过大学城无论是环境卫生亦或配套服务也还存在不少提升的空间,主要有: 一、环境卫生问题 大学城还有不少卫生死角,那些非校园内的市场、垃圾站、河涌、下水道等与美丽的城区环境格格不入。主要问题有: 1、河涌治理不理想,下水道经常淤塞泛滥,记得去年林副区长曾专程在小谷围街道主持召开大学城管网整治的会议,后番禺水务局曾经让我配合联系学校做过管网方面的调研,但是提交报告后未见下文。 2、垃圾站周边垃圾乱堆,蚊蝇滋生,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3、小吃摊档随意摆卖,没有自来水,不仅食物卫生不能保证,还严重影响环境。相关内容的提案我去年已交过,但是改善不尽如人意。希望能划出食品专营区进行入室或固定摊档经营,做好规划、登记工作,定期抽查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情况,确保食品安全;鉴于学生消费能力有限,也可考虑给予小贩免税优惠,鼓励他们规范经营。 下面是近日拍的一些相关照片: 北亭市场 贝岗垃圾站 华工旁臭河涌 新天地市场旁 华师小吃摊档 二、子女上学问题 应该说这个问题对于驻城老师来讲反应最为激烈,现在驻城的老师大多为05年后入职的新人,他们都直接面临子女上学的现实问题。突出的问题有: 1、配套幼儿园名额太少,不足以解决驻城教师和楼盘业主的需求。小学自从广大附小招生后,情况大有改善,据街道提供的数字,2013年附小招收村民子弟42人,高校74人,楼盘10人,其他(机关事业单位)8人,合共134人;2014年招收村民子弟84人,高校138人,楼盘17人,其他(机关事业单位)20人,合共259人。但是09年后是驻城年轻教师的生育高峰,因此这几年他们的子女应学人数是逐年递增的,希望番禺区教育局每年招生前能提前预案,摸清人数,心中有底。 2、现在不少教师担心孩子初中没有地方上学,一是片区中唯一的广大附中是否能满足所有教师的需求?二是他们听说广大附中要迁回黄华路本部,因此产生不少焦虑情绪。 3、现在大学城北区又在建1500多套教师公租房,预计三年后交付使用,这么多的人数涌入,希望政府能首先解决基础教育的配套问题,即使不新建,也可以考虑将原先的一些村办学校改造提升,促成与名校合作办学。 三、 住房问题 1、目前大学城有在校生17万左右,教职工3万左右,然而配备的教师宿舍却严重不足,据各校提供数据总数约为2000套:中山大学280套,华南理工大学220套,广东工业大学450套(其中30套为高级人才住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58套,广州美术学院60套,星海音乐学院0套,广州大学216套,华南师范大学320套(2009年截止分配,周转困难),广东中医药大学237套,广东药学院110套(教师住房77套吗,其余为国际生宿舍)。目前各校均已没有富余宿舍可供分配使用。 2、大学城的住房当时是按照周转公寓建的,普遍质量不高,房内面积不大,然而刚毕业成家立业的年轻教师若没有家里帮助的话,基本是无力购买商住房的,老的人进去不出来,新人就根本进不去,例如华师自从2009年后就已经停止供应周转房了,新教师只能自己租房。俗话说:安居才能立业,那些寒窗苦读获得博士学位的知识分子,最后出来工作却居无定所,缺乏生存的尊严,这恐怕也是政府的责任!建议从改变大学城规划入手,提高土地利用率,少建高大上的高价商品楼,多建一些不同规格的公寓供老师们租用。 四、交通管理问题 1、出入不便,交通网络规划没有提前到位。随着大学城社区的成熟,驻城人数越来越多,不论是出城还是城内交通,都还有待改善。以B25为例,其拥挤状况一直为学生所诟病;番61路也是1小时一班,希望能考虑加密班次,尤其是上下班时间。 2、管理不到位,有些交通灯经常坏,有些交通灯设置不合理。车辆行驶比较随意,既有临近斑马线还高速行驶不避行人的,也有逆行的。大学城至今已发生过好几起车祸,行人有责任,车辆更有责任。城内平时很少看到交警,晚上则从来都没有。有老师戏谑说交警主要职责是去找违停车辆开罚单了! 3、摩托车太多,不仅车速快,噪音大,污染重,而且经常违章行驶,为何整个广州市禁摩,反而大学城内的主要载客工具是摩托车呢?希望能好好整治。 五、商业网点不够发达便利 1、大学城驻城老师普遍觉得生活不方便,菜市场少且都在城中村里,环境恶劣,路途较远,希望能就地利用校内超市开一些农超对接的商铺。 2、缺少大型的购物娱乐场所,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习惯于出城消费,对于几十万人口的商机而言,的确有些浪费。目前像新天地或广大商业中心等,基本是适合学生消费的,最好也能开设一些适合教师消费的购物场所。 |
问题答复: | 邵慧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大学城区服务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关于环境卫生问题 一是排水管网整治。按照市政府印发的《大学城提升计划工作方案》部署要求,大学城公共区域排水系统改造工程由市财政投入,番禺区水务局负责施工。截止目前,共更换、修复管网192段、长度约25公里,对全部河涌进行清淤并改造水闸11座,解决了公共排水管网管道的堵塞、淤积现状和大学城河涌异味、江水倒灌、内涝等水环境问题。根据分工,大学城校园红线范围内的管网整治工作由高校自行实施整治,据区水务局反映,目前部分高校校园内管网整治工作开展不彻底,有的只是修修补补,部分高校甚至至今尚未动工,导致部分河涌出现重复污染问题。 二是关于垃圾站卫生整治问题。按照区城管局要求,小谷围街多次组织卫生大清扫活动,特别是从1月25日至3月15日,共出动150人次清除卫生死角,清洗村内垃圾桶522个,清理明 渠暗沟200条;出动30人次,对街内2个垃圾压缩站开展大清理工作,各保留村垃圾收集点开展冲洗路面和垃圾桶工作。下一步,街爱卫办将加强对垃圾收集点环境卫生的监管,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蚊虫灭杀活动,为大学城师生和村民创造一个整洁的生活环境。 三是无证商贩乱摆卖问题。近两年来,随着大学城人口的不断增长,大批流动商贩不断涌入,“无证商贩乱摆卖”整治任务异常繁重。为此,小谷围街城管中队多措并举,加强作为,取得较好成效。第一是加强日常巡查。城管中队将大学城按地域分成了六个分队,实行分片负责制,每天都有队员对各片区进行巡查、劝导和教育,特别在学生上、下课的高峰期间,每天至少巡查三次以上。第二是常态化守点。针对在日常巡查中与小贩打游击的现状,制定了守点的方案,从2月底开始至今,中队每天两班倒,白天、晚上均派人到各点蹲守,每天坚持守到23:00点以后。第三是与高校共管共建。由中队执法队员和各高校校卫人员联合治理,统一守点、巡查,并将部分市政路段委托高校管理,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第四是积极开展联合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小谷围街先后组织城管、公安、交警、流管等相关部门联合执法达30多次,立案查处的乱摆卖384宗,暂扣人力三轮车、炉具、桌椅、广告牌等510多件,批评、教育、劝导近万人次,暂扣机动车120余台。 二、关于教育配套问题 经过近2年时间的建设和投入,目前大学城分别开办了广大附中初中班、广大附小和小谷围街中心幼儿园(大学小筑幼儿园也将于年内投入使用),目前可保障初中班12个、小学班36个、幼儿园班12个。其中,中、小学教育基本满足高校教职工子弟入学需求,幼儿园学位比较紧张,仍需摇号决定入学名额。从这两年招生情况看来,中、小、幼招生规模均呈递增趋势。此外,由于广大附中目前每年只开办4个初中班,至2019年广大附小第一批毕业学生(6个班)小升初时,将出现学位不足情况。经市教育局和番禺区政府联合调研和论证,按照大学城新一轮控规修编,以常住人口约3.5万人为基数,除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幼儿园2所(12个班)、小学1所(36个班)、初中1所(广大附中12个班)外,还需建设幼儿园2所(原规划26个班,后经市教育局与规划部门协商改为16个班)、小学1所(24个班)、初中1所(24个班)才能满足需求,全部项目完成约需1.65亿元。按照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市教育局起草了《广州大学城提升计划中小幼儿园建设项目方案》,明确由市财政局在市教育局部门预算的教育资金中安排建设资金,由番禺区负责建设新的小学、初中及北区的一所幼儿园,市住保办负责建设另一所幼儿园,但未在方案中明确建设时间表。鉴于大学城教育配套需求的紧迫性,大学城管委会已向市政府提出建议,提请市政府制定建设时间表,并督促市财政局尽快将建设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及时实施建设。 三、关于教师住房问题 按照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大学城未来将不再建设商品住宅楼,剩余住宅建设用地将主要用于科研用途或人才公寓建设。根据《大学城提升计划工作方案》工作任务要求,目前,大学城南、北区教师公共租赁住房已基本建成,正进行室内装修和园林绿化,预计9月底可以交楼,可为高校教师提供812套公租房,部分缓解大学城教师住房缺乏问题。经征求省教育厅和各高校意见,番禺区已制定该批公租房团租和物业管理方案。下一步,市政府和番禺区还将在大学城及其南岸地区建设多种类型的人才公寓以及教师公租房,以解决大学城教师及其他高级人才住宅问题。 四、关于交通管理问题 一是不断完善公交系统。经市民政局和大学城管委会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目前大学城道路更名和指路标识牌更换工作已全部完成。2013年,市交委牵头,实施了“442公交优化工程”,对大学城的公交布局及线路进行优化,并增开了部分车次。2014年7月,市交委和大学城管委会召集科学中心、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以及岭南印象园等驻岛单位,召开大学城公交系统提升座谈会,征求各部门意见,并再一次对大学城公交线路进行再次优化调整,相继增开、优化6条公交线路,现日均发车班次同比增加276班,客运量增加1.3万人次。下一步还将根据需求进行进一步调整。 二是严格整治“五类车”。大学城交警中队根据上级关于“五类车整治”的工作要求,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工作,对摩托车、超标电动自行车实行逢车必查,一律暂扣车辆。据统计,1-5月在大学城内共组织整治行动42次,联合派出所警力、城管中队在大学城开展“五类车”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警力840人次,设置执勤点84岗次,共查扣“五类车”864辆,行政拘留无证驾驶摩托车23人,有力打击了摩托车、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大学城交通秩序,违法上路的摩托车、电动车明显减少。下半年交警中队将继续加大“五类车”整治力度,严厉打击摩托车违章行驶、私自拉客行为。 五、关于商业网点布局问题 针对大学城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问题,大学城管委会和区经贸局共同制定了《大学城商业网点升级方案》,对大学城商业现状进行分析,对师生、居民需求进行调研,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商业发展规划。目前华润超市已经进驻商业南区的星汇文瀚商业住宅区,位于外环西路的雅乐轩酒店也已按期开业迎宾。接下来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补强:一是启动GOGO新天地商业广场二期建设,丰富消费行业种类,满足不同需求。该项目已纳入了番禺区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额4000万元,现正进入内部装修阶段。按规划,将增加电影院,大型超市等消费点,可满足此类消费需求类型。二是推动6.95公顷经济留用地置换和开发工作,规划建设一批商业设施。根据市政府关于妥善解决广州大学城征地拆迁遗留问题的实施意见,小谷围街将对置换的6.95公顷商业经营性用地进行开发,目前已制定了《广州大学城经济留用地商业策划方案》,规划了一批商业配套设施(含娱乐、购物、生活服务、餐饮、旅游、酒店等),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大学城商业网点不足问题,大大提高大学城商业功能的水平和档次。 非常感谢您对提高大学城区服务管理水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