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7年 > 2017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关于建设“海鸥岛沙田水乡小镇”工作建议
问题内容:

理由:

一、“海鸥岛沙田水乡小镇”建设背景

(一)国家、省高度重视,为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

2016年7月,广东省政府召开全省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要求:规划建设一批符合我省实际的特色小镇,通过市场运作、政府推动、政府扶持、上下联动,培育发展一批独具岭南魅力、环境优美、形态多样的特色小镇,到2017年全省建成30-50个特色鲜明的省级特色小镇,到2020年全省建成100个左右省级特色小镇,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会议对全省建设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工作方案,全省范围内将掀起特色小城镇的建设热潮。

(二)特色小城镇建设,是番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海鸥岛位于番禺东郊,面积34.61平方公里,岸线长37.96公里,是目前广州城市范围内保持着原生态的唯一大型岛屿,被誉为珠三角的“翡翠绿心”,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根据《广州市番禺区城乡发展规划》,整个海鸥岛属于生态敏感区,严格限制开发,未来以发展旅游、农业为主。为进一步实现城市“南拓”战略,加快番禺区城镇化建设进程,依托丰富多样的生态空间,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激活当地优势资源,建设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生态的重要城市发展平台,构建“宜业、宜居、宜游”的新型发展空间,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二、“海鸥岛沙田水乡小镇”建设优势

海鸥岛创建沙田水乡特色小镇,具备以下优势:

首先是天时。近年来,番禺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带动了海鸥岛乡村生态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每到周末及节假日,前往海鸥岛休闲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据初步统计,海鸥岛周末日及黄金周客流约1至3万人、车流量3000至5000辆,以家庭、朋友群自驾游占多数,旅游人数具一定规模。另外,随着海鸥岛及周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实施、广州新城建设的不断成熟、亚运城入住率的不断增加以及广州轨道交通不断完善,作为城市“后花园”的海鸥岛建设特色小镇已蓄势待发。

其次是地利。海鸥岛地处珠江入海口,面临狮子洋,为珠江主航道和莲花山水道所环绕,是一个典型的由珠三角河流冲积而成的内河岛,其距番禺市桥中心城区约10公里,距广州中心约20公里,地理位置相当优越。海鸥岛尚处于原生态的地域面积达到980多公顷,沿江边有大量的红树林和湿地景观,岛内河网交错,有着得天独厚的水乡生态资源。

目前,岛内产业主要为种养业,大量种植红肉火龙果、珍珠芭乐、葡萄、草莓、水果玉米等,且部分企业已取得了国家级的有机认证资格,如祺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海鸥岛的经济产业基础初具规模。另外,自2014年以来石楼镇政府加大海鸥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例如海鸥岛北停车场建设、休闲绿道建设、渔人码头广场、芒围水闸公园的改建等都为海鸥岛建设成沙田水乡小镇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再次是人和。海鸥岛内现有1.9万常住人口,大多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民风淳朴,尚保持着“沙田水乡”的生活氛围。另外,海鸥岛开发已有十余年,在广州及周边地区具有一定声誉,有利于海鸥岛社会资本参与海鸥岛建设的积极性。

三、“海鸥岛沙田水乡小镇”建设面临主要问题

(一)基础配套设施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海鸥岛的对外交通主要依靠两车道的海鸥大桥,却要承载海鸥岛全岛居民、游客、岛内企业员工、农场农副产品的通行及运载压力。内部交通上,海鸥岛主要为两车道的海鸥公路和环岛路,但由于海鸥公路连接了海鸥岛主要功能片区,较为便利,导致海鸥公路交通量较大,经常出现交通拥堵,加上停车场不足,乱停车现象严重,为海鸥岛进一步提升生态旅游功能带来了阻碍。

(二)产业整体发展规划欠缺,同质化严重

海鸥岛现有产业形态主要为种养殖、采摘、垂钓,农家乐和餐饮业,产业单一,产业竞争力较弱。另外,由于欠缺海鸥岛及周边地区产业统筹规划,没有呈现出海鸥岛沙田水乡风情,未充分发挥海鸥岛自身的地域资源及生态优势,并与周边都市休闲产业存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有的种养殖户由于设备简陋,无法对产品做好储存和配送,急于销售,造成经济效益不高,甚至相互之间压价,恶意竞争情况普遍,未能凸显海鸥岛产业特色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宣传包装不足

目前,市民及游客对于海鸥岛的认识基本还停留在单一的采摘、垂钓、骑单车、吃海鲜等印象,并不了解海鸥岛还有丰富的湿地生态景观、体验大沙田生活的民宿等项目。海鸥岛作为一个生态旅游岛,在宣传和包装上着力不足,与毗邻的莲花山景区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办法:

由于海鸥岛整体属于农田保护区,沙田水乡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有序的开发。为此,我们建议:

一、道路基础设施方面

(一)增加水路客运方式

考虑到海鸥大桥是进出岛的唯一通道,交通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可以利用海鸥岛周边水道和内部河网水系,设置渡轮、观光渡轮、游艇等,作为海鸥岛新型对外交通方式,减轻海鸥大桥及海鸥公路的通行压力。另外,规划和设计上,增设能充分体现沙田文化特色的航线、渡轮,围着莲花水道,绕入黄泥沥、江鸥沥等深入海鸥岛,增加旅游乐趣,延长旅游时间。

(二)实施车辆限制

游客的车辆尽量安排停放在进岛入口或岛外,如裕丰水闸、亚运城安保码头,海鸥大桥底等,限制在岛内通行。增设轻型、环保的电瓶车作为便民车,穿梭于停车场、码头、海堤、民宿区、农场、养殖场等地,方便居民和游人出行。

(三)建立岛内交通“微循环”

针对海鸥岛交通承载力不够,道路网密度不足等问题,建议通过增加机耕路等方式加强交通能力,强化交通“微循环”,并结合内部水系,加强沙田水乡特色。另外,游客徒步或行车于机耕路上,更能深切感受桑基鱼塘的岭南农家特色,体会芭蕉河汊、水上人家的大沙田特有风情。

二、产业整体规划方面

成立一个能上联政府,下通海鸥岛农、商户的独立企业法人。政府为该企业提供政策信息和扶持,而企业协助政府把海鸥岛的农商户组织起来进行统筹管理。

(一)企业的成立利于统筹和培育海鸥岛产业

企业可针对农商户的种养特色、经营状况、地域现状进行分类,引导农商户在现有单一的种养产业基础上,适当的增添科普、拓展、营地等不破坏海鸥岛土地及生态现状的多元化产业。例如针对愿意增设科普发展的农商户,企业可将农商户再细化分类为水果、蔬菜、花卉、水产养殖等,然后由企业与区教育局或农校等挂钩,指定有关农商户作为科普实验基地,让学生体验种养知识。另外,户外拓展产业则可以根据地形特点分别发展水上与陆地的不同项目,由企业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与农商户进行活动对接。

(二)企业的成立利于提升海鸥岛整体产业竞争力。

企业通过制定质量准则及标准,严格控制农商户的经营质量,对农商户的诚信度、文明经营、服务质量进行分级,然后由政府进行确认,授予文明单位挂牌或标识等。对于能挂牌经营并达到一定经营规模的农商户,企业要协助并推动该农商户取得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名优产品等质量认证。同时,企业应该为农商户提供销售联系,集中储存、配送、价格信息、种养殖技术指导、产品深加工等等的服务,避免农商户产品销售不畅、储存不当、买卖信息不对等而造成产品损耗、亏本、甚至农商户之间的恶意价格竞争。另外,企业还应该负责海鸥岛的宣传包装,以突出海鸥岛“原生态、物产丰富、沙田水乡”的特点,定期举办海鸥岛特色农产品节、海鸥岛环岛马拉松、限时徒步走、特色装扮跑、自行车赛、海鸥岛风情摄影比赛等各种活动,提高海鸥岛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海鸥岛的生态、产业、驻足停留在海鸥岛,共同推动海鸥岛的发展。

问题答复:

致公党番禺基层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设“海鸥岛沙田水乡小镇”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海鸥岛是目前广州城市范围内保持着原生态的唯一大型岛屿,被誉为珠三角的“翡翠绿心”,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根据《广州市番禺区城乡发展规划》,整个海鸥岛属于生态敏感区,严格限制开发,未来以发展旅游、农业为主。

一、道路等基础设施方面

(一)海鸥岛四条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区财政对岛上各村的新农村建设项目财政资金补助比例进行倾斜,提高资金补助额度,减轻村集体负担。2012-2017年,共安排4个村13个新农村建设项目,项目投资总额1259.13万元,区补助资金765.51万元。同时,从2012年开始,通过新农村建设、海鸥岛渔业园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不断对岛内机耕路进行硬底化建设,大大强化了内部交通的“微循环”。近期,市政府已同意我区开展海鸥公路扩建工作。按设计方案,海鸥公路将扩至28米宽的双向4车道,计划于2019年完工。下一步,我镇将以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进一步加大岛内4个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力度,全面推进岛内各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在村庄整治过程中赋予更多的岭南水乡、农业生态观光等历史和文化元素。

(二)根据《番禺区“十三五”时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规划》,“十三五”期间,番禺区范围内水上巴士航线将在连接南浦岛的基础上,延伸连接洛溪岛、大学城、莲花山和海鸥岛等地区,进一步完善番禺区水上巴士服务设施,丰富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方式。

(三)海鸥岛外江堤围属于海鸥围,总长29.33公里,围内共有21条河涌和17座水闸。根据《广州市番禺区水利现代化综合发展规划》和《广州市番禺区一村三岛水利设施概念规划》,为满足山水田园城市和都市生态农业的建设要求,自2008年底开展了海鸥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包括堤防、河涌、水闸和泵站等。通过工程建设,目前已构成由堤围、河涌水系、水闸和泵站等水利设施的防洪(潮)和排涝体系,已形成防洪(潮)标准50年一遇,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一天排干不成灾的总体格局。根据《海鸥岛生态农业旅游区保护开发规划》各《海鸥岛及周边村落旅游策划及改造规划》及相关水利规划,我区将进一步达标建设堤防和水闸等水利工程,重点解决岭南船厂段等难点项目,提高海鸥岛的防洪(潮)和排涝标准;针对海鸥岛的发展模式,合理规划建设分散布局的污水处理设施;结合相关规划和工程建设,采用雨污分流制,配套完善给排水设施。

二、产业整体规划方面

(一)促进观光休闲农业规范发展。目前海鸥岛已形成一批以餐饮、垂钓、农产品采摘、自然观光等为主的农家乐。我区将积极指导各农家乐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质量,促进其规范化发展。协助农家乐企业参与市星级农家乐评定,组织各村申报市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积极争取市农家乐和观光休闲农业专项资金扶持。目前,海心村、沙北村、江鸥村评为市第二批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绿色农庄获评为市3星级农家乐,佳硕农场获评为市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园。

(二)强化统筹协调和规划先行。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主要领导多次召开海鸥岛生态旅游开发专题工作会议,研究协调解决工作问题。2014年12月,在区旅委会下设的5个专责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上,增设了石楼镇海鸥岛旅游开发专责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海鸥岛乡村生态游开发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分工。在市旅游局的指导下,在2015年完成了《海鸥岛旅游发展规划》。目前,市国规委正委托美国SOM公司对全岛进行城市设计,建设“水.鸟”及西部、东北部发展服务的生态岛。

(三)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一直以来,海鸥岛上产业单一,仅以农业种养为主,岛上集体经济发展缓慢。随着我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海鸥岛引进了多个生态旅游项目,渔业观光和渔家乐等休闲渔业得到了促进,如以钓鱼、品尝河海鲜等为主题的项目尤为突出,进一步突显绿色生态旅游的辐射功能,这些作为自发性游乐项目对都市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近期,市土发中心正收回480亩新中国船厂地块,日后可打造为旅游龙头项目。

随着我区从今年开始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对海鸥岛打造为“海鸥岛沙田水乡小镇”是一个难得机遇。通过全域旅游模式建设“海鸥岛沙田水乡小镇”,将更好发挥海鸥岛原有的生态环境优势,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实现“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海鸥岛开发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