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6年 > 2016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37 关于打造广东音乐旅游名镇的建议
问题内容:

理由:一、主要优势基础沙湾镇位于我区西部,面积37.45平方公里,是目前广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经过近年来建设推广,沙湾古镇无论是硬件配套建设,还是软件管理服务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为打造广东音乐旅游名镇创造了一些有利的条件。(一)沙湾镇旅游资源丰富。该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享誉南国。沙湾古镇历史街区位于沙湾镇中部,占地面积约为1050亩(70公顷),目前已开发首期(核心区)开发涉及面积约365亩(24.3公顷)。古镇内共有文物保护单位7处,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29处。建筑工艺制品上保存了大量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壁画等艺术精品,具有浓郁的岭南广府地区特色。自2012年正式启动以来,以留耕堂和清水井广场为重点的第一期旅游开发工程对外开放,建成沙湾宗祠文化展览馆(留耕堂)、何炳林院士纪念馆、广东音乐纪念馆(三稔厅)等展馆11个、家庭旅馆4家,推出旅游路线两条,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超360万人次。再加上龙湾峡湿地、紫泥堂文化产业园、滴水岩森林公园、宝墨园、南粤苑、珠宝产业园观光购物区等景点与古镇联动发展,在旅游业界产生较大影响。(二)古镇与音乐有一定的结合度。广东音乐作为沙湾古镇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元素之一,已经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目前正逐步开发利用和发扬光大,与古镇旅游项目有了初步的结合,2016年更是推出为期一年的“古镇光影秀”,将“雨打芭蕉”、“赛龙夺锦”等广东音乐的元素融合其中,大型广东音乐剧“沙湾往事”更是作为其中重要篇章。此外,游客还可以到沙湾广东音乐馆学习沙湾音乐的历史,听广东音乐的演奏,欣赏广东音乐作品,也可以到“三稔厅”领略广东音乐私伙局演出的魅力。(三)沙湾拥有浓厚的广东音乐氛围。广东音乐在沙湾拥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沙湾古镇有“沙湾广东音乐馆”、“三稔厅”和“何少霞故居”等作为广东音乐发源地的标志性旅游景点,还有一批活跃于演奏广东音乐舞台的老艺人。目前沙湾又有新的广东音乐“何氏三杰”,有粤剧私伙局的一批爱好者。他们平时在各自家里自娱自乐的玩音乐,又不时在沙湾广东音乐馆、三稔厅进行演出,同时,古镇内还拥有许许多多关于广东音乐创作历史、流行方式、传播面貌等方面的历史故事。二、主要存在问题就目前情况看,要更好的发展古镇旅游,在市场培育、人才培训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一)广东音乐创作人才缺乏。广东音乐作为一种小众音乐形式,虽然拥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因为流行区域不广泛,有关专业人才较少,尤其是教学和创作方面的人才非常少,缺乏新作品。在传承下一代方面做得也不够,目前只有在沙湾中心小学、育才小学开办一些兴趣班。(二)缺乏政府的引导。因为人们对广东音乐的认知度不深,广东音乐的展示平台还比较单一,音乐活动还停留在政府主导的一些公益性活动上,商业演出机会不多,市场化运作的条件不成熟,暂时很难寻找到商机,因此较少有民间资本投入。(三)宣传力度不够。政府对沙湾广东音乐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欠缺一个能够叫得响亮的广告宣传主题语。(四)关于广东音乐的旅游产品开发不足。有关广东音乐或者含有广东音乐元素的旅游产品开发很少,目前都是以一些音乐歌曲CD和书籍为主,其他相关的纪念品少之又少,没有发挥销售旅游产品与宣传旅游景点相互促进的效果。三、几点建议(一)与高校、艺术团体等合作。搭建平台,与艺术性院校合作,作为教育基地,合作开发、合作创作及推广,培养广东音乐人才。(二)政府加大投入。要发展沙湾古镇,培育沙湾作为广东音乐发源地的品牌,打造旅游音乐名镇,单靠沙湾镇的财力,短期内难以奏效,需要区政府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建议区政府从打造番禺旅游品牌角度出发,增加对沙湾古镇的资金投入。(三)加大宣传力度。古镇的知名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建议区政府在推进番禺旅游发展的计划中,整合我区旅游配套资源,加大对沙湾古镇、广东音乐之乡等旅游元素的宣传力度。(四)着力开发与音乐有关的纪念品。加紧开发一批具有广东音乐元素、有沙湾特色的旅游产品,如音乐盒、发音玩偶等,通过旅游产品销售,既带动经济效益,又推广沙湾特色,提高沙湾古镇景区知名度。(五)给予政策优惠。盘活古镇周边闲置的土地资源,完善古镇旅游配套设施,建议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优惠政策和办事绿色通道。

问题答复:

政协沙湾镇工作室:你们提出的“关于打造广东音乐旅游名镇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沙湾古镇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广东音乐、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长期以来,根植于古镇的广东音乐、沙湾飘色、醒狮、雕塑、兰花等传统民间文化艺术长盛不衰,体现岭南建筑艺术风格的水磨青砖墙、蚝壳墙、镬耳风火山墙、砖雕、灰塑、壁画等也有大面积存留。近年来,我区有关部门一直致力于挖掘和开发沙湾古镇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将沙湾古镇打造成为集历史、文化、商业于一体的旅游景区。一、已完成或正在推进的主要工作一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沙湾镇已成功申报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音乐)、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广东音乐),沙湾何氏广东音乐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沙湾镇共有3名广东音乐传承人(其中市级2人、区级1人)。此外,区文化职能部门联合沙湾镇邀请中山大学研究沙湾历史的权威学者对何少霞故居遗物进行分类整理,并交专业文献修复机构分批修复,目前已修复曲谱、手稿等核心部分。二是为广东音乐搭建宣传展示平台。2015年,沙湾广东音乐馆建成对外开放,为沙湾私伙局的定期演奏提供场所,成为当地私伙局活动交流基地,镇政府为此每年设立广东音乐专项扶持资金。近年来,沙湾镇曾承办广东省粤曲私伙局大赛、番禺区民俗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展示了广东音乐发源地的风采,也为私伙局的演出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三是收录出版《何氏三杰广东音乐精品集》。精品集由区文化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广东音乐曲艺团,从“何氏三杰”的广东音乐作品手稿中精选了20首,进行重新整理和配器,以岭南粤乐传统的演奏方式录制而成。其中,何与年的《窥妆》和何少霞的《吴宫戏水》两首曲目还是首次被收录出版。首发式当天,举办了广东音乐欣赏会,广东音乐曲艺团的演员们为现场近千名观众分别演奏了《雨打芭蕉》《午夜遥闻铁马声》《饿马摇铃》等10多首广东音乐名曲。精品集的顺利出版和音乐会的成功举办,为各界音乐爱好者提供了艺术交流的第一手资料,将为推动广东音乐曲艺的传承发展以及沙湾镇打造“广东音乐旅游名镇”产生积极作用。四是注重培养广东音乐后备人才。开展广东音乐进校园活动,沙湾镇育才小学、中心小学民乐队目前已培养了大量广东音乐后备人才,以80、90后为主的沙湾广东音乐研习社正茁壮成长。五是营造古镇音乐文化氛围。积极引进广东音乐元素的工作室和音乐爱好者在古镇内发展,现已有一批音乐室进驻到古镇并举办系列沙龙、活动。同时,与星海音乐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利用高校丰富的音乐艺术资源,共建地方特色艺术文化研究与实践基地、教育基地,创作沙湾音乐舞蹈精品,培养广东音乐艺术人才。六是加大对沙湾古镇保护和开发的力度,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根据《番禺区旅游总体规划》,沙湾古镇作为我区西部历史文化休闲旅游区的核心,通过整合沙湾古镇的人文建筑和民俗风情人文旅游资源,加快沙湾古镇的保护与开发进程,逐步将沙湾建设成为集休闲体验购物于一体、历史文化商业水乳交融的都市近效游憩商业旅游区。近几年,为做好沙湾古镇的保护工作,番禺区和沙湾镇政府共投入了9000多万元用于沙湾古镇的车陂街、安宁西街、留耕堂、鳌山古庙群、宝墨园、南粤苑等项目的修缮保护。同时,为了保护和弘扬沙湾的传统民间艺术,不定期举办了广东音乐、沙湾飘色、沙坑醒狮等民间文化艺术节和巡演,引起社会各界的争相观看和关注。七是加大沙湾古镇的宣传推广力度。一直以来,沙湾古镇作为“番禺新八景”、“番禺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对外进行重点宣传推介,其中广东音乐即作为沙湾古镇的一大亮点进行宣传。主要有:广州番禺旅游网、“广州番禺旅游”官方微信、微博以及《番禺旅游》季刊等自办媒介大力宣传推广沙湾古镇,并在《番禺旅游指南》、《番禺旅游图》及番禺旅游DVD等宣传资料中重点介绍;通过每年参加的广州国际旅游展、香港国际旅游展、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展览会以及今年4月国家旅游局举行的“美丽中国——2016内地旅游(港澳)嘉年华”等活动开展宣传,既有图片展示、文字介绍,也邀请广东音乐表演队在旅游节庆活动上进行表演;每周二与番禺日报合办的旅游版,不定期宣传沙湾古镇,2014年,我局与广州电视台联合拍摄制作并播出的20集旅游宣传片《美丽番禺行》,沙湾古镇作为重点拍摄区域进行宣传;通过节庆活动宣传推广沙湾古镇。在南番顺旅游联盟2016年中国旅游日主题宣传活动中,沙湾古镇作为“游绝美古村觅岭南风韵——南番顺古村游宣传推介”进行重点推介。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沙湾古镇的人气和知名度。二、下一阶段工作计划一是搭建广东音乐宣传展示的广阔平台。创作广东音乐主题的音乐、舞蹈等艺术作品,扩大宣传影响力;计划借助省、市、区资源,促使更多高规格的广东音乐主题展演、比赛落户沙湾;密切与顺德等珠三角地区的文化交流,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广东音乐旅游名镇。二是加大广东音乐研究推广力度。拟与高等院校或省、市、区相关文艺社团合作,举办沙湾广东音乐研讨会、在省、市级文博展览馆举办沙湾广东音乐专题展览,通过学术理论研究,实物、多媒体展示以及现场演出等多种形式,将传承发扬广东音乐的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开发与广东音乐有关的旅游产品。计划争取上级的资金和技术扶持,开发一批具有沙湾广东音乐元素的纪念品,如CD、音乐盒、钥匙环、明信片等。游客在游览古镇的同时,把具有沙湾何氏广东音乐特色的精美纪念品带回家。四是探索将广东音乐课程纳入中学特色教学。目前,广东音乐特色课程开设的对象多为小学生,初中、高中则没有开设广东音乐教学课程。下一步,有关职能部门计划探讨让广东音乐走进初中、高中校园的可行性,以保持音乐教育的连续性。五是继续做好广东音乐非遗保护工作。区文化职能部门将继续支持指导相关保护单位或传承人申报更高级别的代表性名录,继续协助做好何少霞手稿整理工作。六是继续推进沙湾古镇申创国家4A级景区的相关建设工作,争取今年内完成创建。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