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一是“天河二号”应用的水平偏低、资源利用率低。2015年10月16日,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在美国公布,“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连续第六度称雄。但在这华丽的数据背后,天河二号的实用性、效率却难令人满意。同时年耗电量约2亿度,每年电费超1亿元,如此规模的投入也提醒政府需重新审视这一“巨头”的利用问题。二是尚未形成发展大数据产业的高度共识。通过发展大数据来实施创新驱动,必须以全区上下高度共识为前提。但目前我区尚未形成发展大数据的共同意愿与动力,也缺少一个全局性的规划与平台支撑三是部门、行业壁垒造成大数据共享的诸多障碍。目前我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数据共享方面仍然面临诸多障碍,不同部门的数据之间缺乏互联互通,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数据的综合利用效益低。办法:第一,抓统一认识,形成发展大数据产业的高度共识。一方面,我区应重视“天河二号”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天河二号”为我区政府、企事业发展大数据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区政府应积极为市政府在“天河二号”的管理、经营、利用等方面出谋划策,将发挥“天河二号”发展大数据的理念纳入我市“十三五规划“中。另一方面,要强化大数据的宣传,通过各种方式的宣传推广,让社会各个领域、行业和阶层群体接触与了解大数据的新思维和新技术,为应用大数据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第二,抓顶层设计,围绕“天河二号”打造我区大数据环境。制定番禺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出台系列奖励和扶持的政策文件。选取我国大数据发展领先地区进行调研学习,吸收经验。利用超级计算中心,完善战略性基础设施和平台体系,有效推进“天河二号”的应用开发。依托“天河二号”的资源推动广州国际创新城的建设,引进一批云计算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第三,抓示范应用,推进大数据产业进入社会民生领域。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龙头在于应用,既要利用大数据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也要利用大数据产业推进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首先是推进大数据在我区政务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如应用“人像大数据”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应用“健康大数据”改善市民医疗保健水平,应用“交通大数据”提升道路通畅能力等等,通过大数据整合与集成应用,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提高政府预测预警能力以及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政务和公共服务效率并降低其运行成本;其次是推进大数据市场化应用,将大数据转化为经济效益,打造大数据交易中心,在允许的隐私保护条例下,让数据像土地、石油一样,“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根本性资源”;最后是选择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鼓励其应用大数据,落实企业在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主体地位,出台系列扶持和奖励的政策文件第四,抓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并举构建合理的大数据产业人才结构。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关键是人才。因此,要加快大数据分析人才培养,重点发挥广州大学城教育优势,实施教育培养计划,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通过和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搭建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最大限度改善创新人才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解决其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