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6年 > 2016年提案
标 题:67关于支持高新科技型企业持续创新发展建议
问题内容:

理由:番禺区的科技型企业在不同行业领域发展,这些企业有着技术含量较高、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够不断推出技术性新产品,并且大多有研发、生产、销售等方式占领市场。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经济力量。但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融资渠道、创新人才、可持续性发展平台不足等因素困扰。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下:1、高新技术企业相当一部分规模小,产品类型单一,在面临经济下行强者更强,弱者如不改变容易被淘汰,面对这种情况企业不掌握变革的方法?2、知识产权服务咨询、技术交易、代理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少。对新政策措施关注度减少。3、企业在各项技术研发过程中,因缺少部分仪器设备资源配套、公共实验室、代理收费实验室等,造成技术难以进一步开展。4、政府对大企业或重点企业关注,忽略了平衡中小微企业在项目上的支持,企业对相关政策信息滞后,延迟了利用政策优惠持续发展。5、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资金不足,无法新投入固定资产用于企业发展规模及研发上。6、人才缺乏。阻碍了企业发展创新型人才。7、虽然企业取得了高新企业,由于市场经济的下降,造成企业开工不足,渠道效益下滑,甚至是回到价格战,拖累企业正常发展。8、部分传统行业的企业,用创新技术在本行业发展,部门对该类企业了解不足,甚至以为企业尚停留在传统产品生产中。9、企业各项成本高,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得到财政支持力度小。10、获得高新的新企业希望在创新或企业再发展上得不到有效的服务协助,较难进入成长期阶段。办法:1、建立高新企业技术咨询中心或服务机构。大力协助企业在研发、政策、咨询、审批等服务,分类了解目前在我区各行业的高企科技创新、发展动态等进行分析,将创新成果作系列宣传,鼓励更多的企业投入产品科技创新。2、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引入各种例如:知识产权服务企业、技术交易服务中介、代理服务公司、银行金融服务机构等,可以简化各种资料申请等手续,以及可解决融资难,可用技术进行交易,用技术项目向银行申请融资,协助银企对接合作等提供服务的平台。3、由政府协助或出资或让有齐全大型的企业开放或建立公共实验室、代理收费实验室。协助企业在研发技术领域持续创新发展。4、支持科技型企业校企合作。组成辅助企业发展小组,负责联系各开展实验项目的院校,通过顾问、导师、或派员等方式到企业协助解决技术性问题的帮扶。以及可以促进校企技术科研合作。5、开展科研技术讲座、提高人才培训、传授新的经营管理和管理体制适应新时代改变。让更多的企业人员能提高技术水平、培养更多的产业工人,效率提高了,企业盈利了,工人收入多了,企业自然有资金投入新的产品中。6、对初创期科技企业了解他们所需。分部门定期跟进企业需求服务,通过提供政策信息、项目申报协助、知识产权申报等予以支持,扶持企业向成长期发展。7、加大对人才培养。开展获得高新企业的人才资料收集,对获得专业技术水平的高职人才建立人才库。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优先推荐各种人才支持计划。支持高级人才作为高校、学院实训及担任导师,并为微小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对获得高级职称证书的技术人才给予补贴补助。8、加大对中小微科技企业的扶持。支持中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购买服务等项目上,让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加速发展。9、定期走访技术性企业。了解科技人才的子女入学、家属随迁、企业技术发展的困难等调研。10、支持企业上市及新三板挂牌。组织企业利用资本市场上市培训及宣传,让更多的企业了解上市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提高企业上市的积极性。11、组成部门,对规模上、下企业分层分管,并定期跟进及掌握各企业每年在科研成果申报的项目、产品创新等信息,定期组织区内各中小科技企业参观交流,推动产业上下游合作。12、对番禺现有的不同行业的科技型企业,规划布局,对各企业的产业特点、行业领先水平及企业发展按种类、规模、自动化、智能化等信息掌握,定期走访发展动态。开展专栏,并能举办创新型赛事。13、加快企业的工业4.0。组织到先进企业先进国内外企业,参观交流、合作、智能化生产培育,提供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设备改进、技术应用、创新转型升级,提升我区科技型企业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综合所述,加大培育番禺区科技型企业数量,使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促进高新企业做强做专做精,支撑番禺区经济稳步发展!

问题答复:

彭木胜委员:您提出的“关于支持高新科技型企业持续创新发展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近年来,我区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数量,年度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各区第三;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储备量位居全市前列;我区连续4次(8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2015年,我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1家,同比新增25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10%,在全市各区排名第三。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约686.12亿元、税收约44.07亿元、从业人员数量达58710人。我区在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创新发展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一、完善科技扶持政策我区在原有《番禺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番禺节能科技园先行先试加快发展若干措施》、《广州市番禺区科技经费管理办法》、《广州市番禺区专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等扶持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出台了具有较高“含金量”的“1+11”的政策升级版,覆盖载体建设、企业融资、专利发展、人才培养等科技创新工作各领域;同时,参照广州市已出台的《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等“1+4”系列政策,结合区域人才发展实际,抓紧制定番禺区“1+4”人才扶持政策,进一步提升区域人才培育和服务水平。二、着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一是积极推进以番禺节能科技园为代表的科技园区建设。在园区设立综合服务中心和人才工作站,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政务服务和人才服务。2015年全区9大科技园共进驻中小科技型企业2200多家,年实现产值650多亿元。二是积极探索实施“一镇街一科技园”行动,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向高端、高质、高新的孵化器转型升级,形成“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完整孵化链条。制定出台了《番禺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办法》,通过孵化场地租金补贴、创新创业活动补助、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奖励等方式,支持孵化平台和入驻的中小微科技企业加速发展。目前,我区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全区孵化场地面积达78万平方米。在孵企业625家,累计孵化毕业企业186家。三是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充分发挥广州大学城科研和智力优势,建立由辖内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成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以及16个镇(街)与16所高校“1对1”深度协同创新、合作模式,为企业搭建联合研发平台,推动校地合作成果落地。2015年,我区举办广州大学城创新成果交易会,促成了一批优质项目对接落地。其中,广州优融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青年海归协会、广州市艺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家企业(单位)和盛景嘉盛母基金、英诺天使基金、零壹沃土基金等11支基金新入驻广州国际创新城,微软技术实践中心、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生物防治方法和“立体生态循环模式”等16个校企对接项目签约。2016年5月我区与广州市科创委等有关部门联合在广州大学城举办了“全国2016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项目对接暨科技成果发布会”,选取广东地区入选参展项目283项,广东地区之外的参展项目571项,技术与项目需求71项在会上进行展示对接,共有8个初步达成对接合作意向的优秀项目进行签约。另外,依托国际创新城,打造国际创新城发展平台,强化科技平台和新技术应用,依托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推动我区灯光音响、珠宝首饰、游戏动漫等传统产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三、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创新发展需要金融的强力推动。我区作为省内首个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区,始终坚持以“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推动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一是设立了政府引导“母基金”—总规模达10亿元(首期规模1亿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着力在万博商务区打造基金小镇,并先后成立了广州红土科信、广东中科白云、番禺创投基金等24家创业投资基金,基金管理规模达到125.8亿元。近期还将引进番禺健康产业引导基金、广州东方汇银基金、六禾引子火炬基金等14家创业股权投资基金落户,届时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将达到200亿元。二是由省、市、番禺区财政共同出资组建番禺首个“科技信贷风险池”于2013年初成立,由中国银行在省内设立的首家科技支行——中国银行番禺天安科技支行具体运营该资金。该支行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为企业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面向科技企业提供“减低贷款门槛、提高信用额度、简化贷款流程”的专业融资服务。该行累计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投放75户,投放金额近8亿元,其中8家获得风险投资;多家企业挂牌新三板。另外,截止到2016年7月30日,我区有38家企业进入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获得银行授信35633万元,位居全市第三。三是建立完善金融服务链条。区科工商信局在内设机构专门设立科技金融业务科(科技企业上市培育促进中心),统筹全区科技金融管理和解决企业上市中遇到的问题;引入了广州大学生创业研究院、美国风险投资学院中国分院、与银行金融机构共建科技金融服务团队等,构建起风险投资、融资担保、上市辅导、创业咨询、人才实训的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四、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一是拟组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加快构建我区创新生态系统,做好服务保障,我局拟组建“广州市番禺区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区域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创新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加强政策宣讲。通过联合广州市高企协会举办多场科技创新政策宣讲会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区企业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等各类科技创新扶持政策的“知晓率”。三是加强重点企业服务。对我区已纳入广东省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和科技创新小巨人培育库的企业进行重点跟进,提高企业申报的“成功率”;优先推荐重点企业纳入广州市创新标杆企业扶持范围,组织协调区宣传部门对重点企业进行宣传报道,优先推荐企业参与各类科技成果展览(博览)等活动;为重点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新三板挂牌和上市服务,促进企业加快迈向资本市场的步伐。2015年,区工商联与盛景网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密切合作,通过开展非公经济企业转型升级辅导,引导企业走挂牌新三板的融资发展道路。经过区工商联和盛景网联公司的共同努力,成功使广州市锐丰音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锐捷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并有广州市至润油脂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佶星雨动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截至2016年8月,我区已有10家企业上市,总市值折合人民币793亿元;35家企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总市值人民币72.45亿元,其中4家进入新三板创新层,7家为券商做市方式交易,11家企业通过定向增发融资5.18亿元。四是区人社局将重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纳入各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服务范围,切实帮助企业留住人才。近5年我区引进并办理入户各类人才732人。先后举办国资系统管理、珠宝企业工商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班,举办短缺工种、紧缺专业如珠宝首饰加工设计、机械加工、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等高技能人才培训班,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农业技术、民间艺术类研讨班。2014年承办了国家人社部立项的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工程《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创新》高级研修班。五年来,区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研修班828期,继续教育253966人次,发展了人才规模,提高了人才质量,较好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感谢您对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