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卫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设置特殊人群公厕,为市民提供人性化设施的建议》(第64号)的提案收悉。我区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在8月14日下午与您进行了电话沟通,听取了您的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公厕是衡量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为市民提供人性化设施是公厕的基本配置之一,关系“大民生”,体现“大文明”。但作为广州市的新中心城区,番禺区的确存在部分老旧公厕功能比较单一、人性化设施不足等问题。近两年,我区借“厕所革命”东风,新建改建公共厕所,增加人性化设施,改善特殊人群如厕环境。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 制定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番禺区“厕所革命”持续推向深入,2018年我区根据《广州市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紧紧抓住“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四大任务,把厕所建设作为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制定印发了《番禺区“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到2020年底,全区新建和改建公厕共240座(其中:新建57座、改建183座),截止8月底,我区已新建改建各类公厕150座,已完成建设任务的62.5%,其余90座公厕均正在施工,年底前可以完成所有任务。 二、完善功能。为体现对特殊人群的关怀,改变我区公厕功能单一、人性化设施不足的状况,我区加大厕所功能间和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在如厕引导方面,用醒目的图形标识、引导牌和公示牌,方便不熟悉的群众使用;在厕位配置上,要求女厕位与男厕位比例达到3:2,甚至达到2:1以上,减少女性人群等待时间;在便民配置上,要求摆放绿色植物、燃点卫生香、墙上挂字画、播放温馨音乐、设置通风排气设备和便民“六小件”,提高公厕使用的便利性;在专用设施方面,有条件的厕所建有残疾人专用厕位,设置无阻碍通道、扶手抓杆,一类公厕建设第三卫生间,通过人性化设施建设,方便特殊人群使用。在公厕外观设计上,按照岭南文化特色、城市园林景观、城市现代风格等设计要求,以番禺水乡和岭南文化为特色,以净化美化、文明和谐为理念,以便民实用、节能环保为基础,抓好公厕设计建设,使我们的公厕富有番禺特色。 三、强化管理。一方面明确保洁要求。要求环卫公厕有专人负责清洁,乡村公厕有专人巡回管理。做到地面无积水,没有纸屑、烟头、痰迹、蝇蛆和杂物,大便器内无积粪,小便器内不积存尿液。门窗设施良好、上下水畅通,冲水设施、洗手设备完好,基本无臭味。另一方面番禺区通过实地调研、现场指导、暗访巡查,强化公厕管理的考核评价。统一完善公厕导向标志、公厕标识、男女厕标识,方便群众如厕。将厕所的数据导入城市公共厕所云平台,方便网上查找。公厕门口公示管理单位、监督电话、开放时间、卫生标准、负责人等,提升行业规范服务水平。每月组织开展巡检督查行动,督促公厕责任单位提高保洁质量和设施管养水平,及时通报存在问题限时整改。 下一阶段,我们将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深入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增加公厕数量,提高公厕的人性化水平,提升保洁管理质量,不断满足群众对公厕的需求。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公厕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