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母乳是宝宝最自然健康的完美食物,没有任何人造食品可以与母乳相提并论。然而,大多数母亲每天在外奔忙,想要腾出时间或者找到空间来进行母乳喂养却几乎成了一种奢望。“母爱10平方”活动,致力于为更多选择母乳喂养的母亲和家庭提供支持。在公共场所设立一间小小的母乳喂养室,或许仅需小小的10平方,就可以让哺乳期妈妈们有尊严的、安全的、放心的行使一个做母亲的权利。一、国内母乳喂养室的现状1.相关法规出台多年,我国的内地公共哺乳室仍然稀有。1993年卫生部、劳动部、人事部、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联合下发《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该规定第12条第5款规定,“有哺乳婴儿5名以上的单位,应逐步建立哺育室”。2012年国务院通过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第10条规定,鼓励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母乳喂养室。屡次修订的《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中,仅使用了“女职工人数较多”、“鼓励单位建立”等较宽松的字眼予以要求,将公共母乳喂养室的建立仅仅局限在一种“需要”,并没有将母乳喂养室的建设提升到公共文明、公共发展以及公共责任的高度。而这一规定的约束对象仅局限于企事业单位,并未将公共场所设施纳入其中。目前,我国对公共场所建立母乳喂养室的法律法规仍是空白。2.现实的困境:大多数妈妈和爸爸了解到母乳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很重要,但是,妈妈每天在外奔忙,想要腾出时间,或者找到空间来进行母乳喂养,几乎成了一种奢望。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1.一个上午在开会,实在找不到地方了,厕所里又漏风好冷,无奈向做卫生的阿姨求助,阿姨告诉我楼上503教室可以进,还不错,一间有阳光的屋子,舒服的吸了两次奶。2.在拥挤的大街上,孩子饿了需要喂奶,但路边的凳子都是没有遮挡的,风大尘大,还经常有人吸烟,电话亭有人打电话,商场没有合适的空间,只能赶回家去…。3.做背奶妈妈很辛苦,很尴尬,公司到处有监控,挤奶还要打伞。3.调查结果:93%的企业单位仍没有配备母乳喂养室。导致职场妈妈的挤奶场所只能做出如下选择:选择卫生间47%,选择办公室23%,选择储藏室22%,选择会议室14%。公共场所母乳喂养室同样稀少,一项对2390人进行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92.8%的人表示,自已周围的公共场所少有专门的哺乳室。75.2%受访者表示当下女性在外哺乳遭遇尴尬情景较多,84.1%的受方者认为公共场所有必要设立专门哺乳室。调查认为公共场所需增加专门母乳喂养室的场所排序,首选“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占86.3%;其次是“商场、超市,占83.4%;排在第三位的是“医院候诊厅”。其他场所还包括“公园64.1%”、“工作单位地点42.1%等。据了解,目前国内一线城市的机场及火车站内多数已经配备母乳喂养室,但母乳喂养室的管理仍有上升空间。而超市、公园等公共设施中仍鲜见母乳喂养室。二、设立母乳喂养室的重要性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亲的奶水喂养自己孩子的方式。研究表明,母乳中含有热能、蛋白质、脂肪、钙和铁,及维生素等,是婴儿生长发育的最佳选择;同时对母亲产后恢复及预防乳腺、子宫等疾病有很好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可以持续到出生后2岁。但现实中要在公共的地方找到哺乳室非常困难。2013年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共同发起和主办的“母爱10平方”活动建议在全国的文化场所和商场内都能为母乳妈妈和宝宝们提供母乳喂养室,使母乳喂养这种最自然的喂养方式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并逐步成为一种社会常态。这项活动在全国各地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广,如果,每家企业、每个办公场所都能设立一间舒适整洁的母乳喂养室,就会为更多的职场妈妈提供便利,让她们有更多的机会坚持给宝宝喂母乳或是吸奶。三、推广“母爱10平方“活动的方法1.把建设“母爱10平方”纳入到番禺区的民生工程。可以借鉴香港、台湾和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加入母乳喂养室的设计使用。2.在区内广泛宣传和发动,建议所有的公共场所和办公场所都能提供母乳喂养室并加入“母爱10平方”活动。3.加入“母爱10平方”活动的具体方法:第一,设立母乳喂养室,基本要求如下:一个整洁、安全的空间(进出方便,温度适宜),一个电源接口(供吸奶器插电使用),提供私密性保护(配备房门、帘子或隔断),一个安全、适合的储存空间可以存放吸出来的母乳(如冰箱里的置物架),一把高度较低、舒适的座椅,小桌子,盥洗池或免洗洗手液,小柜橱(可放置吸奶器具),不得张贴或放置婴幼儿配方奶或母乳替代产品的相关广告和宣传物料。第二,加入“母爱10平方”活动平台,按要求填写和上传资料,连接网页:http://www.unicef.cn/10m2/第三,按要求完成在线申请流程,下载并打印“母爱10平方”活动的成员认证标志。第四,将带有二维码的认证标志放置于员工、客户或顾客清晰可见的位置。2016年国家全面实行“二孩”政策,会在短期内有大量的孩子出生,国家为了保护母婴安全和健康在孕期保健,产休假期以及鼓励母乳喂养方面都及时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但要真正落实这些惠民政策还需要很多配套设施和人性关怀,建议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动“母乳10平方”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