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6年 > 2016年议案(建议)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关于充分利用番禺区博物馆资源开辟学生第二课堂的建议
问题内容:

内容: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公民的素质教育和养成教育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补充,是社会的文明的进步的体现。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博物馆有利于同学们从小了解家乡、国家和世界的历史、文化,从而增加了对世界的了解,对家乡、祖国的热爱。近年来,许多地区的博物馆成功与学校合作,将“博物馆知识进课堂”、“馆校结合助教学”落实到实处并收到了良好效果。例如广东省博物馆与广州教学研究院历史学科合作,在博物馆日专门为学生开辟场地展览学生作品,组织中学生表演历史剧,受到师生好评。番禺博物馆坐落于广州市番禺区银平路龟岗东麓,占地240亩,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绿化面积达85%。是目前国内拥有现代化设施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展览大楼面积1万5千多平方米,有“番禺史话”“番禺华侨事迹”“东汉出土文物”“尹积昌雕塑艺术”“馆藏文物精品”“岭南画派书画名家”等7个固定展馆。目前番禺区中小学生对番禺区博物馆知之甚少,如何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因此,建议番禺区博物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强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开辟学生活动园地,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活动,开辟学生第二课堂,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问题答复:

李漱萍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充分利用番禺区博物馆资源开辟学生第二课堂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建议符合趋势2015年2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9号公布的《博物馆条例》第一章“总则”写明:“本条例所称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将新《博物馆条例》对照它的前身2008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征求意见稿)》,新《博物馆条例》对博物馆的三大目的做了序次调整,过去的“研究、教育和欣赏”调整成了现在的“教育、研究和欣赏”。对比可见,博物馆功能明确以“教育”为最先,这不仅跟2007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第21届国际博物馆协会代表大会对博物馆的新定义接轨,而且深刻影响中国博物馆的运营方略。国内很多博物馆在其教育功能特别是青少年教育方面进行了颇富成效的探索和拓展。因此代表提出的建议符合我区文博事业的发展趋势。二、关于如何利用博物馆资源开辟学生第二课堂(一)学校课程设置与博物馆教育对接目前国内大多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与博物馆的教育脱节。学校课程设置偏重于知识性,重视理论,不重实践;在教育内容上,重视纵向知识体系,忽视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这与博物馆教育注重学科综合和思维拓展的目标相违背。有鉴于此,我们认为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可先从学校的课程设置开始。据有关报道,陕西省作为文博大省,早在2006年就以省教育厅、省文物局的名义联合公布《关于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将全省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也就是说,博物馆与教育部门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陕西文物资源优势和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将博物馆教育列入正常教学计划,在日常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博物馆教育的相关内容。分期、分批组织安排中小学生到博物馆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丰富中小学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陕西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还将在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增加博物馆教育和当地历史文化知识的相关内容。事实证明,陕西省的做法取得瞩目的成绩,我们可以参考他们的做法,从建立平台实现区内文博资源与教育资源共享,设置地方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到组织学生在博物馆活动等方面推动文博界与教育界建立稳固而有意义的关系,实现校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互补与融合。(二)番禺博物馆与区文化馆合作开辟儿童文博体验区位于番禺博物馆三楼的儿童文博体验区是一个面向我区青少年儿童,展示番禺艺术教育成果,推动番禺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一个展示平台。自2013年起,番禺博物馆与区内不少中小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合作,每年推出10个左右的主题展览以及配合主题展览的艺术实践活动,这些艺术展览和实践活动也越来越受学生和家长们的欢迎。下一步计划增加一些与文博有关的主题活动、工作坊等,供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文博知识,加深其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三)与学校建立共建关系番禺博物馆先后与侨联中学、沙头中学、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以及市桥桥东小学等学校建立共建关系。一方面在学生中宣传冼星海的爱国精神,另一方面也邀请共建单位走进博物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下一步我们将主动联系,与更多的学校建立共建关系,制定共建计划,加强与共建学校的沟通合作,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不定期开展博物馆与学校的联谊活动,以展览活动、讲座培训、表演实践等方式,赋予共建活动以实际内容。此外,配合学校的德育教育,开展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四)做好展览宣传活动每一年,番禺博物馆推出20多个主题多样、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展览,并且在报刊、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广做宣传。但与此同时,配合展览所做的教育推广活动不够充分,以致很多展览活动虽然精彩却引不起社会轰动。下一步计划,配合新推出的展览,精心策划各类文化讲座、社会宣传、录像放映、工作坊等多元化活动推广博物馆的主题展览,以达到宣传博物馆,吸引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朋友走进博物馆的目的。(五)开展文化推广活动番禺博物馆一直不定期将“冼星海生平事迹图片展”送到区内学校展出,引起不少学生的兴趣。下一步我们有两手准备,一是一步步升级冼星海纪念馆的软硬件设施,使其以更现代化的面貌继续其传承与弘扬星海文化的历史使命;二是开展“星海文化进校园”活动。这项活动是特别为中小学生定制,较以往的送展活动更具吸引力。以往的送展活动主要以图片展板和语言宣教为主,较为单一,不宜作为一项长期的宣传手段。青少年儿童的学习心理跟成年人不一样,实践性、探索性、互动性、体验性的教育活动更能让他们“上心”。因此这次的星海文化校园推广活动,我们初步构想将音乐鉴赏、歌曲演唱、电影欣赏、戏剧表演、邮票设计(星海形象),文创产品设计、“星海与番禺”故事创作大赛、描写冼星海的诗歌朗诵大赛、“我心中的冼星海”演讲比赛、星海文化讲座等一系列精彩活动分时期、分阶段、分年级地在区内的学校开展起来,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家乡,也了解家乡的伟人。(六)以“教育”为本策划原创展览和引进临时展览番禺博物馆根据收藏情况,精心策划“番禺博物馆通草水彩画展览”。尽管不少珠三角地区的博物馆举办过同类型的展览,但番禺博物馆这个原创展览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策展理念是以“教育”为本。番禺博物馆的这个原创展览有着丰富的实物、图片和文字史料,让观展的人对通草画所反映的广州当时的社会风俗、广府地域文化以及中西商贸交流有了实实在在的领悟和感受。引展方面,有感于青少年儿童对自然科技的浓厚兴趣,番禺博物馆于2015年引进展览“地球历史与生命演化”,这个科普展以新奇有趣、真实丰富备受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的喜爱。今后番禺博物馆将继续以“教育”为导向,举办更多为青少年儿童而设的展览。(七)建立番禺数字博物馆计划建立番禺数字博物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3D技术等,增强虚拟展示效果,丰富数字展品数量、展示信息及体验手段。如遇恶劣天气,学生可以“足不出户”欣赏到博物馆的最新展览。此外,我们有意在数字博物馆里打造一个学生网上展示平台,用于展出学生参加活动或比赛时获奖的作品。虽然番禺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朋友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但现实却有不少客观限制:一是经费紧张;二是缺乏现代化技术以及教育相关的设施配备;三是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需要具备一支高素质的宣教队伍和作为顾问的专家队伍,尽管番禺博物馆在培训宣教队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在人才配备方面仍与大馆有着一定差距;四是受馆藏文物资源限制,实物展示为主的原创展览亦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我们当然希望有机会摆脱这些客观限制,毕竟番禺是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我们有着可观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供我们策划各种展览和活动,可供我们叙说“番禺的故事”,可供我们的学生了解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家乡。对此我们抱有希望和信心。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