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内容: | 理由: 市桥河,是番禺的母亲河,是流经番禺主城区重要的水轴线和生态廊道,孕育造就了近代番禺都市的成长。近几年,经过多管齐下的治水和一河两岸的环境整治,主河道水质明显改善,两岸环境也不断美化,但仍缺乏整体规划和城市特色。为将市桥河一河两岸整体规划打造成为城市客厅.建设广州时尚创意宜居新区,近期,对市桥河一河两岸生态景观绿化建设与管理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市桥河一河两岸生态景观建设现状 (一)市桥河水质不断改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及2000年初期,市桥河两岸破旧,河床淤积严重,河水发黑发臭。市桥河所流经主城区环境不断恶化,我区政府自2007年开始对市桥河治水及沿河景观进行建设。十年间投入80多亿治理水问题。通过对市桥河进行整治,建水闸、清淤、调水补水等多种方式让主河道水环境改善,根据广州市环保局统计的数据,市桥河水质近两年来一直保持在Ⅳ类水以上。 为消除黑臭水体,目前我区已完成了《番禺区市桥河水系水更清行动计划》的编制,在2021-2030年之内,实现市桥河水系河涌全面截污,黑臭水体总体消除,水质达到V类或以上。为确保各项目标完成,目前我区已实行三级“河长制”,将治水纳入主要领导政绩考核中。力争到2017年底基本消除黑臭河涌。 (二)两岸道路及景观陆续开发建设,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挖潜能力 市桥河龙湾水闸至雁洲水闸段途经6个镇街,长约12公里,河道平均宽约90米,河两岸开发建设强度较高,已建成5座桥,光明大桥准备施工,交通较便利。2007年至2011年期间,区相关部门及镇街对市桥河龙湾水闸至雁洲水闸段沿河景观进行建设,建设长堤路、南堤路及配套景观工程并建设改造德兴公园、平安公园及西丽公园。建设投入资金约10亿元。罗家涌以东至雁洲段北岸堤顶路未打通外,其余道路均可通达,北岸建亲水平台长约4.8公里,南岸建亲水平台长约3.3公里。 龙湾水闸段北有南山公园及湿地,南有滴水岩森林公园,该段呈三叉河景观,河道上有草滩与湿地,自然环境优美;长堤老城区段承载太多老市桥的记忆,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可挖掘如平安码头、谢地大街与群园。草河湿地公园已成为市民郊游骑行的好去处。 二、存在问题 虽然区政府对市桥河治水及河岸景观建设投入大量资金,但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机串联整合,交通通行能力不高,社会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除长堤平安公园段外其他地段人流少。近五年来,我区市桥河沿河生态及景观绿化建设处于停滞状态,是时候梳理及整合市桥河龙湾水闸至雁洲水闸段沿河生态景观绿化建设了。市桥河两岸生态景观绿化建设与管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缺乏统一规划建设,慢行系统不完善 市桥河两岸景观未进行统一规划,两岸景观带分不同时期建设,建设单位有原市政局(区城管局)、区水务局、区基建办及相关镇街,亲水平台、堤坡绿化及堤顶路基本由区水务局及相关镇街建设,岸边市政路及公园由原市政局和区基建办建设,各景观带衔接存在问题,人行道、绿道不连通,慢行系统没有实行无缝对接。 (二)多头管理,养护及保洁管理责任不能落实 目前市桥河两岸景观带管理由区水务局、区城管局或相关镇街管理,同一路段亲水平台与坡岸绿化及设施由区水务局管理,堤顶景观带绿化及设施由区城管局管理,由于多头管理,养护及保洁方面出现交叉或职责不清问题,造成卫生死角。 (三)生态景观绿化有待提升 1.现有河岸景观带建成已有6至7年,两岸全段大部分灌木已老化。 2.南堤路市桥二桥至雁洲水闸段:部分乔灌木配置不合理,临水边成片种植竹子,将亲水景观完全遮挡,坡地上松树与鸡蛋花搭配,极不协调,临车行道边种的小叶榕树因太近车行道边,树干已修剪成一个面,树枝生长空间有限,不能展现榕树自然生长形态。 3.德宝花园段沿亲水平台边呈线型种植水生植物,变化少,阻隔人与水亲近,且水生植物大部分枯叶凋谢,堤顶路紫荆与紫薇由于种植太近,连在一起,紫薇修剪少,生长太高而密,阻挡住河岸视线,景观层次不能显出来。 4.德兴大桥南岸桥底严重缺苗,花基滑移断裂。 5.长堤路环城路至德兴大桥段乔木种植过密,生长阴蔽;长堤路德兴大桥以西至西丽桥段榕树枝修剪过度,主干上分叉树枝少,未能形成树影婆婆景观。长堤路沙墟龙船墺两边景观台上花架上无爬藤植物等。 (四)设施缺乏、设置不合理及破损 缺乏无障碍设置,两岸花基存在不同程度破损、台阶沿口崩裂、地面铺装脱落情况。德宝花园段亲水平台在局部段太窄,窄处宽约2米,行走时没有安全感,亲水平台污迹斑驳,杂草丛生。长堤路坐椅分布太密、南堤路德宝花园至市桥二桥段绿道边没有坐凳等。 办法: 三、市桥河一河两岸生态景观建设及管理建议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渴望越发迫切,河岸防护绿地渐发展为休闲绿地已成为发展趋势。河道为城市开放空间,河流景色具有独特的体现自然与人文的最佳综合景观,市桥龙湾水闸至雁洲水闸段具有优越的自然景色与城市景观。为将市桥河两岸建成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城市客厅。 (一)在景观绿化建设方面的建议 1.整合与提升现有景观。 委托专业景观规划设计公司对市桥河龙湾水闸至雁洲水闸段长约12公里进行规划设计,整合与提升现有景观,将相连数十条河涌1公里范围内两岸绿地及沿线公园、湿地、绿地一并纳入规划,将市桥河景观与各相连河涌两岸景观连起来,成为一个相连相通的共享空间,形成完整的慢行系统,组织丰富的休闲与游憩空间。为市民提供亲水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从规划方面打造各段景观特色 景观大道至龙湾段河岸景观以保护为主,少设置直线式亲水平台,以自然生态河岸为主,河面点缀水生植物、坡地种植开花乔木配置低矮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花卉。河道宽敞地带河岸边少量增种水杉及水生花卉;滴水岩森林公园临河边进行林相改造等,南山公园段将现有临建进行拆除整治,并配套服务设施,便于游人驻赏对岸景色。南堤路市桥大桥至丽桥段以光明大桥及南堤路扩建为契机,将桥南岸进行重点规划,打造具商业特色的河岸景观。市桥大桥至西丽桥北岸展现历史及文化特色,进一步打造长堤文化街,如设置唤起民众记忆的雕塑、将群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整饰谢地大街,将平安公园段直立栏杆局部断开改为一层层台阶渐入水面等。黄沙岛段岸景观带宽阔,但植物种植单调,可规划为游憩广场,设林荫道等。草河湿地以农业观光为主。 3.将沿岸植物景观进行改造提升。 全线以榕树为主调树种、配以紫荆、紫薇、簕杜鹃、黄槐等具有岭南特色的树种,河岸坡度大的地方种植开花乔木并配置慢生低矮灌木或草本植物,坡度缓的地段以疏林景观为主,地被为草坪,便于游人可坐可憩。 4.完善绿道 将沿线桥底绿道连通,增设人行道,利用沿线桥底空间设置服务驿站,并配自行车存放点及相关服务设施。 5.开发利用正大康地码头 将正大康地码头利用起来,设置游船码头,市民可坐游船畅游市桥河,观赏一河两岸景色。正大康地码头还可规划为在节假日设置放烟花的场地。 6.借“三旧”改造和新农村建设政策,突破征拆难题,改造沿岸景观,区政府与属地镇街出资分步建设。 (二)景观绿化管理方面的建议 1.成立市桥河两岸景观管理部门,将全线景观与相关设施、亲水平台、水生植物进行管理,河面有河长,河岸有责任人,让市桥河真正成为水清岸绿整洁有序舒适宜人的城市客厅。 2.对沿岸胸径在50厘米以上大树保留,对其树冠进行修剪,培育主杆与分枝,让大乔木树冠形成华盖,形成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景观。 3.加强养护及维护管理 对密林进行抽稀,使临河空间形成开敞空间,对全线景观带老化灌木进行换种,裸露地表进行补种,修补硬质景观(如铺装脱落的亲水平台、步道、台阶破沿口、口花基等)。合理布置坐凳等。全线进行除草、保洁。 长堤平安公园与仲元中学段,人群集聚,白天晚上人流较多,电动车与自行车任意摆放,挤占休闲空间,建议在人行道边增设电动车与自行车摆放点,让休闲空间有序,并在林下空间增设老人活动体育设施。 4.收窄德宝花园段边坡绿化带,扩宽亲水平台,形成更为开放空间。 |
问题答复: | 致公党番禺区基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市桥河一河两岸生态景观绿化建设及管理的提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市桥河是番禺的母亲河,见证了番禺历史的变迁和发展,是流经番禺主城区的宝贵天然水系资源。加强对市桥河“一河两岸”生态景观的建设及管理,符合番禺区政府“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时尚创意宜居新区的总目标要求,也是该区域优化城市管理和生态环境,全面建设绿色番禺和宜居宜业品质区的重要举措。 二、一直以来,我区非常重视市桥河“一河两岸”地区生态景观的保护和建设。我区曾于2005年组织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水道一河两岸城市设计咨询竞赛,该成果对亚运前长堤路的景观改造及整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区水务局在2005年亦组织编制了《市桥河水系综合整治规划修编报告》,成立市桥河水系综合指挥部,开展市桥河水系的综合整治工作,2007年实施《番禺区河涌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和落实2008年市治水任务,不断加大市桥河水系整治力度,使市桥河水环境有了较大提升。与此同时,市桥河沿线各镇、街近年来也不断加大投入,对市桥河“一河两岸”区域进行升级改造,如:沙头街已完成市桥河边长堤西路(市桥三桥一南双玉村段)的绿化升级改造工作;沙湾镇已于2012年对龙湾涌及市桥河南岸(龙湾涌至市桥河涌边涌水闸)的所属河岸进行绿化和河岸景观改造;市桥街对东郊村天方园、北基大街进行了成片更新改造,特别对长堤东路进行了整体改造;桥南街于2017年7月起对辖区南堤东路(玻璃厂至亲水平台)斜面及其它部分平面绿化景观进行升级改造,落实绿化管养情况摸查机制,安排专人负责排查及对影响通行和存在安全隐患的绿化进行修剪和抽疏。 三、经过多年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市桥河水环境和水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一河两岸”的景观及绿化得到了有效提升。下一步,市桥河“一河两岸”仍是我区重点改造及建设区域。《广州市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建设绿色生态城市,重点加强珠江后航道、市桥河、沙湾水道“一江两河”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景观带建设,展现水清岸绿景美的滨水风光。2017年,区水务局将继续推进水务基础建设,不断加强水环境监督管理工作。与此同时,根据区政府工作安排,由区国土规划局牵头开展《番禺区市桥“一河两岸”城市设计》编制工作,主要围绕生态环境修复、城市功能与景观提升、交通组织与优化、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工作在景观绿化建设及管理方面将充分结合你们的建议,提出优化方案,力求将市桥河“一河两岸”区域建设成为水质清洁、绿化延绵、环境优美、气氛和谐的生态景观带,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国土规划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