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9年 > 2019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关于在我区积极试行积分居家养老,助推破解养老难题的建议
问题内容:


一、目前存在的养老问题。

(一)广州人口老龄化加剧,独居老人比例10%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达到高峰。截直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1亿,占人口总数17.3%,而我国人口却曾逆增长,降至12.43%。据广东省老年文化协会会长刘利光称:现在广东省60岁以上户籍人口达1400多万,广州市60岁以上户籍人口达160多万,加上30多万跟随子女到广州养老的老年人,广州老年人超200万。

且根据广州发布的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数据:平均每十个老年人就有一个在独居。

(二)老年人想体面且尊严地养老,特别是不给子女添麻烦

想体面且尊严地养老,至少与三大因素有关。

一是金钱。大多数老年人退休后,养老待遇与未退休前是明显降低【机关养老退休的除外】,有的甚至是断崖式,所以社会有一种说法叫“老年赤贫”。想进养老院,但就目前普通合同制员工的退休养老金而言,还存在资金缺口,缺口费用须靠子女的贴补或年轻时财产的积累。

二是内心需求。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即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虽然目前有延迟退休的提法,但尚未推行。也就是说,老年人在相对较早的年龄退休,身体和精力尚好,坐吃等死,并不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想法,他们内心有需求,在不给子女添麻烦时,也希望能被社会和他人所认同。

三是与社会的联结性。据统计:老年人只有参与外面的事务越多,幸福指数就越高。所以,老年人只有与社会产生一种联结互动时,不仅能产生同理心,而且幸福值也越高,且他们助人时也在助已,内心能产生安然和踏实。

 目前的居家养老模式有短板。

目前的养老基本是针对失智或者身体尚能自理的老年人,没有形成一套覆盖面广且能持续性发展的方案,且是被动养老。

对老人养老,番禺积极探索许多方案:如在南郊建成广州首家专注于失智照护的养老服务机构,退休人员的老年大学,推广智能居家养老模式且在广州番禺桥南街建成长者饭堂等。这些要么是针对老年人中的特殊人群,且是养老服务机构完成要么是针对身体尚能自理的老年人。但对于一般非失智且身体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子女无瑕或者不能看护时,且请看护人员费用很高,如何看护?如何养老?

2抱团养老是小范围内的流转,且最后离去的人,仍是孤独终老。

抱团养老现在比较流行,它是几个相好的老人搭伴生活,互相照顾。但抱团的圈子有限,仅限于小众间,而且各个抱团圈子间又互相隔离,未跨小圈子式合作,均独立作战。这存在一个大问题:团体中离世有先后,那么最后离世一人、二人时,较难互相关照,孤独无助,只能独立面对最后余生。

二、积分养老是目前试行较好的居家养老模式。

1、积分养老的概念来源于时间银行。

时间银行最早的倡导者是美国人埃德加.卡恩,传播”互助互惠,分享价值”。在2007年,瑞士非营利组织施善基金会曾进行一项有趣的尝试,鼓励陌生老年人之间互助,并将做帮助他人的时间积累起来,等将来年老或需要照顾时,再接受他人的义工服务。

目前无论是瑞士 、日本、香港等北美、欧洲和亚洲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社区都在进行时间银行的尝试。而且中国的河南新乡、山东威海、湖北武汉、上海、江苏南京等国内城市都在实行或试行养老积分方案,从目前的试行反馈效果而言,不错。

办法:

一、区政府要大力推广积分养老概念,鼓励老年人之间的自主互助。

(一)帮扶积分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同时也符合民事法律原则。

老年人退休,最多的是时间。在初退休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身体尚好。这时老年人可以为将来养老进一步未雨绸缪,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他人赚积分,也为将来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好时,储福因。这种不仅符合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认同,帮人助已,同时也符合“等价有偿”的民事法律原则。

(二)积极宣传积分养老,让老人从被动养老变成主动养老。

一个好的方案,必须要导引,即让老年人产生同理心及认同感,才利于推广。因为积分养老是一个新事物,那么必须让老年人知晓要领、方案且答疑解惑,同时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区政府同时也鼓励年轻人参与养老积分计划,让年轻人的志愿服务与老年人的养老服务结合起来。

年轻人接受新事物快,也愿意尝试,区政府鼓励年轻人积极参与,这样可以将年轻人的志愿服务和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正向的激励和良性的循环。

三、让积分帮扶登记卡与网络接单帮扶电子登记,并轨使用;同时建立科学的积分换算制度。

(一)设立积分登记管理机构,设立社区专管员和积分登记卡

对于不会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区政府成立一个统一的老人养老积分的专门机构,同时在各个社区成立社区养老积分专管员。统一的专门机构不仅联系各社区的专管员,同时协调、互动、服务和管理。

积分登记卡的功能,就是积分储存和消费登记。

(二)区政府搭建养老积分帮扶网络平台。

1、对象:年轻人及能熟练使用电脑的中老年人。

2、目的:监控、统一调配及修正。政府搭建养老帮扶网络平台,不仅能有效的后台监控及服务,收集数据,不断地调整和修正试行中的问题。同时有利于年轻人及熟练使用电脑的中年人也可自由地选择并参与养老积分计划服务,自主接单,减轻政府成立专门机构的行政成本。

(三)政府要建立科学的积分换算登记制度。

由于是一个互为服务,而且服务的内容千差万别。这时服务的积分分值换算必须要有标准科学,要量化。先可以参照其他的在试行的国家和城市的经验,制作一个标准,然后在试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和调整,制作出符合番禺实际情况的积分制度。

1、帮扶积分的用途。

积分一定落到实处,即帮扶积分的用途。其最少有两种用途:一是核算为工时。一是核算为钱。互为服务是宗旨,积分核算为工时,来抵偿他人的免费服务。但积分不能用完时,积分可以核算为钱,由政府与第三方合作建立商业平台,可以在特定的商业平台上购物。

这里分二步,首先核算为工时,记录或抵免容易操作,在试行相对成熟后,再核算为钱,再搭建物流交互的商业平台,让其更自由地流通。

四、让养老积分成为一种生生不息的制度,可流转,即可转让、继承和传承。

    这里分二步走:一是民间惯例的形成;二是国家法律层面的认可。

养老积分如果让其成为一种制度,必须是可以转让、继承和传承,为此,是须要法律条文予以配合。但在试行阶段,用登记方法作记录,民间承认它的转让、继承和传承效力,约定俗成。在时间成熟时,即试行效果相当理想时,国家也认可时,再上升到法律层面。也就是说,初建立民间惯例,条件成熟时,再上升到国家意志。

    总之,此方案发挥每个老年人的特长,互为服务,产生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让年轻人志愿参与,为养老储备。最终让其成为一个生生不息的养老制度,与目前在试行的其它居家养老方案互为配合和补充,助推破解养老难题。


问题答复:


涂玲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我区积极试行积分居家养老,助推破解养老难题的建议》(69号)建议收悉。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我局及团区委(区义工联)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9月4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团区委(区义工联)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时间银行”在我区社区养老服务的具体实践可以发现,他们大多是以社区中的高龄和病残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低龄和健康老人为主要服务提供者,以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为主要服务内容,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和服务范围,采取轻老代际循环互助的形式开展志愿养老服务,这种互助养老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阶段居家养老工作中人手不足的困境,又能在社区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相互关爱的养老环境,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目前,在我国养老的基本原则是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作为补充。政府正积极回应社会养老需求,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按就近方便、小型多样,功能配套要求,加强社区日间托老中心、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建设,加大医疗护理、文体娱乐、长者大配餐等设施配套力度,为居家和社区养老创造必要条件。根据市的统一部署,从2016年起,我区积极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以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全面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内涵,逐步打造“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

二、主要做法

(一)邻里之间相互照料,探索开展互助养老。

针对我区部分老年人习惯在农村生活,不愿意入住养老机构,而选择居家养老安度晚年的情况,在市桥街、沙湾镇、南村镇和石楼镇等,分别开展社区居民互助养老试点工作,由试点镇街的居家养老服务部为有需求的享受政府购买服务对象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委托服务对象的邻居(以“40、50”人员为主)代为开展包括居家清洁、洗衣、做饭、陪伴、挂号取药等服务,使居家养老服务惠及到较偏远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另外,我区设置的133个长者饭堂中,大部分都有老年志愿者参与运营,如钟村街钟村社区长者饭堂,每天均有5—8名老年志愿者配合开展派餐、送餐和卫生清洁等工作。

(二)引导公益慈善资源,志愿与养老服务相结合。

我区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通过以点带面,探索建立由社区居(村)委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企业、社区基金“五社联动”工作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圈。目前,“五社联动”工作已在全区16个镇街全面铺开,涉及近200个社区社会组织,300多家社区企业参与,募集社区基金近600万元,解决各类社区难题1200多件,相当一部分涉及社区老年设施和养老服务等。另外,社区居委按照我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要求,以“六个有”标准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队伍在i志愿系统上进行组织注册及活动发布,并指引志愿者进行个人注册,做好志愿者服务时数记录,办理i志愿者证,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高龄、失能老年人开展志愿服务。此外,各镇街团(工)委、社区居委及社工服务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紧密联系,积极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划,大力发动志愿者参与相关服务的开展(如助餐配餐、居家卫生清洁、心理慰籍等),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组织好志愿者提供服务前的相关培训工作。

(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加养老服务供给。

今年,我区推动家政服务机构(指开展家政服务的企业、社会组织或机构)作为生活照料服务提供方介入居家养老服务领域。镇街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已将生活照料列入基本项目,通过自主供给、转介服务等形式,提供专业化家政及生活照料服务,将服务对象范围以政府资助对象为主,逐步扩展至辖区内有需求的本市常住的居家老年人。加快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今年底前我区将在市桥街建设1家嵌入式养老机构,设置床位102张。明年建设计划拟扩大到洛浦街、大石街、南村镇、沙湾镇等老年人口较为集中的镇街。持续优化提升养老“大配餐”服务,挖掘并发动企事业单位利用现有优质餐饮服务资源,积极向有需要的老年人开展助餐配餐服务,优化长者饭堂供给。如南村镇锦绣香江社区物业管理公司食堂,从今年9月起开展长者配餐服务,现每天有100多名长者用餐。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进一步推广“时间银行”养老模式。根据市民政局要求,在全市推广南沙区“时间银行”做法,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以“时间银行”系统平台为支撑,辅以养老智慧终端监控设备,为居家老人提供包括定期巡查、身体状态监控、应急救治、日常家政服务、餐饮、文体活动等全方位居家养老服务,目前该项目正在试点阶段,待条件成熟后,将大力推广。

二是科学制订换算标准。目前,“时间银行”在记录志愿者提供服务的时候,只记录服务时间长度,而没有把服务的劳动强度和难易程度考虑进去,如不区分养老服务的类型,所有的服务都只是简单地以服务时长来计量,长此以往,会造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挑肥拣瘦、拈轻怕重,变相挫伤从事高劳动强度和高技术含量服务志愿者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

三是完善服务时间跨区域转移。当今社会日益开放,人口流动性越来越频繁,解决“时间银行”“通存通兑”问题尤为重要。目前,“时间银行”在我区乃至广州市其他区覆盖面还有限,存在各自为政情况,导致“帐户”无法“通存通兑”。此外,还要进一步丰富服务时间提取的内容,不断灵活服务时间提取形式,如可考虑用时间换取社区服务,换取免费参加社区、社团等组织举办的各种兴趣班、学习班等活动。

感谢您对我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