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6年 > 2016年提案
标 题:81大力扶持文艺社团 加快来穗人员融合
问题内容:

理由:我区有许多文艺社团,较有名气的有番禺星海合唱团、石基雁声歌舞队等,星海合唱团的成员分别来自番禺的各行各业,都有着深厚艺术基础及声乐知识,唱功了得,都是番禺音乐界的强者。团长及艺术总监更是国内著名音乐艺术家,星海合唱团多次在省市级、国家级、世界级的比赛及汇演中获奖。可以说是享誉海内外,番禺星海艺术节、星海合唱节等更由他们唱起了主角。石基雁声业余歌舞队成立于1999年,成员全部是来穗务工者,同时也是“石基镇外来工卡拉OK大赛”第1、2、3届的获奖选手。雁声歌舞队协助镇政府举办每年一届的“外来卡拉OK大赛”,其内容包括了宣传推广、报名、初赛、复赛、总决赛等活动的统筹及组织,负责台前幕后、司仪、评委甚至灯光音响的调试工作。同时每届的“石基镇外来工卡拉OK大赛”又成为雁声新队员的来源,以补充每年因工作调动及返乡等原因(离厂)离队的成员。雁声歌舞队与“石基外来卡拉OK大赛”相辅相成、共同成长。他们利用业余的时间进行排练及演出。从雁声成立初期的迎奥归颂升平文艺巡演至今,每年参与的送戏下乡演出不少于10场,历年节假日参加的石基镇广场文艺晚会、厂企慰问演出、应邀参加镇街交流演出、商家邀请的庆典活动等更是无数。雁声还多次代表番禺区参加省市的演出活动,如:“广州都市热浪文艺展演”、“广州市春节外来务工青年联欢会”、市总工会举办的“外来工歌唱大赛”、广州市优秀异地务工人员表彰大会暨迎春联欢会、广州/番禺美食节文艺表演、南粤幸福活动周等表演活动。公益慈善活动方面,雁声在筹备期间就参加98年的“特大水灾义演”。08年5月15日在石基举办“汶川震灾义演”筹得善款3万多。09年9月央视主持人撒贝宁采访了石基雁声歌舞队,分别在当月25、26日的央视一套及十二套节目中《今日说法》栏目“小撒印象”中播出。2012年《人民日报》在寻找农民工的“春天里”专栏就雁声歌舞队进行报道。雁声歌舞队成立至今累计入队人数260多人,目前核心队员保持在30人左右。累计演出近400场/次(其中专场演出200场),累计观众达60万人次。星海及雁声等艺术团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它们在社会的影响力及提升公众参与度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大力扶持文艺社团,有利于番禺一百多万来穗人员的融合;有利于他们在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区建设、公益扶危济困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办法:一、扶持引导文艺社团登记注册1.根据我区文艺社团的实际情况,降低其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门槛,简化登记备案程序。2.关注规模较小的社区社会组织,采取“同类合并”方式,即相同类别的几个文艺社团组织联合成一个规模较大的社团组织,为独立登记注册创造条件。3.优先扶持发展来穗人员文艺社团,以点带面,辐射全区,促进来穗人员溶合。二、实施公共财政基本支持1.一次性资助。对符合群众文化发展及有利于来穗人员融入的文艺社团组织,根据具体的评估情况,主管部门给予一次性的开办费资助。2.基本经费支持。根据文艺社团组织的实际运作及公益服务绩效等情况,在设备购置、办公场地等方面给予适当的资助。3.以奖代补。每年对成绩突出、公益服务效果明显及获得市级以上荣誉奖项的文艺社团,由政府主管部门给予适当的奖励,用于补贴工作经费。4.专项补贴。对送戏下乡活动、厂企联欢/慰问演出、文艺交流汇演等活动项目,政府视情况给予以专门的经费补助。三、大力推行购买社会服务1.加快职能转变,政府将原包揽的事务性、服务性工作转移出来,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2.向文艺社团开放更多公共资源和发展空间,将文艺社团可以办、能办好的公益性、服务性事项,有偿委托给文艺社团完成。如:五一、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文艺晚会,形成具体的项目委托文艺社团承办。四、发展广场群众文化加快来穗人员融合1.政府部门以镇街广场为载体除节假日外,定期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引导来穗人员积极参与。让广场文化成为联接来穗人员与本市户籍人员之间、政府与市民之间的纽带,促进来穗人员社会融合,丰富广大市民的业余生活。2.政府定期举办比赛或汇演活动。以广场为文化艺术的交流平台,让来自各行各业的文艺创作者及爱好者,在这个开放的舞台上尽情展示,相互交流、切磋。以催生出高素质的文艺队伍、高质量的文艺节目,打造番禺文化强区,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群众文化。

问题答复:

张毅委员:您提出的“大力扶持文艺社团加快来穗人员融合”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目前,全区登记在册的来穗人员128.1万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围绕“以人为本,和谐融入”的理念,不断创新和完善来穗人员服务管理体系,搭建平台,积极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探索来穗人员的社会融合体制机制。一是组建来穗人员艺术团队。如石碁镇“雁声歌舞队”组建于1999年,成员全部为来穗人员,成立至今累计入队人数260多人,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核心队员保持在30人左右。“雁声歌舞队”成立以来,除了协助石碁镇政府举办每年一届的“外来工卡拉OK大赛”外,还积极与本地文化队伍联合开展送戏下乡、下厂企、交流演出等活动,并多次代表镇、区参加省市演出活动,树立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也不断增强来穗人员的凝聚力。桥南街番奥社区艺术歌舞团成立于2015年6月,目前吸收发展了越来越多的来穗人员参加歌唱队、腰鼓队、舞蹈队、太极队。番奥社区通过整合社区资源,保障艺术团队的场地和资源,确保艺术团队训练有场地,活动有经费,演出有舞台,使来穗人员艺术歌舞团健康发展。目前,艺术歌舞团现有成员80人,其中来穗人员53人,占团员总数的66%。艺术歌舞团秉承“来自社区、服务社区”的宗旨,创作了不少反映社区生活、融合各地文化的文艺作品。二是打造来穗人员文化阵地。加大对镇(街)文体中心、文化广场以及各村(社区)小公园建设的投入力度,有条件的镇(街)升级改造文化广场,加强文化硬件设施的建设,并充分利用这些阵地为来穗人员及其子女提供免费、优质的同城化服务,以满足来穗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目前,番禺博物馆、区图书馆、区文化馆以及16个镇(街)文体服务中心和264个村(社区)文化室,已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可在开放时间内免费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三是丰富来穗人员文体活动。通过组织晚会、体育比赛、知识技能竞赛、专场电影播放、民间艺术交流等活动,为来穗人员提供才艺展示交流舞台,丰富了来穗人员的文娱生活,进一步提高了来穗人员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如石碁镇在春节、国庆、中秋等节日举办来穗人员融合专题晚会,每年举办一届来穗人员卡拉OK大赛、来穗人员趣味运动会等,着力丰富来穗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为他们搭建了树立自信、展现才华的舞台,也从中发掘了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民间文艺人才,为企业文化的打造找到了抓手;去年,番奥社区举办“来穗人员庆元旦文艺联欢会”,活动由番奥艺术歌舞团承办,从节目选定、服装道具等筹备和主持、表演、后勤等环节,都由歌舞团独立运作,有效提高了歌舞队沟通、协调、组织能力,促进了不同地方文化的交流,更加增强了来穗人员“主人翁”意识和对社区的归属感。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每年全区各级文化职能部门年均组织超过70多项1000多场次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11年以来,我区承办或举办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主要有:2012中国(广州)星海国际合唱锦标赛,“开心广场百姓舞台”——第二届广东省粤曲私伙局大赛,2015广东粤曲私伙局大赛,第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海内外粤剧社团大联展、“党旗飘扬幸福番禺”——番禺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艺大汇演,“党旗飘扬幸福番禺”——番禺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万人唱红歌合唱比赛,“共创文明城——万人同唱文明歌”暨“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番禺区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星海艺术节,番禺区首届、第二届青少年文化艺术季,番禺区2014星海合唱节等活动。2011年1月到2016年6月,我区累计放映农村数字电影14097场次,观众达233万人次,实现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下一阶段,我区将继续以创建“广州市来穗人员示范区”为契机,搭建各类交流平台,开展各类文化服务,不断满足来穗人员的精神生活需求,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来穗人员社会融合机制,增强来穗人员的归属感、融入感和幸福感。一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区文化职能部门将继续加强文化室管理工作,跟进免费WIFI试点,为有条件的村(社区)文化室免费安装WIFI,继续开展“活力文化室”创建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区来穗局将以当前在16个镇(街)建设来穗人员之家及村(居)和谐共融家园为契机,强调文体活动等功能场室的设置,如在南村镇试点打造的里仁洞村和谐共融家园,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规划有文艺活动室、书画室等文艺活动场室。二是扶持文艺社团的组建。立足社区,挖掘更多的来穗人员文艺社团,如广场舞团队、曲艺团队等。区文联将对文艺社团的申登记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安排专人负责协助。三是加大活动经费的投入。下拨专款,活跃文艺场室的运行模式,带动文艺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区文化职能部门将继续结合区内各项大型文艺活动的开展,探索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各类文艺社团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和发展空间。四是拓宽文艺活动的范畴。区文化部门计划结合星海艺术节、“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开展“送戏”“送展”“送电影”等活动,将优秀文艺节目送到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电影较为集中的基层和企业,极大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区来穗局将组织开展“情系禺山•梦圆番禺”——“来穗人员在番禺的故事”有奖征文活动及“可爱他乡是故乡”摄影比赛,展示来穗人员的文化素养,营造番禺建设书香社会的浓厚氛围,促进来穗人员文化融合。非常感谢您对我区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