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6年 > 2016年提案
标 题:80关于广州大学城综合治理的建议
问题内容:

理由:一、交通方面的突出问题1、最近一年来大学城进出车辆成倍增加,官州隧道经常性塞车。大量社会车辆经过官州隧道进入大学城然后经过外环东路去往长洲岛或新化快速路,大学城外环东路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番禺去往市区的一个交通枢纽。而在外环东路和中环路之间正是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区和运动场。随着外环东路各种车辆的不断增加,借道过境大学城的外来社会车辆占了绝大多数,而进岛去大学城的师生车辆和相关职能部门车辆并不是大学城车辆增加的主要原因。2、路面老化严重:大学城已经建成10多年了,但由于车辆数量猛增,大型车辆高密度过境大学城,目前无论是中环路面还是外环路面尤其是外环路面破损严重,也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隐患。二、噪音污染1、由于以上原因造成的社会车辆无限制地进入大学城,长洲岛,新化快速(2014年12月开通)的车辆借道官洲隧道过境大学城外环东路去往其他地区,导致大学城的外环形同快速路,高速公路,成了与市区连接的交通要塞。尤其是大货车、大客车以及各种车辆大量增加,官洲隧道两头常常堵塞,喇叭声此起彼伏。外环东路星汇文翰教师小区和道路两旁的噪音,高达120分贝,平均达85分贝,打破大学城应有的宁静。2、大学城夜间飙车一族比较活跃,跑车、摩托车噪音污染大。三、治安形势严峻近年来,大学城内闲杂人员和过境车辆都在大量增加,城中村小旅馆比较多,社会治安方面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出现歹徒专门把的士司机带到大学城作案,女大学生被杀的恶性事件)。四、大学城的规划和定位问题目前,由于大学城设有科学馆、岭南印象园等科教、旅游景点,许多市民已将大学城看作一个旅游热门地,利用休息日去大学城游玩甚至在外环东路和中心湖地区搭帐篷。每到周末大学城人多车多,滴滴抢客,车辆随意转弯掉头,险象环生。大学城的定位本来是教学和科研,各校师生需要一个安全和安静的环境。大学城不是商业区,应该是科研和教学的安静场所,建议明确对大学城的城市功能定位,不宜过度开发大学城。办法:一、交通方面:1、限制社会外来车辆借道过境大学城,大量的外来车辆严重干扰了大学城的宁静,也造成了相应的事故隐患,同时借道过境大学城的车辆越多,人员越复杂,治安案件就会越多,会对师生心理造成影响。一是借道大学城外环去长洲岛车占了很大比例,建议能否另行开通一条长洲岛区广州市区的市政路,这样进出长洲岛的车辆就不要绕道大学城,包括工程厂、大客车、私家车、黄埔船厂的车以及长洲岛各景点的大型车辆。2、由于外环道路上车辆车速每小时高达80-100公里,建议大学城外环道路启用限速监控,全大学城限速60,沿途教师小区、教职工学生宿舍和居民小区500米范围内限速40,而且要切实严格执行该项规定,切实对超速车辆进行监控和处罚。3、建议将官州隧道再增加一个大学城内的出口,也就是将官州隧道再延长3-5公里,将另外一个出口设在内环,这样能有效减少从外环经中环到内环大学城内路面的车辆流量。而且该隧道如果能与将来的新造隧道大学城入口相贯通,就能切实减少和缓解地面上交通状况。否则等将来新造隧道一旦贯通,大学城内的交通状况不堪设想。4、对现有交通管制措施进行适当修改,打开仑头隧道出来转向中环路的出口,合理分流,科学规划线路,减少能源消耗。5、调整官州隧道出大学城的车流导向,使入岛车辆减少不必要的绕行,可直接选择进入中环。6、应尽快开通南沙港快速在雅居乐剑桥郡的高速出口,减轻新造轮渡交通压力。二、环保及噪音污染:将外环的红绿灯改为自助红绿灯。外环设置红绿灯,大型货车,重型特种车辆通过时,由于刹车和启动产生巨大的噪音,而外环的行人少,经常一天里仅两三个人过马路。二十四小时开红绿灯,浪费能源,污染环境,星汇文翰大院在交通高峰时,PM2.5高达135以上。三、生活服务类配套设施建设:1、充分利用高校内体育场地给岛民共享。2、建议改善一下大学城中大对面的贝岗肉菜市场卫生及环境,让老师没学生能食到新鲜卫生的食材,目前中大附近星汇文瀚小区也己逐渐变为成熟的生活小区,在它旁边的几栋老师宿舍楼也已落成,很快大量老师会搬进小区,但这里附近的贝岗市场的规模及环境卫生仍有待提高。3、在大学城中心湖公园与省中医院之间应增设停车位,其实因规划不足,周末或就医高峰的时候经常因车位不足,小车都乱停乱放。4、每所大学在外环路上几乎都有对应的公园,可惜都荒废了,而且无任何配套,应充分利用起来。5、晚上学生夜跑在内环路,因为原来的慢跑径已日久失修坑坑洼洼的,所以学生们都往内环公路上面跑,人车抢道问题非常突出,建议加强路面的维护。四、治安管理:1、加强岛内治安巡视,打击摩托车和野鸡车,还有夜间在外环和中环上的肆意飚车人员和车辆。2、城中村的无证小旅馆的安全治理。五、明晰大学城定位:建议明确大学城的教育功能,在交通规划、城市建设等方面注重侧重于功能的维护,以免走偏。

问题答复:

孙俊杰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广州大学城综合治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一、交通方面(一)关于限制车辆借道大学城外环路去长洲岛的问题。长洲岛不在番禺区内,管辖属黄埔区,其交通规划和建设由黄埔区相关部门处理。大学城道路为市政公共道路,无特殊原因不能限行。我委赞同您增建长洲岛至广州市区市政路的建议,适时会向广州市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二)关于大学城外环路启用限速监控的问题。大学城提升计划已有部署相关的工作,计划将外环路限速在60公里/小时,并在外环路华师路段、穗石村路段、南亭村路段启用超速电子警察抓拍设备。目前,交警八中队已加强对外环路的移动测速工作。(三)关于将官洲隧道再增加一个大学城内的出口,将另一个出口设置在内环路的建议。为保障占大学城人口总数80%以上的学生群体的安全,在对大学城的道路交通情况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市国土资源与规划委员会(原市规划局)制定了《广州大学城干道网络优化规划》,其核心思路是打造“内悠外快”的道路交通环境。中环以内,以人为本,打造内部交通的“宁静区”,弱化中环路、内环路机动车功能,提升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品质;中环以外,外环路和放射线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为机动车提供连续、快捷的交通环境。因此,若在官洲隧道再增加一个出口设置在内环路,将机动车引进内环路进行交通交换将会与原交通规划设计理念相悖。同样,若打开官洲隧道大学城中环路的出口,将机动车引进中环路进行交通交换亦然。(四)关于开通南沙港快速雅居东出入口问题。南沙港快速雅居乐出入口已纳入南大干线工程。南大干线已争取市资金支持,正在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编和项目选址意见书申报工作,建设进程将会加快。二、环保及噪音污染对于您建议将外环的红绿灯改为自助红绿灯的问题,据了解大学城辖区红绿灯设置是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经过专家论证的,不可以随意改动。对噪音污染问题,我委将再与相关部门沟通,加强整治工作。三、生活服务类配套设施建设(一)关于充分利用高校内体育场地给岛民共享问题。目前各高校内的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可分为以下3类:(1)在体育学院或体育部的领导下成立场馆中心,如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贸外语大学(广东外贸外语大学虽成立了场馆中心,但其管理是与物业公司协作管理);(2)由学校物业公司承包经营管理,如华南理工大学;(3)由体育部门和物业公司合作管理,如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这些体育场馆已不同程度的实现了有偿开放,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贸外语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的场馆已经对本校师生和社会实行有偿开放;只有小部分高校如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的场馆目前只对本校师生实行有偿开放,暂不对外开放。制约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对外共享的主要因素:(1)学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从校内的行政型管理,转变为向社会开放的经营性服务管理,涉及到观念问题、制度问题、涉及到开放时间、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和安全保卫等敏感问题,以及方方面面的权利与利益问题。这需要体育场馆管理部门与学校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如教务处、财务处、后勤处、综合办、保卫处等)协调解决,才能使体育场馆的对外有偿开放合理有序进行。(2)高校体育场馆不同于社会公共体育设施,它不是完全免费为大众服务,也不是以单纯获取利润为唯一目的;其根本功能是为体育教学和训练服务的,同时也是高校师生从事体育锻炼、开展体育活动和比赛的场所。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有偿开放必须在完成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前提下利用场地设施在空闲时段合理、有序地进行。因此,在开放时间上具有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实际操作的难度。今后,我委将积极配合各高校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探索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有序开放道路,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场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关于贝岗村肉菜市场卫生及环境问题。据我委了解,小谷围街爱卫办已安排专人打扫,并联合相关部门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共同参与环境卫生保洁工作。(三)关于大学城中心湖与省中医院之间增设车位问题。目前已制定计划在大学城国医东路适合路段增加约30个停车位,待经费到位后实施。国医西路是大学城西片最主要的放射线干道,环湖路经常举行群众性活动,该两处均不宜再增设停车位。(四)关于没有充分利用每所大学在外环路上对应公园的问题。外环路以外的公共绿化带是环绕整个大学城最外围的滨江绿化带,是大学城建设时同时打造的公共绿化区域,内有三个湿地公园,并不是每所大学都有对应的公园,其中,湾咀头湿地公园属于广州市野生雀鸟进城示范点,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管理,已计划2016年进行提升改造。余下的两个湿地公园由大学城市政管理所管理,在建设滨江绿化带时,带内并没设置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如洗手间、便民点、休闲区域。在大学城管委会从广州市重点办移交接收后,已分别在滨江绿化带建设了公用洗手间、便民自行车租用点等,区园林局已经计划对该两个湿地公园进行提升改造。为搞好滨江绿化带的建设,打造好绿化环境,于今年初,聘请专业公司,对滨江绿化带进行摸查,并编写调研报告,把滨江绿化带的情况,改造构思和建议上报给广州市政府,希望通过上级的支持,对大学城的滨江绿化带进行提升改造。(五)关于慢跑径路面维护问题。大学城建成至今已超过10年,人行道及自行车道已出现多处破损,但由于对人行道、自行车道进行全面摸查修复的费用较大,而大学城每年市政设施养护的费用十分有限,难以对所有破损的人行道及自行车道进行全面维修。今年,大学城管委会计划投入650万元对破损的机动车沥青路面进行修复,并计划在2017年的预算中向上级部门申请专项资金对全岛人行道及自行车道进行全面排查及维修。四、加强治安管理方面(一)关于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问题。已在辖区范围内落实立体化社会治安巡逻防控工作机制,并在重大活动安保期间启动“三、二、一”等级勤务响应。一是加强围堵封控工作。在生物岛隧道、南沙港快速路出入口、赤坎桥、小洲便桥等4个部位启动重点时段应急封控治安卡口勤务,从源头截断高危人员进入大学城。二是加强面上重点区域的防控工作。在贝岗新天地、北亭广场、广大商业中心、地铁4号线大学城南北站、中心湖设立巡逻盘查卡点,加大震慑力度。三是由社区民警带领村治安队进行巡逻,提高见警率,压减保留村内警情。四是加大视频监控巡查力度,安排专人对重点地段、重点时段进行巡查监控,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巡逻防控工作。五是最近成立一支24人的夜间巡逻组,专门对辖内重点部位、保留村进行机动巡逻。(二)关于出租屋小旅馆安全治理问题。为了切实做好保留村的租赁式经营单位管理,今年以来,小谷围街共开展租赁式经营单位专项整治行动12次,出动专项整治工作力量213人次,在专项整治行动中,依法取缔擅自经营未经公安机关允许的违规出租屋5间,对经营者作出行政处罚,其中行政拘留5人,警告教育17人。去年全年共取缔日租时租出租屋17间,警告教育56人。一是落实好专人负责日常管理措施。设置登记前台,并安排专人负责治安、消防、居住信息采集、登记、上报等日常管理工作;二是设立专门信息采集点。一律安装“广东省人口信息自助申报系统”,配备连接互联网的电脑及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实时、实名、实数登记或注销临住人员信息,做到“人来登记,人走注销”;三是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符合条件的必须安装门禁系统,视频监控必须覆盖单位的出入口、主要通道等重点部位,监控资料留存不少于30天;四是严禁使用旅业式招牌。一律不得使用旅店、旅馆、旅社、饭店、酒店、宾馆、大厦、招待所、度假村、山庄、疗养院、会所、接待站等旅业式招牌;五是每个房间必须配置灭火器,并按照床位数配置防毒面具等防火救生工具;六是房间内不得设置太空舱、住人阁楼、蜂巢式或两层以上的床位;七是房间内设有消防安全疏散示意图和警示标志,警示标志应当含有禁毒、禁赌、禁止卖淫嫖娼等内容和公安机关的举报电话;八是禁止出现住宿、仓储“二合一”现象。五、关于大学城的规划和定位问题广州大学城建设运行采取政府主导、集约建设的模式,从2003年1月开始,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整个城区的建设。现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入驻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广州市委、市政府和番禺区委、区政府,以及广州大学城管理委员会全力推进大学城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努力将广州大学城打造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教育之城、科技之城、生态之城、文化之城、体育之城和旅游之城。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大学城综合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