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番禺区东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莲花山旅游区、海鸥岛、大岭历史文化名村等热门旅游景点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是广州市生态旅游的龙头。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游客前往番禺东部片区旅游,该片原有的城市规划、交通路网跟不上商旅发展的步伐,导致商旅产业向纵深发展的空间受到严重制约。因此,要真正盘活番禺东部片区商旅产业发展突围的棋局,需要从战略性角度考虑,推动莲花山片区旧城改造,切实改善莲花山片区交通状况,并多方面挖掘商旅发展潜力,促进番禺东部片区旅游向高端休闲旅游业方向发展。一、加快推动莲花山片区旧城改造莲花山片毗邻海鸥岛,区域内拥有莲花山旅游区、4条渔村以及莲花山中心渔港,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片区旅游规划起步较晚,道路规划设计标准较低,渔村规划整体布局先天不足,导致近年来莲花山旅游区及渔港经济区的发展受阻。旧城改造是解决莲花山片区交通拥堵问题的迫切需要。由于莲花山片区交通组织严重落后,道路狭窄,路网布局不合理,公路承载能力不足,导致旅游区一到节假日就出现堵车数公里的情况,成为番禺区乃至广州市节假日的交通“黑点”,不仅大大扫了市民游客的旅游兴致,更造成了居住在莲花山片及海鸥岛的群众出入相当不方便,给村民出行及日常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长期来看,推动旧城改造,扩宽改造主干道是彻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举措。旧城改造是推动渔港经济区发展的客观要求。莲花山中心渔港目前已完成200匹及400匹渔港码头建设,按照规划,下一步将启动渔港经济区建设,建成生态休闲渔业观光旅游区、水产中心区、物流交易区和特色渔业观光旅游区等4个特色区域,真正起到拉动渔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但目前已建成的码头只够作为渔船停泊及简易的水产交易区,要建设特色区域,必须对附近渔村建房进行改造腾空。另外,目前渔港码头对出的海滨大道路只有7-10米宽,且临近民居,作为连通中心渔港与外围道路的主干道,海滨大道承载力远远未能满足渔港经济区发展的需求,成为制约渔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推动渔港经济区建设,渔村的旧城改造是绕不过的一环。旧城改造是推动渔村摆脱贫困落后的有效途径。莲花山片4条渔村是经济发展缓慢村,缺乏土地,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来源大多依靠捕鱼及外出打工。近年来,区、镇两级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对渔村进行扶贫,但这种“输血”式扶贫不是渔村摆脱贫困落后的长久之策,只有变“输血”为“造血”,通过片区旧城改造,带动中心渔港经济区发展,扩展延伸渔港产业链,才能使渔村和渔民真正拥有经济支柱,有效改善渔村发展状况,提高渔民经济收入。二、切实解决莲花山片区节假日交通拥堵问题莲花山片区节假日交通拥堵问题由来已久,也是目前旅游区发展最亟需解决的难题。通过旧城改造疏通交通路网虽可彻底解决交通堵塞问题,但由于需时长、耗费大,没法在短时间内缓解莲花山节假日交通拥堵问题。短期来看,为切实解决该片区交通拥堵问题,应通过完善莲花山片区的交通组织,扩宽交通网络,完善停车场等交通措施,提高莲花山片的路网交通承载力。三、加快推动莲花山片区邮轮旅游业发展当前,我国邮轮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国内各个港口城市都积极布局邮轮经济产业。南沙区已计划在南沙游艇会和南沙客运港之间的地块打造国际“邮轮母港”,建成后将成为世界邮轮旅游航线的重要节点。而位于莲花山片的莲花山港毗邻南沙港,港口运营成熟,旅客资源丰富,因此,番禺东部也应借此契机发展邮轮业,进一步发展高端休闲度假旅游,挖掘番禺东部片区商旅发展潜力。办法:(一)建议政府从战略性的角度考虑,将莲花山片区的旧城改造纳入重要议程,逐步实施该片区的路网改造及渔村旧城改造。建议通过以下两个模式推动:一是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推动莲花山旅游区道路改造及渔村成片式旧城改造,解决制约莲花山旅游区及渔港经济区发展的道路交通及城镇布局问题。同时,结合渔港经济区的建设为渔村发展提供适当的物业,从而提高村的集体收入。二是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引入社会和企业资金参与旧城改造,提高莲花山片区旧城改造的效率,全方位推动渔港经济区商旅业发展。(二)建议尽快完善莲花山片区的交通组织,扩宽交通网络,完善停车场等交通措施,提高莲花山片的路网交通承载力。一是合理规划布局道路网络,尽快开通莲花大道。目前,番禺区正在修建莲花大道,该项目途经东环街、南村镇、石碁镇、石楼镇至东部快速干线止,项目开通后将大大缓解莲花山片区节假日的交通压力。但目前该项目进度慢,至今仍未有实质性进展。因此,建议加快莲花大道建设进度,确保早日通车惠及广大群众。二是完善石楼镇公共交通,将地铁延伸至莲花山旅游区。目前,石楼镇辖区内只有地铁四号线海傍站经过亚运城,该地铁站离莲花山旅游区尚有8公里距离。根据2015年11月市政府审议通过的《珠江江心岛保护规划工作方案》精神,海鸥岛原则上不再新增对外的道路、桥梁或轨道接入岛屿。在该背景下,建议地铁即使不延伸至海鸥岛,也应延伸至莲花山旅游区,为市民群众出游提供多种选择,缓解该片节假日的交通拥堵问题。三是完善基础交通设施,尽快建设大型停车场。目前莲花山旅游区节假日车流量达1.2万辆,但旅游区停车场只有2000个停车位,自驾车往往因为没有停车位而堵塞在旅游区外围。建议在莲花山旅游区北门选址建设大型停车场,引导自驾车游客从砺江桥前往莲花山旅游区,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游客则从西门路进入旅游区,从而分流西门路车流,缓解西门路交通阻塞现象。(三)建议在莲花山片区建设邮轮码头连通南沙邮轮母港码头,吸引更多游客前往莲花山港,增加莲花山片区的商机,培养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