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广州是一个流动人口众多的特大城市,随子女来穗生活的外地老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很多外地老人退休后,从家乡来到广州,帮助子女带小孩,他们长期生活、居住在广州市内,但由于户籍不在广州,一直无法享受“广州市老年人优待证”的长者乘车优惠、免费健康体检等福利和公共服务,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强。2013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出台,除规定老人亲属要常回家看看以外,也提到“对常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外埠老年人给予同等优待”。反观其他城市,在保障外埠老年人权益方面走得比广州更前。北京市从今年7月起,符合条件的外埠老人,可以向自己居住的小区居委会或者村委会提出申请,办理老人优待证、优待卡,享受免费乘公交、免费逛公园等9项优待措施。深圳市从2007年起公交地铁免费政策就对非户籍老人群体开放,2010年开始非本地户籍老人可申请《深圳市敬老优待证》,持证可享受免费进公园、旅游景区、文化场所,免费使用公共体育场所设施、公厕,看病挂号费半价优惠、法律援助机构优先给予免费援助等福利。2016年1月4日,广州市出台《广州市来穗人员融合行动计划(2016-2020年)》,计划用5年时间稳步有序地全面推动来穗人员在人文关怀、思想认同、心理悦纳、政治参与、乐业奉献等领域的全方位社会融合,有效促进来穗人员“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老人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外来人员来说家中老人能否随他们来穗也是他们考虑是否在广州发展的重要因素。但行动计划没有把随子女来穗的外地老人所享受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纳入保障计划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来穗人员融入广州的力度。因此,在政府力促来穗人员融入广州的大背景下,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障长期居住在广州的外来长者可享受与广州本地长者一样的乘车优惠及免费健康体检服务等福利,以彰显一视同仁和关爱老年人,以及开放、包容的广州大都市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