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6年 > 2016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19 培育学习型禺商 打造创新型企业
问题内容:

理由:2016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了“十三五”时期的重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其中,“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被重点写入。新常态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区要以此为契机,强化创新引领作用,着力培育学习型禺商,引导禺商把学习型的生存方式,用于转型升级的具体实践中去,有效推动实体经济、本土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办法:1、增强企业创新内生动力。结合区工商联“禺商峰会”等品牌活动,组织企业家专题培训,讲解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对中国经济发展走势的影响,使企业家们充分认识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自觉加强在市场竞争中的科学、准确研判。定期开展企业家学习交流、研讨座谈活动,分享创新创业、品牌创建、经营管理、资产运作等方面心得,及时沟通国内外动态资讯,尤其在关键决策、经营思路上形成碰撞和交流,激发本土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热情,促进企业家在更高平台上积蓄改革创新动力,寻求更大发展空间。2、搭建禺商分享交流平台。引进或建设一批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引导新产业、新业态集聚加快发展,着力打造禺商智享平台,加快形成一个创新聚集的物理空间和交流平台,全面展示企业创新转型的成果,通过学习推广带动更多的传统企业积极投身战略、思维与管理创新。搭建企业家在线学习平台,邀请知名企业家在线解答区内企业家的思想困惑,以互联网思维、免费平台策略和开放合作的态度,建立起多方共赢生态圈,促进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分享,突破成长发展的“天花板”,形成良好的竞争、合作、进取氛围。3、学习推广“互联网+”模式。建立创新价值导向,指导企业家推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思维对接。进一步整合区内的各种孵化与服务资源,在天安科技园、清华科技园、华创科技园、岭南电商园、淘商城等产业园区探索建设互联网产业集中区、互联网产业孵化器。推进以数据开放换项目、以平台建设招项目、以投资模式创新引项目,发展“互联网+”产业。组织企业家走访考察孵化器、科技园区及创新企业等,学习借鉴先进的园区建设模式,高效集聚创新要素,助推技术对接和品牌、产品引进,努力拓展中高端市场,不断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4、激发企业转型升级干劲。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因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趋势,充分挖掘潜在需求,与科技成果结合,形成新科技项目,培育一批细分行业“单打冠军”。支持和扶持区内符合条件的传统企业参与企业转型升级辅导,用足用活专项经费,从企业运营、管理、技术提升、市场开拓等多方面提供诊断辅导服务,加强创新与科技、金融、产业等关键创新要素融合发展,推动创新机构与本地企业精准对接。宣传好锐捷消防、好友实业、佶星雨动漫、智慧农业等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成功转型范本,增强传统企业推进创新改革的勇气和魄力。5、鼓励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引导企业家认识资本运作战略的重要性,鼓励优秀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突破区域限制“走出去”,通过上市参与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共享,同时将产品和服务打入国际市场,充分整合外部资源,加快走上“品牌+资本运作”模式快车道,实现创新跨越发展。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拓宽投融资渠道,培育一批天使投资人和创业投资机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更加健全,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聚集创投机构、金融机构聚集番禺,加快推动天使投资、VC投资发展,丰富企业创新创业募集资金渠道。6、营造协同创新良好氛围。整合优势平台资源,组织形式多样的商务合作洽谈、项目路演推介会,集中展示民营企业的创新研发产品,促进供需双方信息交流,拓展创新视野,拓宽合作平台,让创新成果更好更快地进入市场、创造价值。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合作,实现创新资源的开放性、市场化流动配置,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创业格局。提升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促进创新技术孵化,形成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品牌创建。

问题答复:

区工商联:你们提出的关于“培育学习型禺商打造创新型企业”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近年来,区科工商信局积极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创新驱动工作部署,按照“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市场导向和特色导向”基本工作思路,推动科技与产业、平台、金融、人才、知识产权、民生、国际合作等领域相结合,着力于创新政策宣传、服务平台搭建、“互联网+”模式推广、资本市场对接,培养学习型禺商,打造创新型企业,取得较好成效。一、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培训,努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微博、工作Q群、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各级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广州市“1+4”产业领军人才政策。加强与企业的互动,每年邀请广州市科技专家为企业讲解最新的科技政策,定期深入园区举办企业座谈会,让企业家做创新创业、经营管理、资产运作等方面经验分享,协调企业需解决的问题。今年,组织区内企业家参加区重点企业人才项目申报辅导会,鼓励我区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做出卓越贡献的企业家、高管、高端人才团队等申报专项;举办第五届创新创业大赛培训动员会议2场,培训企业近400家,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二、搭建企业服务平台,培育壮大科技企业依托九大科技园区、行业协会、镇街商会等,搭建科技服务平台,促进交流、对接和合作。立足高新技术企业,按照“多中选好、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遴选一批增长性好、创新发展前景广阔的科技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鼓励重点培育企业积极与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切实有效促进产学研合作深度开展和重要领域公共技术攻关及科技平台资源共享。今年,区科工商信局组织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六矽众创空间、华多(YY)科技、有米科技、巨杉软件等优秀企业参加第20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促进重点软件园区及优秀企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举办了“全国2016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项目对接暨科技成果发布会”,促进广东内外地区近千个入选参展项目在会上进行展示对接,促进企业与多所高校签订成果转化及平台共建协议。三、推广“互联网+”模式,促进电子商务新业态区科工商信局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电子商务扶持政策,对电子商务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进行扶持。在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中选取试点企业,支持企业发展B&C、O2O等商业模式,推动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在南站商务区建设大型跨境电子商务直购直销体验中心,并加快岭南海淘、荔购﹒番禺跨境商品直购体验中心、“卡奔优品”等跨境电子商务项目和平台发展。区发改部门已将鼓励发展“互联网+”新业态,在各产业园区探索建设互联网产业集中区、互联网产业孵化器,推进以数据开放换项目、以平台建设招项目、以投资模式创新引项目等内容纳入《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区科工商信局牵头制订《广州市番禺区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5-2017年)》,明确我区工业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支持广汽自主品牌产业基地等区内先进制造企业发展,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发展低碳节能产业,优化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引导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型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计划项目、企业研发机构等资质认定,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2015年共推荐579个项目申报上级资金扶持,167个项目获扶持14000多万元,区科技经费对企业研发费用实施后补助4000多万元,切实提升了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和科技经费使用效率。五、鼓励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我区是省内首个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区。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近年来区科工商信局相继推动成立省内首家科技支行,设立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进红土科信、英诺基金、中科白云等风投创投机构,全区累计注册创业投资基金24支。积极调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为企业打造金融产品,加大科技信贷支持。大力培育企业上市和挂牌新三板,截至目前,我区主板上市企业1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5家、拟上市企业25家、拟挂牌新三板企业79家。区发改部门正委托专业机构开展万博商务区打造华南财富管理中心总体实施方案、万博基金小镇业态及功能规划,拟出台万博基金小镇扶持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创业投资企业入驻。六、着力完善科技扶持政策,营造协同创新良好氛围在原有《番禺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番禺节能科技园先行先试加快发展若干措施》、《广州市番禺区专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等扶持政策措施的基础上,2015年出台了具有较高“含金量”的“1+11”科技创新发展扶持政策及《番禺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我区创新创业扶持力度。为营造人才创新创业良好环境,我区正在制定番禺区“1+4”产业人才系列政策,推动校地协同创新,建设独立的产学研平台,实施大学城“青蓝计划”,扶持企业建设创新创业平台,促进大学城各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发挥广州大学城的人才高地优势,推动成立大学城高校联盟,建立16个镇街与16所高校“1对1”深度协同创新、合作共建模式,定期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大学生创业。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