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8年 > 2018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关于整合资源+建设“立体停车场”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建议
问题内容:

理由: 
      近几年,番禺区小汽车保有量增速较快,停车难问题日趋严重。“停车难”不仅成为影响城市投资环境和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且还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停车难”已经成为摆在区委、区政府面前的迫切任务。主要存在问题: 
      一、在商贸、文化、娱乐等高密度人群活动场所,缺乏相应的配套公共停车场所,特别是节假日,停车位数量严重不足。一方面有关部门为解决部分地段长时间缺乏停车位的问题,不得不“借用”市政道路增设停车位,人为减少道路进一步增加交通拥堵;一方面越建越大的商贸中心停车场出现节假日停车位不够用,工作日闲置浪费的情况。例如海印又一城,拥有足够的停车位是消费者选择其购物、娱乐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更多消费者选择海印又一城时就出现如今每逢节假日一位难求,且严重影响周边交通通畅,工作日中大量停车位闲置浪费的不协调情况。说明不断扩大停车场不仅不能有效解决停车难,而且还带来周边交通集中拥挤的负面效应。 
      二、居民小区严重缺乏停车场,引乱停乱放成常态。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修建的一些住房小区内根本没有或是有少量停车场,更没有可供改建成公共停车场的储备土地,导致车辆占用小区公共通道、挤占人行通道和公共绿化带,甚至抢占消防通道的情况。有车族之间、有车族和无车族之间常因停车问题发生矛盾,影响我区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大综治维稳工作难度,严重制约行政效能。 
      三、我区以村自建房屋为主的房屋租赁市场庞大,给停车难问题雪上加霜。据统计,截止目前我区常住人口约98万,流动人口约140万,我区廉价的村居房屋成为各类型小公司、电商的“天堂”。以沙头街沙头村和南村镇里仁洞村为例,各类车辆不仅堵满村镇内的大街小巷,而且围绕租住区域占用人行马路肆意停放,严重影响村居环境和市容市貌的同时,为消防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四、驾驶员野蛮停放车辆,人为导致停车位数量减少。一个是新驾驶的人员因技术较差无法按位停放;一个是部分文明素养较差的市民不遵守停车规定。 
办法: 
      一、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发展立体停车场。停车难是城市化发展必然要面对的问题,提高停车智能化水平加大停车场的容纳率是有效解决途径之一。立体停车场具有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存取方便快捷,造价低,运营经济,维修简单、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具体有以下几点办法:一是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规划先行,优先对老式居民区停车场或有条件改造成停车场地块进行改造,改建立体停车库,达到将原区域车位增加2到3倍的效果。二是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对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现有停车场上改建地上或地下立体停车场,解决工作日办事群众停车难问题。三是鼓励新建项目发展立体停车场。严格规范对新建住宅或非住宅规划设计,增加立体停车库设计要求,特别是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留用地新建项目建设立体停车场的设计要求,缓解周边村镇停车位缺失的问题。四是大力扶持立体停车场产业。五是在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中以居民居住需求为核心充分考虑立体停车场的可能性,降低未来改造不必要的成本。 
      二、加大我区交通网络的科学规划,增设短途交通线条,鼓励广大市民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一是建立商业区域小环形短途公交路线,确保与地铁零距离换乘,短时间到达效果,发车时间与商业区域上下班时间同步,让广大市民有便捷舒适的乘坐体验。二是建立城区大外环公交路线,对接主干道与行政、商业、文化、休闲区域,并与小环形短途公共交通线路形成零距离换乘。三是建立观光公交线路。以方便、快捷、舒适的乘坐体验来吸引广大市民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例如:可建立“环万博观光公交线路”“ 番禺区古祠堂观光线路等”。四是在乘坐人数多的线路增设双层公交巴士,增加营运量。 
      三、借鉴香港经验,取消无条件改造且商业聚集物业的停车场。取消商业成熟、道路狭窄且无条件增容停车位商业聚集区域的停车场。一是撤销商业区域占用道路的临时停车位,还路于车,解决因占用道路而造成的拥堵不畅的问题;二是建立周末限行并临时改步行街的区域,腾挪出的停车位可建立临时卖场,为小商品零售商、传统小吃创造商机,在减少车流的同时培育富有浓厚番禺特色的商业氛围。
      四、加大行政监管和处罚力度。特别是对占用公交专用道停车的车辆(不论驾驶员是否在车内);在设置禁止临时或长时间停放交通标志的路口或路段停车、机动车在设置禁止停车线的路口或路段违法停车、机动车在网状线区域内停车等候;对限时、限车辆种类行驶路段违法行驶等情况加大处罚力度,维护城市秩序,提升生活品质。 

问题答复:

民宗组: 
      您们提出的《关于整合资源+建设“立体停车场”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建议》(第32A号)收悉。我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交通局、区国土规划局、区城市更新局、区公安分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与民宗组的联系人在10月15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区交通局、区国土规划局、区城市更新局、区公安分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随着城市化深入推进和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停车难问题不仅番禺存在,广州乃至全国大中城市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当前,公共停车场的报建、审批和管理等方面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从而导致目前停车难问题久拖不决。为此,我区今年以来多措并举、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大力开展公共停车场建设和管理。 
      二、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经区政府同意,2018年3月6日,我区建立了番禺区临时公共停车设施建设会审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城市管理运行指挥中心。联席会议总召集人由分管交通工作的副区长担任,副召集人由区政府办的领导担任,成员包括区财政局、区环保局、区住房建设局、区交通局、区城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国土规划局、番禺供电局、区城市管理运行指挥中心、区公安消防大队和各镇(街)的分管领导。各镇(街)甄选辖内临时公共停车设施项目选址,制订建设方案和资金筹措方案,提交联席会议审议。联席会议负责统筹抓总、组织协调、督导调度全区临时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工作,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对各镇(街)临时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方案进行联合会审,确保临时公共停车设施建设落实到位。对审核同意的临时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方案由区交通局办理备案,由镇(街)推进相关建设并会同区交通局做好日常监管。 
      三、大力开展公共停车场建设 
      今年以来,番禺区临时公共停车设施建设会审联席会议已接收各镇街提交的停车场建设申请共14份,分别于3月、6月召开了两次联席会议,通过征求各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及会议研究讨论,审核同意石碁镇政府大院、石碁人民医院东北地块、市桥街平康公园地块和星海公园地块、大石地铁站A出口北侧与D出口北侧地块、东环街道办大院和榄塘村榄塘路139号旁羽毛球馆地块等共建设8处临时公共停车设施,各相关镇街正在推进和落实上述停车场的建设工作。 
目前,市桥街采用公开招租的方式引入第三方资本拟在平康公园西南侧原有地面停车场地块建设一座智能立体临时停车库,正在开展施工建设工作,占地面积约960平方米,预计可提供停车位51个,以解决平康公园及周边区域车辆临时停放问题。另外,市桥街还将在星海公园内规划建设一座智能立体临时停车库,规划设计停车位约198个。 
      四、加快实施老旧小区“微改造”,优化公共交通设施 
      为改善小区居住环境,大龙街大龙园小区已被确定为我区微改造项目,通过采取以整治改善和保护活化为主的“微改造”模式,规范整理小区内各类管线、更换和疏通小区排水管网、修复房屋防水层、安装管道燃气、楼梯间改造、拆除违建、提升绿化、规范车辆停放和更换照明设备等措施,大力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小区居住环境。此外,结合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的实施,由项目属地镇街负责对实施范围内的危房进行拆除,并在拆除原址上增建停车场、公共活动空间等公共配套设施,此举可有效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
      重新合理布局停车位。针对个别开发较早、人口密集的小区(如大龙街东怡新区,该小区面积约0.46平方公里,居民3258户),因小区内停车位不足、车辆乱停放现象严重,居民投诉反映较多。目前,已对东怡新区内停车位、道路标线进行了重新划定,并在部分路段竖立道路禁停牌,规范了车辆停放位置,同时要求东怡居委和物业管理公司加强对车辆乱停放行为的管理,落实监督管理责任。 
      区交通局继续加强对城区间的公共交通设施投入,增加公交车次、优化公交线路,倡导绿色出行,减少小车上路。一是优化区内公交线网布局。番禺区在2010年开始实施公交化改造,目前区内共有公交线路150条,公交车1403辆。其中已有环形公交线路番163、番189、番189B、番190、公交地铁接驳7、380、大学城环线1、大学城环线2、夜50。番禺区委托相关专业部门编制了《广州市番禺区公共交通线网规划》并实施,逐步构建跨区公交、区镇公交和镇内公交等三个层级的城乡一体化三级公交网络。二是探索开行微循环公交线路。为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区交通局探索开行了4条微循环公交线路,番微公交1(地铁厦滘站总站—吉祥北道地铁洛溪站)、番微公交2(石壁二村草场总站—地铁谢村站)、番微公交3(番禺区政府会议中心—东湖洲花园)、番微公交4(百越广场东门—丹山新村),票价1元,主要连接人口集中居住但大型公交车无法或较少到达的区域,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三是试行旅游专线。为了推进“我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区交通局积极配合区政府于4月18日至5月18日试运行了2条西部片区旅游专线:广州南站-大夫山森林公园-沙湾古镇西门以及沙湾古镇西门-紫泥堂-宝墨园。旅游专线受到发班时间、停靠站点的限制,对游客的吸引力较低,客流较少,线路运营对政府补贴的依赖度较高。为更好满足游客旅游出行,保持我区旅游专线运营活力,下一步区交通局将结合各旅游景区游客交通出行需求,探索开行旅游包车、如约专线、定制客运、日常公交等多种类型的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便捷、安全、舒适的出行服务。四是推进公交电动化工作。按照广州市政府关于推进公交电动化的工作要求,从2017年起,全区新增及更新的公交车已原则上100%推广使用符合要求的纯电动公交车。我区现有公交车辆1403台,2018年我区新能源公交车推广目标为1263台。待公交电动化工作完成后,将根据客流需求,研究加大运力投入。 
      五、加强违停巡查执法 
      区公安交警大队针对我区道路上随意停放机动车的现象,在日常持续开展执法工作,实施“网格化”巡逻,发现违停机动车驾驶人在现场的将其劝离,对拒绝立即驶离的依法对其处罚;如驾驶人不在现场,则现场开具并依法粘贴《违法停车处理告知单》,告知违法车主接受处罚;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将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指定的地点。另外,区公安交警大队使用固定式与可移动式电警设备依法对违停机动车开展取证执法工作。 
同时,区公安交警大队根据我区的交通状况,结合相关限行通告,在番禺大道佛莞城轨施工点、广州大学城安装了电子警察抓拍设备,对限时、限车辆种类行驶路段违法行驶的车辆进行违章处罚。2018年上半年,区公安交警大队共查处在道路违规停放机动车约16.4万宗,确保道路交通秩序平安、有序、畅通。 
      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措施 
      当前,我区虽已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但是仍有待完善体制机制,同时,联席会议同意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建设步伐较慢,实际产生效益需要一段时间。 
      《广州市停车场条例》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公共停车场建设有充分的法律依据。下阶段,我区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立体停车场”建设,同时,继续深入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工作,进一步解决停车难问题。 
      感谢您们对我区停车设施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