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内容: | 理由: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城市道路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不仅要满足行车的功能,而且对观赏、享受、舒适及行走便捷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番禺的人行过街设施极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人行步行通道不完善,城市步行通道往往被相交道路打断,人行系统极不完善,行人过马路很不方便;二是人行立体过街设施严重不足,按照设计规范,为了方便市民过马路,一般600m左右就需要设一处人行过街设施,但我区的市政道路建设却很少落实;三是存在人行立体过街设施与人行过街斑马线同时存在,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四是存在已建人行立体过街设施管理不善的问题。如何对番禺区城市道路步行系统进行优化,增加立体过街设施,完善道路步行系统建设,使得城市道路更加舒适、方便,更加人性化,进而,提高城市品味,推进番禺城市文明进程,成了番禺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办法: 一、开展《番禺慢行系统规划》,对番禺主要城市交通干线进行梳理,对部分因立交、相交道路打断的步行系统进行完善,解决人行步行通道不完善、不贯通的问题。 二、对区内城市干道进行梳理,特别是番禺大道、亚运大道、禺山西路、东西环路等城市道路,完善立体过街设施,并建议近期对以下路(口)段进行研究,建设人行过街天桥或人行过街隧道: (一)、番禺大道-亚运大道 路口特点:一是该路口较宽,东西向行人斑马线约48米,南北向行人斑马线约40米;二是车流量大,番禺大道高峰期超10000辆/小时车流,亚运大道高峰期也达到5000辆/小时车流。三是行人过马路需求大,地铁三号线番禺广场站和大型商圈永旺梦乐城分别在番禺大道东西两侧,周边有番禺区委区政府、东怡大型生活小区以及大小酒店、吃市等。 存在问题:一是行人通过路口时间长,按行人平均1米/秒速度通过路口需要40-50秒,加上车流和人流较大,群众过马路舒适度及安全性都存在较大的隐患。二是该路口高峰期人、车流已达到饱和状态,在同一平面同一时间不同的交通需求产生大量的交叉点和交织点,直接导致所有相位信号配时也可以说所有交通参与者路权的分配减少直至拥堵。 建议:该路口由于同一平面时间已解决不了问题,建议错开空间,建设行人隧道。 (二)、西环路-康乐路 路段特点:一是行人过马路需求大,西环路北岸有康泰园、金晖明园、丽景花园以及沙头村等生活小区,但相关的生活配套设施菜市场、学校、医院、商场大都在西环路南岸。二是车流量大,车速较快。高峰期该路段流量约3500辆/小时,车速约60-70公里/小时。 存在问题:由于东西环路路况较好、路口间隔相对合理,主路支线明显等特点。我区交警大队以市广路-东环路为起点分别至三桥和番禺大道设置了两条“绿波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但为了保障全段“绿波带”的有效运行,不宜在西环路-康乐路再增设信号灯,因此只有在路上设置人行横道线,存在事故隐患,群众意见较大投诉较多。 建议:在该路口建设人行天桥。 (三)、钟屏岔道-骏业路(大夫山北门) 路段特点:该路段广明高速建成后,路况十分复杂,由于大夫山旅游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行人过马路需求大,公交站点下车以及大量的单车租赁游客必需过马路进入大夫山公园。 存在问题:由于大夫山游客较多,特别是天气好的节假日,易形成人车抢道,存在安全隐患。 建议:建设行人天桥。 三、对已建设的人行立体过街设施进行梳理,解决人行立体过街设施与人行过街斑马线同时存在,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例如:取消亚运大道清河市场处人行天桥不远处的人行斑马线,维修人行天桥自动扶梯,将人流疏导到人行天桥上去;由于清河东路区政府南门前已建设地下通道,建议取消地面人行斑马线,将人流吸引到地下。 四、已建人行立体过街设施管理不善的问题解决对策: 建议城管部门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专门的管理公司,负责已建人行立体过街设施的保洁、管理和安全问题,同时对区政府前地下通道进行维护,通道两边做成公益灯箱广告,照亮通道,增加行人的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