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6年 > 2016年议案(建议)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关于加快打通桥南街交通关键节点,提高交通疏导能力的建议
问题内容:

内容:一、桥南街交通现状(一)车流量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大型楼盘相继落成,桥南街成了中心城区主要的居住集聚区。同时,区中心医院、奥园广场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落成使用,桥南街辖区的人流、车流大幅增加。而且,桥南街毗邻南沙区、沙湾镇,番禺大道、325国道过路车流量大。经初步测算,每天桥南街辖区的车流量大约在360000车次。(二)拥堵日益严重。目前,全街市政道路总长41.5千米。随着车流量大幅增长,桥南街原有交通设施,包括道路、桥梁等,难以满足交通需求,拥堵情况日益严重。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黑点主要有如下几处:桥南路市桥大桥上桥位,南堤东路市桥二桥底红绿灯位,南堤西路、南堤东路、奥园广场停车场内及周边路段等。此外,汇景大道、福愉路等在上下班高峰时段交通也较为拥堵。(三)交通事故频发。因车流量大、道路通行能力较低、交通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桥南街辖区内交通事故频繁发生。2015年,全街受理各类道路交通事故1161宗,受伤人数8人,死亡人数14人。二、原因分析桥南街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随着常住人口的不断增长,车流量不断增大。二是南堤西路、桥南路、市桥大桥等原有道路路面狭窄,不能满足交通量快速增长的需求。三是路网规划、建设不同步,桥南街辖内的“断头路”就有12处,尤其是一些关键节点道路不连通,导致部分道路使用效率不高,车辆过于集中在桥南路、南堤路、汇景大道等几条主干道上,未能有效发挥交通路网的疏导作用。四是公共停车设施不完善,全街除了大型商场设有停车场外,只有南区公园北侧一处能容纳几十辆车的公共停车场,只能在主干道上设置咪表停车位,造成乱停放车辆较多,影响道路通行力。建议:为缓解桥南街愈来愈大的交通压力,使桥南街道路贯通东西南北,实现建设宜业宜居新中心城区的目标,建议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桥南街道路的交通现状进行详细摸查,制定科学的交通建设规划。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和街道开展征地拆迁、土地置换等工作,加快道路、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建设,为桥南10万群众创造畅顺、安全的交通环境。一、加快打通交通关键节点在目前尚不具备条件打通所有“断头路”的情况下,围绕主要拥堵黑点开展治堵疏导工作,加快打通交通关键节点的路段,使中心区域道路连通成网。(一)打通交通拥堵关键节点为疏导桥南路市桥大桥上桥位、南堤西路、南堤东路、市桥二桥底等处的拥堵情况,必须对桥南路、南堤西路、南堤东路的车辆进行有效分流。为此,要加快打通如下几处交通关键节点:1.南城路:南城路至南堤西路约有580米未接通(该路段为光明大桥配套工程),南堤西路该节点位置只有狭窄的2车道,没有南转的路口。车辆东到市桥大桥才能转入桥南路,西到西丽大桥才能转入德贤路,导致南堤西路拥堵情况日益严重。如接通该路段,将有效分流南堤西路、桥南路的车辆,使南城路成为一条贯穿中心地域南北方向的新干道。2.南庭路:南华路至汇景大道、德兴大桥南侧约有200米未接通,导致南华路一带居民密集区、南郊村的车辆东行只能通过桥南路转入南堤路和汇景大道,使市桥大桥南和南堤路经常出现拥堵。如接通南庭路,将分流部分车辆通过南华路转入德信路,有效缓解桥南路和汇景大道压力。3.陈涌路:陈涌路桥兴中学至南堤路约有150米未接通。南堤路在该节点由6车道转入2车道,是交通瓶颈。如陈涌路接通,将有效分流经南堤路转入桥南路的车辆,有效发挥南珠路、南华路的通行作用。(二)加快交通主干道建设随着区中心医院和越秀可逸阳光、越秀可逸江畔、城南源著等小区陆续投入使用,必须加快未接通主干道的建设,提高交通通行能力。1.福愉路:福愉东路蚬涌段至番禺大道约有300米未接通,进入番禺大道的车辆大多通过市南路和南堤路,导致这两条路交通压力大增。目前,福愉路沿线各大楼盘的入住率不断上升,来往区中心医院和住宅小区的车流迅速增大。如接通福愉东路,将使辖区新增一条东西走向的主干道,有效缓解南堤路、市南路、市良路的交通压力。区基建办计划按村村通公路的做法制定方案,建议加快相关工作进程。2.龙岐路:龙岐路番禺中学至沙湾镇金沙御苑小区约有600米未接通。该路段横跨桥南街和沙湾镇,途经2个小区和1所高中,平时车辆出行全部绕行南城路,直接增加南城路及福愉西路的交通压力。如接通该路段,将有效分流到番禺中学和越秀可逸江畔小区的车辆,大大缓解南城路的交通压力。区职能部门向区政府建议按6米宽路建设,但未纳入近期规划,未明确资金来源。随着番禺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启动建设,君华小区、越秀可逸江畔小区入住率不断提高,该区域交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希望区职能部门加快项目的规划建设。3.南华路:大润发商场对面南郊村段北侧,由2车道变为1车道,影响通行能力。拓宽该路段,将有效提高通行能力。(三)拆除住宅小区封闭围墙,利用原小区内道路缓解主干道拥堵,并尽量将此类路网纳入市政维护范围;推动交警执法入社区,避免车辆占用消防通道或公共区域乱停放;建议在市政道路两侧设立闲时(晚8:00--次日8:00)车辆停放带。二、提高停车设施智能化建设水平目前,桥南街主要在主干道设置咪表停车位满足临时停车需要,使设计已经滞后的原有道路,如桥南路、汇景大道等更加狭窄,道路通行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必须提高桥南街中心区域停车设施智能化水平,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同时满足群众停车需求。(一)提高停车设施智能化水平。对主干道、拥堵路的咪表停车位实行动态管理,加大交通执法引导,在交通高峰时段和闲暇时段相应增减咪表停车位,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同时,对停车需求较大的区域,设置电子屏动态显示周边停车位数量,提高停车位使用效率。(二)加快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加快禺山中学停车场等已规划的停车设施建设,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逐年提供100%以上的停车位;升级改造辖区闲置地块为临时停车场,并错时开放大型商场地下空间,增加停车位的有效供给,适应车辆快速增长的需要。(三)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在居民停车需求较大的节假日、晚间等时段,开放居民区周边的机关、企事业单位50%以上的停车位,对居民实行普惠性停车服务。(四)营造平安有序停车环境。加大对住宅小区门前外地黑车揽客现象的打击力度,设置出租车、滴滴打车等车辆临时停放点,营造小区周边平安有序的停车环境。加大对主干道交通秩序的巡查整治力度,着力整治“五类车”、路旁商铺私自霸占停车位等违规占用道路资源的现象。三、大力倡导绿色出行(一)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配置,实现公交站点500米内全覆盖。对新建大型住宅小区、大型商业中心,如奥园广场、越秀可逸江畔、可逸阳光、城南源著等处,增加途经公交线路,提高居民出行的便捷性。(二)进一步加快慢行系统建设。随着居民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禁摩”政策的实施,居民使用自行车出行的意愿也逐步提高。但桥南街慢行系统的规划、建设滞后,目前只有南堤东路等建有自行车道,其他零星的自行车道没有有效连接起来,尤其缺乏连通政府机关、大型商业中心的自行车道,不能满足群众使用自行车出行的安全需要。建议区职能部门对像桥南街这样的新区,要把慢行系统纳入交通设施的整体规划,加快慢行系统建设。(三)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供电部门加强充电桩选点布点规划,支持住宅小区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提高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四)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加强宣传,倡导拼车出行,减少道路占用。

问题答复:

廖浩文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打通桥南街交通关键节点,提高交通疏导能力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桥南街车流量快速增长、道路通行能力较低,存在“断头路”以及交通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交通事故频发等现象确实存在,而加快完善交通路网建设、提高停车设施智能化建设水平、倡导推动绿色慢行系统的建设使用等建议确实有利于解决交通拥堵情况,惠及社会民生,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区基建办已牵头会同区交通局、区住建局、区国规局、番禺区公安分局等多个部门研讨协商解决桥南街交通拥堵问题。一、交通路网建设方面(一)南城路(光明大桥南端道路)工程:为拟建的光明大桥南端道路,区交投公司正在开展光明大桥工程前期工作,据向区交投公司相关人员了解,光明大桥工程已在设计阶段,其线位待再次报区政府确定后实施。区基建办待光明大桥线位确定后启动南城路(光明大桥南端道路)的建设工作。(二)南庭路(南华路至汇景大道段)工程:道路长约300米,规划红线宽度为40米,已完成房屋征收工作,现区基建办正在开展施工招标工作,计划于2016年年底完成该项目施工招标,2017年7月完工。(三)陈涌路工程(桥兴中学至南堤路段):道路长约160米,规划红线宽22米,涉及南郊村约45间房屋的征拆安置问题。目前正在制订南郊村旧村庄改造方案,因南郊村征收补偿和安置问题暂未解决,未能提供工程施工用地,导致路段暂不具备建设条件,待桥南街解决安置问题后区基建办再开展项目的实施工作。(四)福愉路(蚬涌段至番禺大道段)工程:区基建办与桥南街积极开展福愉东路(蚬涌段至番禺大道)的道路设计方案及征收补偿工作。目前,正努力促进胜捷消防设备有限公司和高捷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全面征收,同时区基建办正在研究4车道方案,拟报区政府审定后加快实施。(五)龙岐路工程:番禺中学至沙湾镇金沙御苑小区段涉及龙岐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房屋约37户,被拆迁户要求宅基地安置,由于没有可安置的宅基地,征收补偿和安置方案未能确定,目前,建设条件不成熟,暂没有建设计划。(六)南华路工程:由区基建办负责实施建设,该工程涉及南郊村11户村民房屋拆迁安置问题不能解决,道路北半幅未能按规划实施,目前桥南街正在制订南郊村旧村庄改造方案,待桥南街解决安置问题后区基建办再组织项目的实施工作。(七)中华大道(龙岐路至南城路)工程:道路长约700米,规划红线宽度为32米,区基建办已完成规划方案审查等前期工作,正在开展土地和房屋征收及安置工作。计划2017年8月完成施工招标,2018年7月完成工程建设。二、停车设施智能化建设方面(一)加快开展停车场规划建设桥南街目前规划预留有18处社会停车场用地,用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区交通局已根据桥南街和区土地开发中心提供的闲置用地情况,结合治理交通拥堵“黑点”工作选择合适的地块建设停车场。现已在桥南街选定市桥实验小学北侧和奥园养生广场东南侧等2个地块建设停车场,并分别列入近期和中期实施计划,市桥实验小学北侧停车场现已投入使用。《番禺区路内停车规划》已完成意见征询工作,计划近期上报区政府研究审定,该规划的出台将为路内泊位设置、优化调整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二)加大交通秩序整治力度今年以来,区公安交警大队特别注重加大对主干道交通秩序的巡查整治力度,通过全区联勤联动、异地用警,加大对涉摩交通违法行为和酒(醉)驾的查处力度,着力整治“五类车”。上半年,共查扣“五类车”27637辆,行政拘留231人,查处涉酒驾驶397宗,与去年同期分别上升48%、35%、30%;现场纠正违法行为127017宗。其中,交警大队七中队(桥南、沙湾片辖区)现场纠正违法行为8776宗,查扣“五类车”2162辆,行政拘留19人,查处涉酒驾驶38宗。为重点做好拥堵黑点早、晚交通高峰期的交通疏导工作,区公安交警大队在全区设立固定疏导岗96个、机动巡查组19个,安排民警带领辅警到岗点附近的重点路段开展交通违法行为的劝导和纠正工作,安排专人负责24小时查看高德地图及路面监控,确保突发交通事故和路面坏车能及时发现随时出警处置,并通过建立工作群和番禺电台实时播报路面交通情况等手段合理引导司乘人员优化出行线路,缓解堵塞点压力和提高市民出行效率。针对建议中提出推动交警执法入社区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关于“道路”的定义,以及该法第五条第一款对公安交警部门道路执法权的规定,公安交警对“道路”范畴之外的村路、小区区域没有执法权。村内道路管理可由小区物管、各村委相关工作人员参考里仁洞村委的做法,积极发挥“交通安全服务站”和“交通安全劝导岗”的作用,纠正封闭小区内车辆乱停放现象,做好小区道路、村路交通秩序维护工作,实施村内自治管理。(三)逐步推进交通设施智能化为减少路内停车泊位占用道路资源的情况,切实提高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自2013年起至今,区公安交警大队联合区交通局积极开展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优化调整和专项整治,对城市主干道、交通繁忙路段、较窄路段、右转渠化路口、公交站场附近的咪表泊位进行评估,对影响交通通行或存在安全隐患的,予以调整或删减。目前已调整、删减路内泊位768个。另相关部门将对辖区道路两侧设立闲时(晚8:00至次日8:00)车辆停放带进行调研评估,务求达到充分利用道路资源、优化调整停车泊位设置和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同时,区政府已梳理制定2016年交通拥堵治理工作任务,组织各部门研究解决各个交通黑点治堵问题,并稳步推进交通设施升级改造、道路拓宽修建等拥堵治理工作。此外,为提高地区交通智能化水平,区公安交警大队正在草拟制定“番禺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五年规划”,目前已进入编制规划初稿阶段。计划实施2016-2017年交通信号控制策略优化项目,开展交通拥堵治理咨询服务,采购可移动式交通违法抓拍电子警察和交通拥堵重点区域34个交通信号灯路口的配套电子警察设备,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智能化水平。该项目有望于2017年在桥南街率先建设实施,届时将有效缓解桥南街的交通拥堵,提升地区群众的出行体验。三、倡导推动绿色出行方面为倡导推动绿色出行,从根本上缓解道路交通通行压力,区内各部门正加紧为市民绿色出行创造条件。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对市政道路规划建设方案进行严格把关,对于有条件的新建或改建道路均要求同步建设非机动车道。区城市更新局正在开展桥南街“幸福岛”成片地区控规修编,修编方案将对非机动车等慢行交通进行系统规划研究,为今后慢行系统建设提供指导依据。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基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