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为贯彻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发挥广州大学城对于番禺区的创新引领作用,推动番禺区产业转型升级,2008年以来,番禺区先后与中山大学、广东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等一批高校合作,在广州大学城建立了数字家庭国家示范基地,集成电路国家示范基地、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2014年被国家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三大基地引进和孵化项目总数超过300家,并已引进培育了优蜜科技、女娲肥业、广州华大基因、华大锐护、新百泰、奥咨达等一批创新型企业,成为番禺区创新的重要引擎和辐射带动珠三角经济的重要力量。在几大基地创办初期,番禺区区属国有企业作为发起人股东,在平台建设、资源整合、服务体系建立和公司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起,国家大力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国家和省市区制定了多项有利于孵化器发展的政策措施,并鼓励不同所有制的孵化器一视同仁发展。民间资本不断向孵化器集聚,国内各种新型孵化器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民营孵化器以其机制灵活,务实、善于创新等特点,发展迅速,成为孵化器领域的中间力量。特别是广州市实施孵化器倍增计划以来,广州市和我区2015年前后引进的一批新型孵化器,多数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完善的孵化体系,专业的孵化队伍和配套的创投基金,形成了一整套“孵化+投资+产业整合”的产业生态体系,一些综合型科技园区也加快了建设孵化器的步伐,形成了“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产业发展链条。对比之下,我区三大国有孵化器在体制机制、投资配套功能、队伍建设和激励措施、孵化链条和资源投入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先发优势逐渐丧失,平台优势逐渐减弱,难以进一步提升孵化绩效,并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亟待进行改革,以进一步保持竞争优势和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孵化器是我区实施创新驱动和经济发展重要载体,具有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属性。其中,企业效益是前提,社会效益是最终目标。只有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实现孵化器的企业效益,孵化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孵化器最终的社会效益。目前,国内孵化器市场已经是高度竞争的市场。我区国有孵化器的改制,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国有孵化器的先发优势,确保国有孵化器未来的市场竞争力。改制后,国有孵化器做大做强的机会增大,企业效益增强,社会效益也会进一步扩大。加快国有孵化器改革,对于我区继续发挥广州大学城的创新引领优势,保持孵化器发展上的竞争优势,推动区属公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办法: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意见》和广东省《关于转发国务院关于发展国有混合所有制经济意见的通知》精神,建议:一)、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对区属国有孵化器实施混合所有制经济制定总体实施方案。二)、以资产总量最小、资产质量最好、孵化效益最好的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等孵化器为突破口,加快国有孵化器深化改革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步伐,通过引入实力强、信誉好、具优势的非国有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实现国有资本有序退出,和增加对孵化器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在统合品牌、管理、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战略协同、管理整合和文化融合,完善孵化器运营体系,建立包括“孵化器运营+投资+增值服务+相关业务拓展”在内的新型孵化业务体系和“机制市场化、队伍专业化、产业集聚化、服务集约化、孵化绩效化、园区规模化、平台国际化、品牌差异化、企业效益化、贡献多元化”,的现代孵化器发展模式,在巩固增强孵化器孵化绩效的同时,进一步壮大孵化器,提升孵化器的企业效益,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和孵化器的更大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