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工青妇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区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建议》(第33号)建议收悉。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我局及区财政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你们在5月23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区财政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番禺区有公办、民办养老机构17间,床位数共4337张(另有994张老年康复床位分布在医疗和日间托老机构),入住人数2292人,平均入住率52.84%。建有省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1个、日间托老中心16个、星光老年之家92个、农村老年人活动站点177个、长者饭堂129个、社区护理站9家等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初步健立了覆 盖区、镇街和村居三级的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了“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目前,在我国养老的基本原则是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作为补充。政府正积极回应社会养老需求,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按就近方便、小型多样,功能配套要求,加强社区日间托老中心、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建设,加大医疗护理、文体娱乐、长者大配餐等设施配套力度,为居家和社区养老创造必要条件。 另外,我区16个镇街共98个城市社区、177个行政村,2016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通过以点带面,探索建立由社区居(村)委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企业、社区基金组成的“五社联动”工作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圈,激发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动力和活力,推动解决了一批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目前,“五社联动”工作已在全区16个镇街全面铺开,涉及近200个社区社会组织,300多家社区企业参与,募集社区基金近600万元,解决各类社区难题1160件,成效初显。 二、主要做法 一是“五社联动”积极参与社区老年服务。社企联动保障社区基金,采取政府拨一点、群众集一点、企业捐一点、活动筹一点的社区基金筹资渠道,广泛筹集社区活动资金。如锦绣香江房地产公司为社区定向捐赠80万元,用于社区治理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建设,又如南村镇坑头村发动村内企业定向募捐100万元充实社区基金,为社区开展扶贫助老等服务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发挥社工人才专业优势,依托镇街社工服务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搭建以“仁人来俱乐部”的形式组织聚集社区内广泛分布的各类社区组织,培育孵化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106个,开展了绿色环保、慰问帮扶老年人等社区活动,服务群众超过11000人次;根据居民需求和项目设计,定期推出微公益项目,由企业进行认购,再由专业社会组织承接实施,成功构建“群众关切—社区点菜—中心统筹—企业资助—社会组织实施—社会监督—居民参与和受益”的社区公益路径。开展扶幼养老、帮弱助残、救孤济困等系列社区项目化服务活动,通过“五社联动”平台,专业社工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利用多方资源合力解决居民反映的实际问题,开展“on call 24小时”睦邻志愿计划,为独居孤寡老人安装“安心铃”,确保长者及时获得救援。 二是增强生活照料服务供给。推动家政服务机构(指开展家政服务的企业、社会组织或机构)作为生活照料服务提供方介入居家养老服务领域,针对居家老年人开展上门助洁、助浴、洗涤、生活护理、协助进餐、陪伴就医、代办服务等全方位生活照料服务。镇街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已将生活照料列入基本项目,通过自主供给、转介服务等形式,提供专业化家政及生活照料服务,将服务对象范围以政府资助对象为主,逐步扩展至辖区内有需求的本市常住的居家老年人,并参考《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清单与指导参考价(试行)》收取费用。目前,居家老年人均可向居住地镇街民政部门或通过“广州市居家养老网上服务大厅”申请生活照料服务。 三是加强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是指嵌入社区内,利用社区资源、服务于社区周围,10张床位以上,200张床位以下,以服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为主,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就近就便提供集中照护和社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小规划、多功能、综合性、嵌入式养老机构。今年底前我区将在市桥街建设1家嵌入式养老机构,设置床位102张。明年建设计划将扩大到洛浦街、大石街、南村镇、沙湾镇和石楼镇等老年人口较为集中的镇街。 四是开展多形式居家养老服务探索工作。针对我区部分老年人习惯在农村生活,不愿意入住养老机构,而选择居家养老安度晚年的情况,在沙湾镇、南村镇和石楼镇等分别开展睦邻助老试点工作,由试点单位的居家养老服务部为农村偏远地区服务对象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委托服务对象的邻居代为开展包括居家清洁、洗衣、做饭、陪伴、挂号取药等服务,使居家养老服务惠及到较偏远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先后在东环街甘棠村和南村镇雅居乐社区等试点购买服务,为居家老年人安装“电子保姆”等设备,通过利用运营机构信息平台,整合和链接家政、送餐和医疗机构等服务资源,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紧急援助、健康台账、医疗协助等智慧型健康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延伸居家养老服务,利用敬老院拥有专业运营团队、场地空间大、经验丰富等优势,挖掘现有资源,延伸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在保证满足院内入住老人需求的前提下,敬老院还给周边社区长者提供助餐配餐、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个性化、规范化养老服务,最大程度地实现养老资源共享。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为老服务紧密结合“五社联动”活动开展。依托“五社联动”工作架构,组建我区民政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在星光老年之家、长者饭堂等民政服务点开展宣讲活动,让长者了解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举措,感受来自全社会的温暖和关怀;社区居委会等单位为主体,深化开展长者类公益微创投活动,以开展专项服务的方式回应老年人群体区域性、阶段性、个别性的生活诉求。 (二)引入专业机构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引导镇街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含日间托老中心)整体打包或分项目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为老服务机构运营。按市要求,今后重新招标选定服务机构,须统一同步在广州市居家养老网上服务大厅发布公告,公开择优选择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广州市养老服务企业登记管理的通知》(穗民规字〔2018〕8号)设立的养老服务企业或服务范围含“养老服务”、“老年人服务”等字段且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主的养老服务社会组织。 (三)继续促进“家政+养老”融合发展。以贫困、高龄、失能、空巢、独居、残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老年群体为重点,兼顾全体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统筹各类服务资源,提高“家政+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根据市文件精神,支持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的家政服务机构按规定,登记为养老服务企业或登记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在同等条件下,承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项目时享有优先权。 (四)落实居家养老服务人才支持政策。鼓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引入并培养“高精尖缺”领军人才、团队,协助符合相关条件的单位和个人申报广州市产业领军人才项目。符合广州市就业补贴政策规定条件的,除享受《广州市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行办法》规定的岗位补贴外,还可享受相应的就业专项资金补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参加养老服务技能、创业培训且培训合格的,由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感谢你们对我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