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宁等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强适龄自闭症人士就业安排的建议》(第42号)建议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工商联、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区民政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6月13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区工商联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番禺区特殊儿童教育情况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在0-14岁发病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对于我区0-14岁自闭症儿童可凭三甲或以上医院出具医生证明,在我区设立社区康复训练机构和医疗康复训练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现时区内共有12间社区康复训练服务机构,由于自闭症是由医院出示的诊断证明,不属于残疾儿童,因此没法统计实际数据。目前,掌握的数 据是在区内社区康复训练服务机构进行康复的187名自闭症儿童,为缓解自闭症儿童家庭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我会按广州市1700元/月/人的标准给予资助,资助时长为0-14岁。在14岁之后,不能再称为“自闭症儿童”了,需要重新经过专业的评定机构进行评估后,根据既定的评残标准评定残疾类别和等级。 为切实保障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我会定期与区教育局进行密切沟通联系,实时掌握残疾学生情况,保障适龄残疾学生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对于身体条件符合全日制就读要求的适龄残疾儿童,可到普通学校或到特殊学校进行随班就读;如不适宜全日制就读的残疾儿童实施“送教上门”。由于没法统计自闭症儿童实际数据,目前在残疾人证库内的就读残疾儿童共522人,具体情况如下:特教学校就读336人,普校特教班就读18人,普校随班就读168人。 完成义务教育后,残疾学生可通过考试筛选进入职高班有81人。我区现时有92名残疾职高毕业生,在读职高班的今年3月,我会与区职业技术学校合作举办了“中式面点师”融合培训班并进行了职业资格考核,培训结束后有8人顺利通过初级中式面点师的职业资格考核,其中,有4名学员是今年首届番禺职校融合班的毕业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为踏入社会做好铺垫。另外,为做好未成年人的管理工作,区民政局指导各镇街儿童督导员建立“一人一档”动态台账,设立全区统一的未成年人保护热线(34612319),第一时间处理和解决未成年人的困境问题。 二、关于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工作情况 对于给企事业单位落实有关免缴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政策,我会在开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期间,积极与税务部门联系,导出区内用人单位数据,通过政务服务网发送24万多条年审信息给用人单位法人代表和人事负责人,并通过番禺日报发布多期年审通知和催审公告,提醒用人单位进行年审工作。为了方便用人单位办理缓交、减缴、免缴申报工作,我会已在“广东政务服务网”中设立“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缓缴、减缴、免缴”的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 三、关于落实残疾人就业工作 您提出的为自闭症人士指导就业、推荐就业的建议非常好,为做好残疾人的就业推荐工作,据2018年残疾人就业调查显示已就业人数为2776人,其中,参加辅助性就业612人,智力类别575人、精神类别366人。同时,残疾人可以在区残疾人庇护工场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和职业培训,对于康复较好者,推荐他们参加公开就业,并对用人单位提供后续跟踪服务。另外,区人社局属下的区就业中心通过番禺就业网、微信公众号、就业服务微信群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不打烊”的免费服务,区工商联也会配合工作,将符合条件的人员推荐给会员企业,下一步,我会将建议政府加大对辅助性就业的支持力度,让更多残疾人能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地融入社会生活。 感谢您们对我区残疾人事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