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内容: | 理由: 受全球经济影响,目前我国经济普遍低迷,实体经济企业在发展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例如产能过剩、很多企业技术还停留在创业阶段,我国的经济已经处于转型期,但大多数以传统、实体经济为主、转得慢的民营企业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经营难度增加。 民营企业存在的经营困难有以下: 1、民营企业自身存在产能过剩,技术含量较低,没有注重品牌发展。 2、民营企业有贷款需求,银行融资门槛高,利息执行的是央行的最高上限。以及银行大多以承兑+保证金扣除部分贷款,从而增加贷款成本。而国有企业执行最低优惠利率。 3、民营人力成本高和企业利润低,甚至接近零利润维持艰难经营。 4、50%的企业设备属于90年代的技术水平,竞争方式和竞争力不强。创新观念不强。 5、营销手段落后和乏力。部分企业由于开拓力不足,信息渠道窄,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营销理念中。 6、对企业未来发展思路不明确,从而缺乏了对未来的发展战略。 目前的实体企业,在安全、环保、技术等需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由市场自然淘汰落后企业,有舍有得。但各行的制造业、传统产业构成的实体经济对番禺来说,仍然占据很大席位,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协助企业转变观念、改变形象、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适应市场发展,适应市场竞争,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在经济低迷下生存下去。 办法: 1、推动技改,解决技术含量较低的企业在技改方面下功夫。政府政策按照阶梯模式进行对民营企业在技术改造、设备提升方面的设定达到某个投资强度、某个阶段技术改造强度进行阶梯奖励。 2、协助引进创新或创业投资基金。帮助企业在创新领域寻求解决资金需求;对民营企业新项目让番禺当地银行给予融资支持;帮助民营企业发展转型。 3、大量培育初级、中级技术人员投身到企业中去。联手高校、职校针对企业发展的需求,高职校和企业订立双向目标以及毕业后到企业实践的奖励计划;还可以有政府使用购买服务方式,和高职、高校以及社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发放职业资格证书等,让专业人才稳定在番禺区就业,加快培育一批各行业的技术人员,保障人才发展。 4、推进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优先支持番禺本土品牌民营企业;创新企业;在技改、智能化方面等的企业优先扶持。 5、为民营企业搭建营销平台。出台相应的宣传推广、专项扶持,帮助民营企业从小市场、小额定制化、围绕产品在做精、做强、做细方面传播和推广,利用品牌营销;互联网营销;让企业持续发展。如能创建番禺企业电商营销平台,考虑免费让企业在平台使用,扩大产品的营销途径。 6、加大服务创新,诚信服务。为客户消费者开设定制市场、从设计、服务、沟通为消费者服务,企业在产品的售前售后方面形成紧密的服务链接,提升客户或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利于企业产品的营销战略以及稳定未来发展。 实体经济是番禺发展的根基,培育企业的良好稳定发展,相信番禺区的民营企业发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抓好机遇,调整产品结构,更新技改和设备,实现产品的升级,做强、做精、做专,做好企业,为番禺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
问题答复: | 彭木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振兴实体经济,培育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目前,我区已将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纳入广州市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振兴实体经济,培育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方面主要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抓新一轮技术改造,推动先进制造发展。2017年截止目前共计拨付产业扶持资金3700多万元,有30家企业共32个计划增资扩产项目申请备案,计划总投资7.13亿元,预计达产后新增销售收入16.4亿元;23家企业获得省市各项扶持资金2255多万元,85人申报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资金人才奖励专项。5月中旬,召开两场技改和节能政策宣讲会,我区约26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负责人参加,邀请了市工信委领导到会宣讲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推动和扩大技改备案和投资的效果。 二、加快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创业营商环境。自5月22日起,我区已实行商事主体设立登记“一口式”照章同办、税务报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集成服务模式,即企业开业申请人通过番禺区网上办事大厅或自助录入终端机在区“一口式”系统录入信息,受理后的商事主体设立登记、印章备案、涉税信息补录业务的转交、办理等流程均在后台内部流转完成,即一个窗口、一套材料、一次流程就可办理上述相关业务。近期,将企业开业登记中的社保登记业务纳入“一口式”流程,进一步拓宽商事主体设立登记集成服务事项,更大程度地提高企业开业便利度。 三、加快推进村级工业园区改造,拓展实体经济发展空间。在我区城市更新改造计划中,目前作为试点探索包括了村级工业园区多个试点项目的尝试——洛浦街洛溪村工业园渔人码头项目,为企业提供从孵化到上市的“一条龙”服务;南浦村红木小镇利用30多年来的红木产业经验,通过挖掘已有的产业内涵带动周边村庄的发展;草河村利用地处沙湾水道的岭南水乡特点发展旅游和养老产业;沙湾古镇则结合历史文化保护的规划区打造广州名片乃至全国的旅游名片。现有的村级工业园区通过城市更新重新盘活存量土地,使其成为实体经济及创新科技的新承载主体。 四、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培养合格职业技能人才。近年来,我区致力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纵向衔接、职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横向贯通、学校企业社会相互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目前,我区3所中职学校共有23个专业与高职院校实施三二分段对接,与200多家企业签约共建开展校企合作,成立了番禺区工贸职教集团、番禺区现代商贸职业教育集团;结合我区推进“互联网+”产业发展以及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番禺职校与思埠集团合作,挂牌成立了全国首家中职学校微商学院;番禺职校、新造职校挂牌成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每年培训3000人次以上。 五、拓宽沟通交流途径,加快培育各行业技能人才。近年来,为加快培育各行业技能人才,区就业训练中心充分发挥城乡劳动者和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作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加强与行业商业协会和区内中职院校沟通合作,开办订单定向式技能人才培训班,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同时为毕业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对岗实训和就业推荐。近3年,已为区内40多家实体经济企业制订了适应性培训方案,培养焊工、维修电工和图像处理等各类技能人才超过1.2万人次;为550多名技校生开展钳工等项目的对岗实训,推荐了近200名技校毕业生到广汽荻原模具冲压有限公司、广州海鸥卫浴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精创机械制造公司等区内企业跟岗实习。为我区实体经济平稳发展与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能人才支持。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