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以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建议》(第87号)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各镇、街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8月6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各镇、街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自2011年开始,我区在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这几年我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主要是围绕垃圾分类宣传、分类硬件设施的配置和完善、建立垃圾分类考核机制、引进企业参与垃圾分类、完善垃圾分类运输体系和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等,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主要工作如下: 一、完善社区分类设施建设,强化对垃圾分类的指导 广州市城管委为了指导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编制和下发了《广州市小区(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指引》,明确了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栏的设置,社区分类垃圾桶的颜色、标识、设置位置等,并要求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时,严格按《指引》规定标准设置分类硬件设置。目前我区的12个垃圾分类样板小区的分类硬件设施是根据该《指引》进行设置,各镇街也要求其他小区在更换垃圾容器时,按该《指引》进行设置;我区在开展12个垃圾分类样板小区的建设过程中,居委和物管公司都在社区开展户外宣传和入户宣传,指导居民如何垃圾分类。 二、建立垃圾分类考核机制,推进垃圾减量 为了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工作效果,以考核为手段,强化机关事业、公职人员带头开展垃圾分类的工作进程,区政府于2018年1月印发了《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番禺区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及公职人员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考核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番府办〔2018〕6号),并于2018年4月开始对我区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单位和公职人员开展检查、考核工作;从2017年开始市、区开展了垃圾分类专项执法工作,对我区的部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单位和垃圾分类样板小区进行执法检查,促进了我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从2017年我区实行垃圾限类、限量工作,禁止工业垃圾、绿化垃圾进入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实行垃圾总量控制,倒逼垃圾分类减量。 三、多阵地、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实践活动,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区城管局每月第四周联合镇街开展“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活动;区教育局在中小学校开展了垃圾分类“小手拉大手”活动,利用知识讲座、游园活动、校会、班会等宣传、教育活动;2017年通过中央、省、市、区的官方媒体对我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系列报道。 四、引进企业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引导群众参与垃圾分类 为了增加居民参与感、提高宣传的效力、实现宣传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区城管局制定,并印发了《番禺区垃圾分类宣传和有害垃圾及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工作方案》,对镇街开展低值回收物回收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区城管局在2016年11月,依托区环卫处成立“番禺区垃圾分类指导中心”,联合广州城市矿产协会;市桥街、桥南街、沙湾镇引进了广州保洁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衣心衣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村、居、学校开展有害垃圾和旧衣物、废玻璃等低值可回收物回收活动。共设置回收箱554个。 2017年12月份,共开展加收活动44场,回收旧衣物92.78吨,废塑料2.54吨,废玻璃1.94吨,有害垃圾0.11吨。 2017年1-12月份,共开展回收活动679场,回收旧衣物779.19吨、废塑料17.72吨、废玻璃17.14吨、有害垃圾1.82吨。 2018年6月份,共开展回收活动42场,回收旧衣物122.06吨,废塑料0.13吨,废玻璃0.08吨,有害垃圾0.27吨。 2018年1-6月份,共开展加收活动236场,回收旧衣物675.54吨,废塑料2.03吨,废玻璃1.12吨,有害垃圾2.39吨。 企业通过开展分类活动,群众积极参与,提高了群众垃圾分类的自觉性。 五、推进餐厨垃圾终端设置建设,完善资源回收网络 目前我区餐厨垃圾处理站有火烧岗30吨/日餐厨处理中心、大龙街旧水坑压缩站2吨餐厨垃圾处理设施、钟村街10吨/日餐厨处理站等3个处理点。根据《番禺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关于对我区生活垃圾开展科学治理的议案〉决议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各镇街需建立不少于20吨/日的餐厨处理设施,对镇街餐厨垃圾进行就地处理;目前全区再生资源回收点达605个,回收服务覆盖全村居。资源回收率达45%。 六、利用垃圾分类志愿者组织,促进垃圾分类工作 2017年在市城管委的部署下,广州市城市自愿者协会组织自愿者在我区的12个垃圾分类样板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的参与度,促进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