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7年 > 2017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关于在番禺打造岭南文化大型舞台剧的建议
问题内容:

理由:

一、番禺是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在多种因素的交合下,番禺流传至今的民间文艺几乎涵盖珠三角所有的传统文化类别。民间美术主要有“三雕一塑”及传统壁画等;传统手工技艺主要有广绣、广彩、乞巧等;民间信俗主要包括各种迎神赛会以及活动中的各类飘色巡游、各地的龙舟习俗等;传统舞蹈主要有龙舞、狮舞、鳌鱼舞等类目;民间音乐有广东音乐等;传统医药如神医简公佛等,此外还有深厚的佛教、道教等文化的传承。随着番禺民间文艺的发展,番禺多项民间艺术在全国性舞台崭露头角,并取得了突出成绩,由广东省文化厅组织的2015—2017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番禺区粤曲、化龙镇飘色、沙湾镇醒狮和砖雕四个民间艺术项目入选,加之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沙湾镇飘色和广东音乐入选,番禺区现有六个民间艺术项目入选国家级和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其中,飘色、乞巧等民间艺术已连续三届获得四个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使得番禺成为闻名全国民间文艺界的获奖大户。

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2011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推广盛会上,番禺区荣获“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休闲名区”称号。番禺区作为唯一获评该称号的地区,组委会在评选中给予了高度评价:“鉴于番禺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熠熠生辉,是我国文化休闲生态旅游之典范。”2016年获评全国岭南文化休闲旅游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016年全年接待旅客3502.4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8.56亿元,分别增长16.3%和27.6%。

三、有全国领先并集聚度最高的演艺灯光音响行业。浩

洋电子灯光、锐丰音响设备等一批专业舞台灯光音响设备享

誉国内外,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此外,番禺还在不断推出与旅游经济相关的各种项目的活动。如中华美食节,大罗塘珠宝城和沙湾古镇及其他乡村旅游项目。

番禺区不仅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还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是,多元的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并未得到有效整合,大部分传统艺术表演队为分散的民间组织,没有相对稳定的经费保障、演出团队,缺少固定的演出平台,不仅威胁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还制约了其发扬光大,在番禺区旅游、文化、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未能很好的释放。我区的旅游业要取得新的飞跃发展,就要树立文化经济与旅游经济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观念。借鉴桂林的《印象刘三姐》,张家界的《魅力湘西》,丽江的《印象丽江》,还有杭州的《宋城》的成功经验,打造代表广州首个岭南地区特色文化的岭南文化大型舞台剧。

办法:

一、不断加大和完善旅游文化建设。对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等资源深入挖掘,深度开发,增强旅游景点示范性,完善酒店、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打造完整的旅游链条。为游客提供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思想的旅游地,注入精神旅游兴奋点,提高旅游品质和服务质量,增加旅客的重游率。

二、成立岭南印象舞台剧筹备工作组。由该筹备组成员单位负责拟定具体方案,并进行分阶段的实施。可引入民营企业的资本,如长隆集团或其他知名企业,进行投资经营。

(一)创作阶段。一是成立《岭南印象》文化产业公司,负责文化营销与策划具体事务,并对《岭南印象》进行产权注册;二是对《岭南印象》进行品牌定位,运用原生态民族歌舞,融入“三雕一塑”、传统手工技艺、飘色以及道教、佛教等元素,再创浓郁的岭南传统文化,展示东方民族文化魅力,其市场框架为立足番禺,面向国内,辐射海外,创造文化精品品牌;三是对产品定位,企业化机制,市场化运作,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四是艺术手法及风格定位,用抽象、具实、经典、古朴的肢体语及舞蹈语汇来表现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以及最富情感的传统文化,以舞台艺术形式再现岭南浓郁风情。

(二)基础建设阶段。一是选择有得天独厚自然环境的地理位置为舞台剧的表演基,例如莲花山旅游区,进行实施基础建设,并在剧场附近建设星级酒店等附属设施;二是编排大型舞台剧《岭南印象》,精心对创作背景、编剧、编舞、作曲、舞美、乐队规模等进行创作排练,可将分散且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表演民间团体、个人纳入。

(三)打造品牌阶段。积极适应市场要求,实行品牌战略。对《岭南印象》创意、策划、宣传直到演出,采用品牌运作手法。把艺术精品和文化精品的有机结合,其艺术风格定位、营销理念定位、品牌推广定位、营运管理战略构想,市场营销模式设计以及企业化管理机制等,都要在打造文化品牌的道路上不断完善。例如可以创作品牌系列:“岭南印象出版物”、“岭南印象珠宝首饰”“岭南印象出版物”。

三、加大宣传力度。运用主流媒体、文化场所等资源加大对《岭南印象》对外的推广力度,并在资金、媒体和场地等方面为项目的宣传提供支撑条件,让《岭南印象》成为番禺的闪亮名片,成为番禺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桥梁,成为番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问题答复:

民建番禺区基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番禺打造文化大型舞台剧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番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始建于公元前214年,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番禺是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曾涌现出广东音乐“何氏三杰”,岭南画派代表人物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一代奇才屈大均,“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素有“文化之乡”美誉,广东音乐、沙湾飘色、沙湾醒狮、沙涌鳌鱼舞等民间艺术独树一帜。多年来,区宣传文化职能部门不断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利用以及传承等工作,培育出“中国飘色文化之乡”、“广东音乐之乡”、“鳌鱼舞艺术之乡”、“中国龙狮文化之乡”、“中国龙舟文化之乡”、“中国岭南文化艺术之乡”、“乞巧艺术之乡”等七大民俗文化品牌。

2014年10月,广东歌舞剧院重点打造的舞剧《沙湾往事》正式公演。该剧作为广东省推动“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的优秀成果,以广东音乐代表人物——“何氏三杰”为创作原型,展示了广东音乐人传承发展民族音乐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艺术呈现了广东音乐气节高尚、催人奋进的独特魅力,具有鲜明的岭南文化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以番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间艺术为创作背景和素材,打造岭南文化舞台剧,这对弘扬番禺文化、树立番禺影响、提升番禺知名度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一件利民惠民的文化盛事。目前,就打造岭南文化舞台剧工作,我区有关职能部门已顺利开展或正着手进行的相关工作主要有:

一是经区委同意,该提案以“打造文化番禺”议题列入2017年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政治协商计划,并印发正式文件,要求相关单位认真做好协商前期准备、协商成果汇总、协商成果办理与反馈等工作,按时完成协商任务。

二是组织召开相关专题座谈会。6月6日,区文广新局组织召开2017年区委政治协商计划打造文化番禺座谈会。区委办、区委统战部、区科工商信局、区文广新局、民建番禺区基层委员会等单位相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就打造岭南文化大型舞台剧的可行性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是舞台剧尝试与旅游景区合作模式。莲花山旅游区、宝墨园等每年都举办大型展演类活动,如果把有地方特色的岭南文化剧目搬上景区舞台,既能提高舞台剧的宣传效果,也能进一步丰富景区的旅游文化内涵,提高番禺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只是,目前两个景区均暂不具备可承载大型舞台剧演出的设施,对过夜客源的培育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是对舞台剧主题、选址、动作模式、宣传的设想。

1.主题。在“岭南文化”定位的基础上,更具体化,鲜明、贴切地突出珠三角大岭南(番禺传统)文化元素。

2.选址。目前,有五个候选地块:一是长隆旅游区(配套齐全、客流保证,最为成熟),二是金山湖公园(填补长隆和万博中间地带的人流和发展的劣势空白),三是沙湾古镇(资源丰富、文化凸显),四是大夫山森林公园(客流密集),五是石楼镇原亚运文化村位置(既贴合岭南文化的“水元素”,又可形成东有《岭南舞台剧》、西有沙湾古镇和大夫山、北有长隆及金山湖公园,带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应充分考虑舞台剧艺术风格、长期演出需要、市场需求、用地性质、交通安全疏导等因素,综合论证。

3.运作模式。该项目可借我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结合创建重点工作中第(七)项“围绕全域旅游开展旅游宣传营销”中“加大‘文化水乡、旅游乐园’旅游目的地品牌体系建设和宣传营销工作”、“开展节庆活动,挖掘和整理番禺传统文化节庆,通过包装创新举办系列节庆活动,提高番禺全域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计划由区科工商信局牵头、区文广新局、区国土规划局、区交通局等单位配合以及相关企业参与,成立该项目的专门工作组,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由我区具备一定实力的文化企业牵头组建运营公司,并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市场化运作,并组织工作组成员单位到相关成熟案例城市(云南印象、印象丽江)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及考察调研,开展各项前期筹划工作。

4.宣传。按照打造特色文化产业的工作思路,与专业的旅游服务公司合作,进行广泛宣传推广。

下一阶段,区旅游文化职能部门将结合相关工作安排,借鉴舞剧《沙湾往事》创作、运营、宣传等的成功经验,继续做好岭南文化舞台剧打造的前期筹备工作,力争为我区文化、旅游事业再添新名片。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