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 近几年,番禺区小汽车保有量增速较快,停车难问题日趋严重。“停车难”不仅成为影响城市投资环境和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且还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停车难”已经成为摆在区委、区政府面前的迫切任务。主要存在问题: 一、在商贸、文化、娱乐等高密度人群活动场所,缺乏相应的配套公共停车场所,特别是节假日,停车位数量严重不足。一方面有关部门为解决部分地段长时间缺乏停车位的问题,不得不“借用”市政道路增设停车位,人为减少道路进一步增加交通拥堵;一方面越建越大的商贸中心停车场出现节假日停车位不够用,工作日闲置浪费的情况。例如海印又一城,拥有足够的停车位是消费者选择其购物、娱乐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更多消费者选择海印又一城时就出现如今每逢节假日一位难求,且严重影响周边交通通畅,工作日中大量停车位闲置浪费的不协调情况。说明不断扩大停车场不仅不能有效解决停车难,而且还带来周边交通集中拥挤的负面效应。 二、居民小区严重缺乏停车场,引乱停乱放成常态。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修建的一些住房小区内根本没有或是有少量停车场,更没有可供改建成公共停车场的储备土地,导致车辆占用小区公共通道、挤占人行通道和公共绿化带,甚至抢占消防通道的情况。有车族之间、有车族和无车族之间常因停车问题发生矛盾,影响我区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大综治维稳工作难度,严重制约行政效能。 三、我区以村自建房屋为主的房屋租赁市场庞大,给停车难问题雪上加霜。据统计,截止目前我区常住人口约98万,流动人口约140万,我区廉价的村居房屋成为各类型小公司、电商的“天堂”。以沙头街沙头村和南村镇里仁洞村为例,各类车辆不仅堵满村镇内的大街小巷,而且围绕租住区域占用人行马路肆意停放,严重影响村居环境和市容市貌的同时,为消防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四、驾驶员野蛮停放车辆,人为导致停车位数量减少。一个是新驾驶的人员因技术较差无法按位停放;一个是部分文明素养较差的市民不遵守停车规定。 办法: 一、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发展立体停车场。停车难是城市化发展必然要面对的问题,提高停车智能化水平加大停车场的容纳率是有效解决途径之一。立体停车场具有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存取方便快捷,造价低,运营经济,维修简单、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具体有以下几点办法:一是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规划先行,优先对老式居民区停车场或有条件改造成停车场地块进行改造,改建立体停车库,达到将原区域车位增加2到3倍的效果。二是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对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现有停车场上改建地上或地下立体停车场,解决工作日办事群众停车难问题。三是鼓励新建项目发展立体停车场。严格规范对新建住宅或非住宅规划设计,增加立体停车库设计要求,特别是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留用地新建项目建设立体停车场的设计要求,缓解周边村镇停车位缺失的问题。四是大力扶持立体停车场产业。五是在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中以居民居住需求为核心充分考虑立体停车场的可能性,降低未来改造不必要的成本。 二、加大我区交通网络的科学规划,增设短途交通线条,鼓励广大市民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一是建立商业区域小环形短途公交路线,确保与地铁零距离换乘,短时间到达效果,发车时间与商业区域上下班时间同步,让广大市民有便捷舒适的乘坐体验。二是建立城区大外环公交路线,对接主干道与行政、商业、文化、休闲区域,并与小环形短途公共交通线路形成零距离换乘。三是建立观光公交线路。以方便、快捷、舒适的乘坐体验来吸引广大市民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例如:可建立“环万博观光公交线路”“ 番禺区古祠堂观光线路等”。四是在乘坐人数多的线路增设双层公交巴士,增加营运量。 三、借鉴香港经验,取消无条件改造且商业聚集物业的停车场。取消商业成熟、道路狭窄且无条件增容停车位商业聚集区域的停车场。一是撤销商业区域占用道路的临时停车位,还路于车,解决因占用道路而造成的拥堵不畅的问题;二是建立周末限行并临时改步行街的区域,腾挪出的停车位可建立临时卖场,为小商品零售商、传统小吃创造商机,在减少车流的同时培育富有浓厚番禺特色的商业氛围。 四、加大行政监管和处罚力度。特别是对占用公交专用道停车的车辆(不论驾驶员是否在车内);在设置禁止临时或长时间停放交通标志的路口或路段停车、机动车在设置禁止停车线的路口或路段违法停车、机动车在网状线区域内停车等候;对限时、限车辆种类行驶路段违法行驶等情况加大处罚力度,维护城市秩序,提升生活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