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答复: | 高志卿代表:您在闭会期间提出的“关于解决桥南街蚬涌村征地拆迁户住宅用地指标历史遗留问题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2008年至2009年期间,为迎接第16届亚运会召开,区相关部门在蚬涌村实施了多项市政工程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经核定,实际安置66户[其中,河涌整治项目25户、南丽路(福愉路)项目30户、市南路项目11户],经2009年7月区政府工作会议研究,决定通过调规、整合、划拨的综合手段开展桥南街拆迁安置的相关工作(《区政府工作会议纪要》〔2009〕79号)。经我街向区政府申请,区政府同意将福愉路南侧30亩用地由农业用地调整为建设用地,在广州市功能片区土地规划中落实了用地规模。蚬涌村蚬涌路东侧地块已由区土地开发中心申请纳入2016年经营性用地红线储备计划,并按程序办理储备手续。该地块目前控规大部分为中学用地,剩余小部分为居住用地、体育用地及公共绿地。我街现正向区相关部门申请将该地块控规调整,让“一镇街一社区”项目落户该地块。对于农村建房问题,鉴于我区农村建设用地紧张情况,区政府已明确了有关政策,不再允许新增分户农民建设独栋住宅,应建设农民公寓,集约用地。为妥善解决蚬涌村新增分户村民住宅问题,维护农村稳定,我街将继续协调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快解决福愉路南侧30亩用地指标问题,加快推进蚬涌路东侧“一镇街一社区”地块控规调整,建设公寓式村民住宅。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农村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