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内容: | 理由: 为缓解交通拥堵,倡导市民选择低能耗、低排放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国务院、广东省、广州市都曾下发相关文件,实行“公交优先”战略,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番禺区已开通运营公交线路137条,公交车辆1248辆,“村村通”(即线路至少有一端点在行政村的农村客运班线或公交线路)公交线路也已超过100条,2016年公交客流总量达21577.36万人次,公交出行已成为居民区内出行的重要选择。公交补贴是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2013年元旦起,羊城通在番禺公交线路公交车刷卡满15次后可享6折优惠,番禺区财政每年用于此项公交票价优惠的补贴达1.8亿,但补贴对象、补贴金额等的合理性未得到有效论证。 现状: (一)实行“公交优先”战略,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公交都市”是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交通战略,是实现城市与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广东省、广州市都曾下发相关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粤府〔2013〕120号)和《广州市关于落实公交优先加快建设公交都市的意见》,广州市更被交通运输部选为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的示范城市。番禺区公交服务发展迅速,全区已开通运营公交线路137条,公交车辆1248辆,村村通”(即线路至少有一端点在行政村的农村客运班线或公交线路)公交线路也已超过100条,2016年公交客流总量达21577.36万人次,公交出行已成为居民区内出行的重要选择。 (二)公交补贴机制有待论证。公共交通作为准公共品,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给予一定支持或者政府购买一定服务,公交补贴是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北京自2007年低票价政策实施以来,公交补贴急速增加,2013年达200.1亿元。广州市2015年公交地铁票价优惠预算达到8亿,而2013年元旦起,羊城通在番禺公交线路公交车刷卡满15次后可享6折优惠,番禺区财政每年用于此项公交票价优惠补贴达1.8亿。财政付出巨大,同时无法保障精准惠及番禺区内服务对象。目前公交补贴均为针对公交企业的亏损或优惠缺口进行相应的补贴。国内外相关城市的成功经验则表明可以突破这一局限,在补贴对象上不仅仅考虑对公交企业进行补贴,而将公交乘客作为补贴对象或者能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率。 (三)区内公共交通网络不完善,整治“五类车”或致市民出行不便。番禺区从2017年5月起,分区域、分步骤全面治理“五类车”问题,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区内公共交通网络总体来说不够完善,“门到门”全出行链(包括从家门到车站和从车站到单位的“最后一公里”、等车、乘车及换乘四个环节)的总体时间效率、便捷性方面,公交相比小汽车出行,甚至“五类车”,吸引力还远远不足,出行者在“换乘等候”和“最后一公里”损害的时间甚至占到总时间的约50%,这也是“五类车”屡禁不止的根源之一。因此需要从“导”上多想办法,吸引市民公交出行。 办法: 番禺民生卡作为区政府免费向区内居民发放的实名制智能卡,目前已发放104万张,可实现政务便民、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及停车、智慧教育、智慧旅游、商盟支付等多个领域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民生服务。根据区政府常务会议的批复,区内所有公交车也将在2018年3月全面实现民生卡公交乘车功能,因此建议可通过民生卡这一载体设置专用公交钱包,精准地向区内居民发放100元/年的公交专用补贴,只能用于公交出行,一年有效,不用财政收回。原因如下: (一)实现政府公交补贴精准发放、有效利用。切实保障番禺区纳税人的钱为本辖区内居民带来福利及好处,实现补贴精准发放,促进社会公平,如一年内未用完,则财政统一收回,保障补贴不被过度浪费,有效使用; (二)鼓励公交出行,改善五类车、拥堵等交通乱象。向区内居民发放公交补贴,可促进更多居民选择公交出行,减少五类车存在,消除道路安全隐患,同时也减少路上机动车数量,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三)促进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提高,创建国家“公交都市”。根据市场效应,乘坐公交的人多了,将促进公交公司进一步优化现有公交网络,完善中心城区外镇街、自然村之间的接驳线路,促进我区公交公司提高服务质量,让居民出行更方便、更舒心,助力广州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的示范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