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内容: | 理由: 一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是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要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 二是办人民满意的好教育的需要。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和人民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为社会的加速发展输出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快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在番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坚持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时尚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又正积极打造广州时尚创意都会区,依托广州大学城、生物岛和大学城南岸地区,力争将广州国际创新城打造为国际科教合作示范基地、国际高层次人才特区、国际高新科技研发基地、国际科技孵化基地和广州智能生态新城。直到201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90家,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累计孵化企业140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180家,全年专利申请量为5710件,专利授权量3496件,总量分别在全市排第二和第三位。全区GDP增长超过8%。同时,我区又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广东音乐、广彩广绣、祠堂飘色、余荫山房、沙湾古镇、莲花山风景区和历代名人风采充分展示了我区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我区旅游、文化和零售等行业的发展,长隆野生动物园、广州鳄鱼公园等也已经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由此可见,我区极其丰富的经济、文化和自然资源,可以成为教育发展的坚实后盾。 (数据来源《广州市番禺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2015年在广州市番禺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征求意见稿)》) 办法: 一、对社会资源进行评估分类 如前所述,我区的社会资源极大丰富。一要由政府牵头,利用大数据库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把资源进行评估分类。如大致可以分为第一类社会公共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余荫山房、莲花山风景区等政府运营的自然和文化风景区;第二类政府职能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村居委员会等;第三类民营产业园、中小私营企业等资源。不同种类的资源制订不同的办法进行统筹,为学校、教育部门提供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不同的支持。 二、出台关于社会各界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条例,明确管理部门 为了确保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发展的有效性,政府有必要出台一系列操作性强,针对性高,责任明确的管理条例。对不同资源主体作出明确的指引。如第一类社会公共资源,应对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全免费,规定每年接待师生的数量和场次。对第二类政府直接管理的部门和单位,可以通过红头文件正式发文,明确其支持教育事业,积极协助师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义务,具体事项可以由学校和单位共同商定。对第三类民营资源,可以通过政策扶持,适当奖励等方式大力鼓励其建立各种社会实践和实验基地,为教育提供应有的支持。 三、建立我区优质教育资源库,创建网络运营平台 我区可以仿效广州市的中小学科技夏令营、科普自由行、科普一日游等活动的操作运行方式,建立我区优质教育资源库并创建网络运营平台,把各类资源归口入库,各校根据实际需要利用平台申请、预约开展活动,既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又可让资源主体作充分准备。 四、完善教育资源支持单位的督导评估机制 为了提高社会各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政府可以通过评先评优、创建示范基地、政策优惠、绩效评估或适当的奖励等措施,对教育资源支持单位的工作给与充分肯定。 |
问题答复: | 政协教育组: 你们提出的“发挥社会资源优势,促进教育与区域融合发展”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我区社会教育资源概况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许多知识和能力不可能仅在学校中培养,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去学习。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经济社会发展,使学生从书本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体验中得到印证、升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番禺区政府对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去年我区已将“发挥社会资源优势,促进教育与区域整合发展”的相关内容纳入《广州市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提出:着力打造宜学环境,积极践行“上品教化”理念,加强教育资源科学统筹,推进城乡教育服务均等化,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建设教育强区。 我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经济基础,拥有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按不同类型可划分为以下几种: (一)文化景点:宝墨园、余荫山房、莲花山风景区等。 (二)历史文化名镇(村):沙湾古镇、石楼镇大岭村、化龙镇潭山村等。 (三)高校资源:广州大学城及大学城南岸的12所省内知名大学。 (四)文化活动场所:区图书馆、博物馆等。 (五)重点科技园区:番禺节能科技园、巨大创意产业园、海伦堡创意产业园、华创动漫游戏产业园等。 (六)知名企业:美乐多饮料公司、锐丰音响、浩洋电子等。 区内的这些社会资源,优质均衡,各具特色,能够为学校在校外开展学生素质教育提供较好的条件,能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二、区内学校应用社会教育资源情况及存在困惑 我局召开了中小学校长代表座谈会,了解我区各中小学校应用社会教育资源情况及存在问题。经调研,我区各中小学校均有组织学生到校外开展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学生社团等活动,且大部分都应用到区内的社会教育资源,学生喜闻乐见,效果显著。但是,在开展活动和应用社会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困惑: (一)我区社会教育资源缺乏集中分类和统筹,没有形成系统性,学校、家长和学生难以进行筛选。 (二)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工作没有形成机制,各相关部门、企业的职责不够明确,学校在校外开展活动时存在一定困难。 (三)个别单位、企业的响应度不是很高,尤其是企业方面,现时还缺乏一定的奖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导致部分企业的积极性较低。 三、关于下阶段工作的思考 我局通过征询区政务办、区发展改革局、区科工商信局等职能部门意见,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有关解决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的途径。 (一)关于对社会资源评估分类及出台政策的问题。 整合社会教育资源,需要建立区域社会教育资源统筹协调的运行机制,合理配置区域内显性的和潜在的人文教育资源与物化教育资源,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以促进社会教育资源的科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前文列举的社会教育资源分类及典型例子,可进行更加系统的统筹、划分和细化,以便更好地给学校、家长和学生进行指引。 区内各个社会教育资源数量和类型较多,涉及到多个部门、单位和企业,要有效地统筹起来并高效地开展工作,需跟区内各个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达成共识,厘清职责与义务,开展一定的试点和活动再进行评估。通过实践,逐步形成稳定的工作流程和责任明确的管理条例,各相关部门、企业和学校共同配合,积极支持教育事业和学生成长发展。 (二)关于建立区优质教育资源库的问题。 建立区优质教育资源库,创建网络运营平台可基于区民生卡校园一卡通项目深化和延伸。通过民生卡系统对接区民生档案数据库,社会教育资源在区民生档案数据库中得到汇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库。 (三)关于完善教育资源支持单位督导评估机制的问题。 对社会教育资源的应用效果进行督导评估,便于区委、区政府更好地掌握实际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各资源单位的积极性。因此,社会教育资源单位的督导、评估和奖励措施也应该是统筹协调机制内的一部分。我局将继续深入调研、了解不同的措施对资源单位的促进作用,为相关制度的出台提供有效的、科学的支撑。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基础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